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成果与转化» 成果» 技术成果

有限补充灌溉原理及配套农艺技术成果内容简介

发布日期:2006-05-10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一、技术关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和获奖情况

  1、技术关键:一是弄清作物生理需水规律,比较不同灌溉方法效果,建立有限补充灌溉制度;二是研究配套有限补充灌溉的农艺措施,形成增产节水农艺技术体系。通过研究,得出春小麦和玉米补灌最佳期分别为拨节期和抽雄扬花期。拨节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各种灌水方式中,膜下滴灌节水增产作用最明显。灌水次数一般年份1―2次,干旱年2―3次,每次灌水10―20m2;通过对作物品种覆盖、耕作栽培、施肥、间作套种、化学节水剂应用等方面研究,提出了地膜小麦栽培规程和玉米地膜集雨补灌技术规程以及多种单项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三年田间试验证明,春小麦在苗期和拔节后期滴灌水2次,每次10-30m3,增产23%-62%,灌水利用效率达到3.58-4.8kg/m3;膜下滴灌条件下,玉米抽雄扬花期补充灌水15-20 m3/亩,灌水利用效率达到3.25-6.88kg/m3。农艺措施试验研究中,采用异地引种和本地选育相结合,更新作物品种;运用地膜和秸杆覆盖技术,证明地膜小麦在一般年份增产显著,旱年秸秆覆盖节水增产效果更优。垄沟地膜种植玉米835kg/亩,较露地增产27.7%;采用增施有机肥,化肥与氮磷肥配合,春小麦和玉米亩施纯氮10kg,P2O55-6kg;地膜滴灌条件下,玉米与马铃薯间套亩总产1149kg,产值618.9元,分别较单种玉米和马铃薯产值高50%和17%。以钙赤合剂和保水剂为主的化学节水技术,钙赤合剂拌种增产10%左右.保水剂的玉米旁施和马铃薯穴施1kg,亩增产值分别为89.8元和104.0元,其投产比分别为1:3.5和1:4.2,这在实际生产中是非常合算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国内相比,属于领先水平。

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建立了甘肃定西县安家坡流域和九华沟流域,陕西富平县底店乡三个试验示范区。在示范各种集流场和水窖建造技术的同时,主要对集雨补灌应用滴灌和喷、微灌等技术进行示范。包括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以及果树和大棚蔬菜,共计示范推广面积2500亩,增产效益明显。粮食平均亩产300kg,较大田增产54%,补灌的水分利用效率(WUE)达到2kg/m3以上。仅定西县安家坡流域和九华沟流域集流补灌农田2000亩,亩产粮食平均300公斤,较大田对照增产90%,补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2kg/m3以上。

     有限补充灌溉原理及配套农艺技术在西北旱区应用较快,仅甘肃定西县1997-1999年应用于集雨补灌工程,发展集雨补灌农田100万亩,平均亩产200kg,增产66%,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75kg/m3,共增产粮食8000万kg,直接产生经济效益5625万元。

三、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包括产业化、可推广规模和其他与成果转化相关的内容等)

     在半干旱缺水地区,农业用水的基础是对有限水的高效利用,其技术原理是根据作物生理需水规律,结合生产区域的实际,进行节水灌溉和抗旱补灌。有限补充灌溉原理及配套农艺技术的提出,丰富了非充分灌溉理论和节水农业理论,为干旱缺水地区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和实例。对于雨水汇集利用的半干旱地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目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进行,以及雨水收集利用的深化,雨水汇集高效利用技术将逐步显示出更具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