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他们成为了农业领域创业的重要力量

发布日期:2017-05-27   来源:中国经济学人 

原文标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农人发展调查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课题组

内容摘要:新农人作为农业领域创业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与传统农民不同,他们有新思维、新理念、新的营销手段、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知识,他们特点鲜明、类型多样,立足于自身实际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在丰富农业业态、改变农村面貌、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他们既面临着较一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为突出的用地、融资、雇工、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又面临着家庭不理解、社会不认可、对农业不熟悉等自身问题。如何引导和支持新农人健康成长,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新命题。

导论

当前,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踊跃进入“三农”领域,一批对“三农”事业充满情怀、富有理想、敢于创新的新农人应运而生,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新的能量。

(一)新农人的概念

目前,进入农业农村的各类人员,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投资型农业经营者。他们将农业农村作为创业的“蓝海”,主要从事商品性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他们居住在城市,工作在农村。另一个群体是享受型城市消费者。他们注重感受乡村生活、体验田园风光、寻找乡情乡愁,生产自给自足,吃住在农村,消费在农村。在前一个群体中,有一部分志趣相同、富有农业情怀、追求产品安全和生态和谐的人,把自己称为“新农人”。自2013年开始,新农人互动交流、自发结盟但未注册登记的非正式民间组织逐步兴起,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专门提交了“关于支持新农人创业创富,设立‘全国新农人日'”的建议①,再次引发媒体采访报道和大量转发,助推形成了“新农人现象”。对于新农人的界定,各方不尽一致,即使在新农人群体内部也存在很大差异,归纳起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农人,主要指善于利用互联网服务于“三农”、具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或为农业提供宣传、推广、指导、咨询等服务的人或群体(阿里研究院,2015)。狭义上的新农人,主要指秉持生态农业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提供安全农产品、提高农业价值为目标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张红宇,2016)。本课题组认为,广义上的新农人概念将政策制定、宣传推广、监督指导、研究咨询等方面的人员都作为新农人看待,理解过于宽泛,模糊了新农人的群体特征,因此,本课题组倾向于狭义上的新农人概念。

(二)产生的背景

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内部动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其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在这个大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新农人得以产生和发展,新农人的基本做法也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相契合。

1.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新农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深入推进,逐步渗透到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以网上购物和冷链保鲜、物流快递宅配为特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新兴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以智能传感和远程控制为特征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新农人群体较早掌握了互联网技术,并敢于尝鲜,率先应用于农业,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

2.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为新农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其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更加关注食品质量安全,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享受网购的方便快捷。因此,传统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已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需要,生态安全的农产品、风味浓郁的地方特产、奇思妙想的创意产品、便捷友好的购物体验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青睐,这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新农人以其敏锐的洞察力,顺应这一趋势,以消费为导向,深耕农产品市场,致力于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发展差异化经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要。

3.社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强烈关注,为新农人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当前,中国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的约束越来越强。一方面,农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产品,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再加上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农村环境问题愈发严峻;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不断下降。在这个背景下,涌现出一批秉持绿色生态理念的新农人,他们追求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到农村去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理想信念,逐步成为生态自觉的先行者和生态教育的示范者。

4.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为新农人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政策环境。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资源要素处于净流出状态,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日益加剧,一些地区农村甚至出现了衰落和凋敝的现象。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逐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出台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一些社会精英在政策的激励下,到农村发展农业,致力于改变农村面貌。

结论

当前,新农人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能量和活力,引领和带动了新一轮知识青年下乡。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新农人规模会不断扩大,作用和影响力将更加凸显。同时,由于新农人良莠不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逐渐分层分化,经历一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些对困难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盲目乐观,缺乏应对挑战能力和实力的,就可能昙花一现,被迫选择退出;一些志向坚定、规划长远、勤于学习、善抓机遇的,将会走得更稳健更久远,逐渐成长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对新农人这个群体,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呵护,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宽松的环境,引导和支持他们健康成长。为此,本课题组提出以下政策取向:

1.引导新农人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新农人是农业生产经营中一种新的主体类型。要采取政策扶持、项目支持、规划引导等多种措施,鼓励新农人领办或创办合作社、成立家庭农场,将他们作为“互联网+”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要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农产品营销的优势和作用,与农民特别是种养业能手在产业链条上合理分工,规避自己在传统农业技术方面的劣势,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市场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实现互利共赢、融合发展。

2.落实相关扶持政策。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新农人既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又是自主创业者,但是现实中,这两方面的政策他们基本没有享受到。应将新农人纳入政策扶持范围,使他们同等享受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物流等政策,解决他们用地、用工、融资、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对于已经将新农人纳入扶持范围的政策,要增加宣传力度,争取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新农人获得相关扶持。

3.加强对新农人的指导服务。新农人是农村的新兴群体。要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跟踪新农人发展动态,针对他们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强化法律政策宣传和专业技能培训,指导帮助他们熟悉涉农政策、掌握生产技能、学会与农民打交道的本领,切实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将新农人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范围,针对新农人创业特点、生产需求和地域特色,精心设计培训课程、编制专门教材、组织专班授课,以增强培训精准度。

4.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指导农业农村工作。新农人的出现进一步表明,互联网己融入经济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他们带来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方式,正在引领和带动着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创新工作手段,提高指导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