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恒持之 力战之――直面山西省抗旱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上)

发布日期:2009-07-24 作者:      来源:山西日报     

 

    从7月7日白天开始的一次较大范围降水,使山西省除大同以外旱情基本解除,这场透雨让人们紧揪的心暂且一歇。即便如此,回望全省上下奋力抗旱的情景亦让我们为之动容。彼时,全省上下有对抗旱情的决心,有与之抗争的手段,但同时也有些许的困惑和恐慌。到底该如何看待山西的干旱?旱情缓解之后,有必要再把这个问题重新梳理一番。

    其实,山西十年九旱之说古已有之。光绪三年(1877年),即农历丁丑年,发生了山西二百余年未有的重大旱灾,《山西通志》记载:“而究其被灾最重之区,……秋禾无成,春麦失种。”据考证,那次大旱夺走了山西近600万人的生命,占当时全省人口总数的1/3,这就是有名的“丁丑奇荒”。从史料来看,山西遭受的旱灾数不胜数,固有的自然条件,注定这块黄土地要与旱魔伴生。山西农业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与干旱的抗争史。

    所以,我们有必要重述历史,更有必要重温山西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事实表明,山西与干旱的斗争将是长期而艰巨的,对事实了然于胸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干旱的恐惧,有助于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与之抗争。

    一方面地理和气候基本特征短时期内不可改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对抗干旱的技术手段和资金力量有了长足发展,但干旱与山西仍时时不期而遇。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力兴建水利设施,大范围推广抗旱技术,山西与干旱的斗争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与之抗争的态度更坦然,技术手段更科学,我们的各项保障措施更完善。可以说,我们已经做好了与干旱长期抗争的准备。

    天意难测,求之不得,山西常与干旱为伴

    山西,山西,太行之西。分析这一名称的由来,就能看出降水较少的原因。省境东侧太行山凸起,地面高程从二三百米突增至八百多米,对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起到了屏障和阻隔作用,致使太行山以西降雨量骤减。因此,干旱、少雨也就成了太行之西这快黄土地固有的气候特征。据气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山西常年降水量多在370-650毫米之间,水资源不丰是构成山西易发干旱的大背景。

    山西处于半干旱气候区,再与全国水平做一对比,就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山西干旱频发的原因。我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9毫米,相应的全省降雨总量为80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28000亿立方米水资源量的4‰;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1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值2200立方米的17%,多年位居全国倒数二三位;而全省人均用水量为180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值440立方米的一半,耕地亩均用水量180-200立方米,这两项指标则多年位列全国倒数第一。

    自古以来,旱灾一直是北方地区第一大患,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那么山西十年九旱的说法是否准确?从旱情记载来看,在1950-2000年共50年内,山西省干旱年份共出现45次,平均1.11年发生旱灾1次,50年中受旱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50%以上的达16年,十年九旱名副其实。从主要干旱类型来看,有春旱、夏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和冬春连旱等。也就是说对山西而言,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旱情的可能。

    历史上的干旱灾害给山西人民造成的灾难极其严重。“山西连年不雨,饿殍满野外”“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受灾84州县,饿死者十之五六”……几千年来,这样的记述屡屡见于山西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干旱对山西仍侵扰不断,1965年干旱导致秋粮减产6.5亿公斤,第二年夏粮又减产8.5亿公斤;1972年,全省春夏秋连旱,河断库干,人畜饮水困难,作物受旱面积近3000万亩;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了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0%左右。

    对于气候这个不可控因素,人类无法改变。尽管现代气象预测准度日益提高,人工增雨等干预手段也屡见效果,但是这些对于山西的固有气候禀赋而言,丝毫无犯,与干旱长期相伴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抗旱是我省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长期而艰巨。

    黄河之畔、汾水之滨,山西每每望“河”兴叹

    先民选择傍水而居,黄河之畔,汾水之滨,文明繁衍至今,为何还会缺水?山西的特殊地貌使然。黄河延山西西境而南下,但西部黄土丘陵区要比黄河高出二三百米,地高水低且沟壑纵横,河水虽沿境而过,却很难利用。唯有省界南侧,黄河与地面高差较小,加之南部运城盆地地势平坦,农业利用黄河灌溉尚且可行,而且有较大潜力。在省境内,除中间汾河流域外,从东西两侧分水岭开始均为外向型河流,山高坡陡,水流湍急。这些河流即便有大水流经,也是一带而过,破坏力很强,利用率却极低,外向型河水多流向了河北、河南等周边诸省。

    而且,山西坡陡土薄,留不住水。很多地方走一两百米就下降1米,小雨可以下渗一点,而遇到大雨则会连地表土一并冲走,植被稀疏加上坡形走势使土地对降水普遍难以存蓄。也就是说,无论是枯水年份还是丰水年份,山西大部分的地表水都要流跑。

    再看水库蓄水能力。全省现有的水库总数为732座,占全国8.5万座的0.85%;总库容4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库总库容的0.8%。与我省周边省份相比,也是差之甚远,河南省的水库总库容是396亿立方米,河北省是156亿立方米,北京市接近100亿立方米,内蒙古、陕西也远远超过我省。而且我省这些水库又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运行,现在已有1/3左右的库容被泥沙淤积,淤积量达到12亿立方米。扣除淤积库容和防洪库容,实际上全省正常年份可调蓄的水量仅有6亿立方米,调蓄量不到河川径流量的1/10,在华北和全国都处于最低水平。

    黄河、汾河之于我省抗旱有几多依靠?国务院分配给山西的年可引用黄河水量为43亿立方米,而我省目前黄河流域各支流地表水实际耗水量只有8亿立方米,加上直接在黄河干流提取的2亿立方米(运城盆地提黄灌溉1.3亿立方米、万家寨引黄0.7亿立方米),总耗水量仅为10亿立方米,仅占国家分配水量的23%。造成用水量少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河流控制性工程,我省地表水人工调蓄控制能力还比较低下,借力黄河治旱还需假以时日。再看汾河,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汾河的流水越来越少,从1972年开始汾河出现断流,最严重的兰村段从1996年以后连续12年没有过水。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省在汾河流域先后建设了62处灌渠、560万亩水浇地,但是由于汾河断流,导致沿河大批灌溉工程无水可引。面对干旱,三晋每每望“河”兴叹。

    我省降雨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份。从我省目前不够完备的调蓄工程来看,这些降雨不可能得到充分利用。据统计,我省每年对70%以上的汛期来水不得不选择放弃。而弥补如此大的调蓄工程缺口,非朝夕之功,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旱之殇,情之切,治旱将是山西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单纯从自然降水多少的角度讲,气象学把降水比常年偏少25%-50%定为旱,偏少50%以上定为大旱。实际上是否干旱还应视地形、土壤、灌溉条件与经济活动如农业生产、作物种类、不同生长发育期水分需求等综合因素而定。可见,干旱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灾害系统。这也就决定对抗它的方法和措施也是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

    我省最早的旱作农业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沟垄种植,多耕勤耨”“代田法”“区田法”“精耕细作,间作套种”等等,都是古人与干旱长期斗争总结出的宝贵财富,及至今日一些技术仍在运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闻喜县“纳水”和“蓄水”旱作技术,使得全县旱地小麦单产平均提高20多公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全国著名劳模刘忠义创造的伏雨春用法,使旱地小麦平均单产突破150公斤大关。“十一五”期间农业重点工程――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更是提高我省水、肥、土资源利用率的系统工程。

    虽然我们已经积累了对抗干旱的丰富经验,但对干旱仍不可懈怠。除自然条件的制约,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干旱频发的重要原因。由于地表水得不到有效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只能依靠开采地下水来维持,加之地下水开采成本低、方便易行,导致我省的地下水开采量在不断增长。另外,大规模的采煤直接导致含水层破坏,水量漏失,据省发改委2002年完成的《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研究报告》显示,以当时的年开采量计算,煤炭开采每年影响、破坏水资源量达10多亿立方米。

    好在方方面面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温家宝总理2006年3月在我省考察时指出,山西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要研究长期解决水资源贫乏的治本之策,把水利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地位。此言对山西水困一语中的。山西历届省委、省政府也正在这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在2007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强水利建设实施兴水战略的决定》,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农田水利灌溉、水土保持淤地坝、农村饮水安全、城乡节水和水源保护……近年来,我省以解决水困为目标的重点工程,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和过去相比,都有明显的增大、加快和提高。

    从各个角度审视,干旱对山西而言都是常性的,所以全省干部群众都应该有随时与之抗争的准备。还记得去冬今春,我省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严重干旱,全省调动了数万人的抗旱服务队,上下齐心最终经受住了那场考验。所以从实战的经验来看,对于干旱也无须过于恐惧,因为我们有应对的办法和手段,山西的农业就是在与干旱的周旋中一路走来,也将继续与之做长期而艰苦的斗争。因此,不惧怕,不懈怠,恒持之,力战之,才是我们面对干旱的正确态度。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