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王 锋:节约水资源 保障水安全

发布日期:2017-07-22   
陕西省水利厅厅长  王锋
 
      今年3月22日是第23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3月22日至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兴三秦”的治水新思路,加快以“双十双网”为重点的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整治堤防工程主体完成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可研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东庄水库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圆了我省65年的东庄梦,汉江综合整治13个县区全线铺开,陕北引黄、引红济石等重点工程扎实推进,以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民生水利蓬勃发展,水利投资大幅度增加,一个横贯东西、纵跨南北、覆盖三秦的现代化水利网络构架基本形成。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水资源短缺仍然是加快“三个陕西”建设的重要瓶颈制约,洪涝灾害频繁仍是我省防汛心腹之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短板,水利体制机制不活仍是水利建设的重要障碍,加快节水调水治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仍是我省水利发展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多次就节水治水兴水发表重要论述,从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重要治水思想,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陕西视察期间,他又亲临陕北“知青淤地坝”视察,反复强调要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做出了战略部署,为我们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水利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省继续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柱、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水利改革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我们要抢抓历史新机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五个扎实”的新要求,不断加大水利投入力度,以节约水资源为重点,以保障水安全为目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加快节水调水治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是提高我省水的调蓄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优化配置战略工程,必须始终如一地抓紧抓好。要举全省之力,全力推进“十二五”部署的“双十双网”工程建设,渭河综合整治工程今年上半年要实现主体竣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要全面加快主隧洞和三河口水库主体工程建设进度,东庄水库要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可研年内上报水利部审查,提速引红济石调水工程进度,加快西咸新区斗门水库、陕北黄河引水、咸阳亭口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同时,要科学谋划“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力争再布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完善提升我省水利现代化治理体系。

      二是狠抓民生水利项目建设不放松。民生水利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是检验水利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坚持把解决群众饮水安全作为最大的民生水利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确保“十二五”末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加快县城水源工程和管网改造步伐,提高城镇用水保障率。突出抓好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小水重点县、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高效节水灌溉、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持续提升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持续加强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开展大规模水保生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加快推进水电、渔业、移民等工作,促进水利持续快速发展。统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各生态要素,努力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把改善水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三是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加重视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水资源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先导性、约束性作用。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取水许可、排污口设置等管理制度。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坚持以水定发展、以水定产业结构,完善节水政策和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水权转让试点,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发挥主导作用,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政府任期目标,建立健全水资源节约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工艺、节水技术,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和全社会的节水水平。加强各功能区和市界断面排污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修复,健全地下水监测和管理机制。要完善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从严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真正做到守水有责、护水有功,为可持续发展留下水资源保障空间。

      四是加大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要从“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深化水利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为促进水利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继续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水利行业权力清单,逐步推行水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工作。加快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制定出台国有水费补贴办法,减轻农民浇地负担。同时积极开展县城居民阶梯水价改革试点,提出改革目标和具体措施。坚持两手发力,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全面落实2011年中省一号文件各项投资政策,出台我省重大水利工程融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水利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水保监督管理与河湖管理体制改革,启动河湖水域岸线登记和确权划界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水土保持配套政策法规建设,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统筹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农村水利发展体制改革,积极推行民生水利“一县一法人”模式,全面完成小水试点县改革任务,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管理体系。调动基层改革的积极性,统筹各项改革举措,分清轻重缓急,明确改革线路图和施工图,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不断提高深化改革的实效性和含金量,增强人民群众对深化水利改革的获得感。

      五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管水进程。加强水利法治建设,是加快我省水利现代化的保障和生命线。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依法科学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各项重大水利决策合法合理、合乎民意。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扎实推进水利政策法规、行政许可审批、干部选拔任用、财务预算管理、重大项目审批等政务公开,不断营造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务公开环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调研力度,研究制定水利立法“十三五”规划。今年重点是推进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立法调研,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不断健全完善水法规体系建设。深化水行政执法体制,大力推进水利综合执法改革,下功夫解决多头执法、交叉执法和重复执法问题。围绕河道管理、水资源管理、水保生态、确保一江清水供津京等主题,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活动,依法查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及时调处水事矛盾纠纷。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和“法律六进”主题实践活动,普及水利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社会水利法治意识。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学法用法活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