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可持续发展:求解中国水危机

发布日期:2008-02-21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水危机!1999年,环境保护人士马军通过其著作《中国水危机》响亮喊出这个口号,自此,中国全社会求解水危机的意识迅速觉醒,实践渐次深入。

  1999年的新年多少有些难过。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爆发大洪水,几乎演变为全国性危机。马军在《中国水危机》中直言,大洪水与生态退化直接相关。严峻的现实验证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科学逻辑。

  洪水只是中国水危机的集中性表现。缺水和水污染才是每个国人日日面对的困境。根据多位水资源专家的分析结果,中国的缺水矛盾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在国内多个地区蔓延发展。至21世纪,全国性干旱愈演愈烈。1999年―2001年连续三年发生严重旱灾,旱情一度波及全国二十三个省区。此时,人们才猛然意识到,“缺水已经上升为中国水资源的首要矛盾。”

  另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400个,日缺水约18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500亿元。1990年起,缺水每年造成农业减产1000万吨到5000万吨,至今尚有2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数据摘自《中国水危机》,1999年)

  水污染则伴随工业化的高速推进而愈演愈烈。根据“中国水污染地图”的归集数据,每年,全国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达630亿吨。“(这些污水)理论上足以污染全国所有的地表水源。”马军说。特别是21世纪以来,若干年间,河流不断告急。北方的海河、淮河和辽河变黑发臭,几乎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排污沟;南方的太湖、巢湖和滇池由于接纳了大量有机污染物,造成严重富营养化,时常因藻类爆发而失去水源利用价值。

  水污染的侵蚀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水是生命之源。污水在灌溉我们的农田,水利部有统计数据显示,被镉和汞污染的耕地已扩展至十余个省区。污水流入我们的鱼塘,致病菌、病毒、有毒有害物质往往会导致水生物患病,甚至大量死亡。现在,污水迫使我们的主要饮用水水源转向地下水,地下水开采的加剧将导致了更大的水危机。在淮河流域有些城市,污水甚至已经进入地下水层,导致50米以内的80%浅层地下水都已经变成V类水质,丧失了水功能。

  我们之所以认为中国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理由是充分的。在表面,水污染从支流向干流、从城市向农村、从地表向地下、从陆地向海洋,不断扩散。在肌理,水污染和水短缺已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几乎互为因果:缺水造成污染物难以被稀释,水污染又破坏了有限的水资源,极大地恶化了缺水问题。

  我们直观感受到了身边的小溪、鱼塘、河流的恶化、消逝。同时,从全国的七大流域来看,水资源状况都不容乐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自1972年黄河首次断流,到现在,黄河断流期维持在200天以上,近千公里河床干涸,给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困难。水量缺乏导致大量泥沙淤积在水库和下游河道,造成严重的洪水隐患。同时,黄河水资源污染状况严重。在“中国水污染地图”上,黄河上中下游沿线各个城市、厂矿称得上中国水污染的重灾区。

  长江则是洪水与旱灾并重。上游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洪水问题依然非常严重,而流域内旱灾的发生也有加重的趋势。干流水量虽还未有明显变化,但许多支流径流量不断减少,从19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的二十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37.1%。长江污染问题突出,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达220亿吨,占全国总排污量的三分之一。随着三峡水坝的建成,库区流速减缓,自净能力大大下降,原有的污染问题有可能变得棘手起来。

  海河流域,大小三百条支流,枝枝蔓蔓,两岸人民繁衍生息。但是现在,几乎是无河不臭,无水不干。据有关专家介绍,在海河流域,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一个超过七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区,造成地表沉降和海水入侵。河北一些城市地下水资源将在十年内采空,这成为促成南水北调的重要因素。

  淮河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旱灾害经常交替出现。加之上游乡镇企业的恶性排污,使得人口密集的下游城市常常陷入有水不能用的窘境,而没有替代水源的农村地区出现了若干“癌症村”,环境灾难开始造成公共健康危机。

  在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相对稀疏的河流湖泊,支撑着广大地区的生态平衡。如今河流萎缩,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涸,沙漠与水源此消彼长,荒漠化问题突出,土地沙化速度不断加快。东北地区的松花江和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情况也在恶化。松花江枯水季节偏枯,造成严重旱灾,而洪水季节则容易形成水灾。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污染极其严重。

  在东南地区,虽然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但普遍面临水质型缺水,其中尤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严重。珠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国13%的径流量,但各大城市污水泛滥,饮用水水质堪忧。与此同时,中国近海海水水质严重恶化,很多海区赤潮泛滥,甚至面临变成“蓝色沙漠”的危险。

  西南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面临的开发困境仍然可谓深重。高速发展刺激了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发展水电成为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出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江大河成为了水电开发的主要战场。但是,无序的建坝热潮正在破坏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水环境,威胁到当地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资源,以及原住民的生产生活。

  中国水危机早已成为一个真问题,一个有待破解的大难题。

  可持续发展

  1998年大洪水之后,全社会环境忧患意识迅速觉醒,上升为国家意志就是,自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战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并重。

  可持续发展概念,源于1987年联合国发布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即《布伦特兰报告》。这一报告把单纯地考虑环境保护,引申为把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结合起来,亦即“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思路的统领下,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中国是签署国之一。

  1994年,中国政府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之一。在这样的历史经度上,1998年只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偶然事件,起了加速的作用。1998年之后的连续四年,可持续发展均为重要议题,而且不断强化――“进一步实施”(1999年)、“坚持”(2000年)、“放在更突出的位置”(2001年)。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阐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科学发展观”开始成为全社会共识。2004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被置于经济结构调整之上,统筹全局。2006年,“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政府工作的核心议题。

  水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什么?最基本的答案是,充分尊重和认识自然规律,改革现有的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体系,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来应对和解决中国水危机。

  原来,中国的水利界普遍认为,中国水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有限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极其不均。从时间上看,降水高度集中于夏秋,而年际变化也很明显,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历史上多次出现连续枯水年。从空间上看,南方耕地少,矿产资源匮乏,却拥有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北方耕地多,是中国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

  根据这一判断,多年来,中国在全国主要江河上大规模建设水库和引水渠道,希望用水利工程来平衡水资源分配。全国建设了多达86000座水坝,其中包括22000座大型水坝,意在通过人工调节,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随着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陷入缺水困境,全国修建了以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为代表的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试图实现水资源的人工调度,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我认为,(这样的治水方式)一方面忽略了水资源分配不均背后的人为因素,没能消除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这一根源;另一方面,工程水利又刺激我们的经济社会在扩张型的发展道路上愈走愈远,加剧了对水资源的低效和不合理利用。”马军认为,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此考量。

  黄河和长江的例子证明,洪水和缺水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生态退化。洪水与缺水既对立又统一,而二者矛盾的调和依赖于良好的植被。中国面临世界最大大洋,背靠世界最大大陆,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月季和年季分配极其不均衡。在植被覆盖良好的情况下,降水得以涵养,进而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得到缓慢的释放,这样就平衡了自然的不平衡。土壤同样具有涵养水分的作用,被称为黄色水库。中国山地丘陵面积广阔,一旦失去植被保护,极易造成土壤大量随水流失,不但进一步降低了涵养能力,而且使得植被无立足生长之本,造成难以逆转的生态破坏,进而使环境长期陷于洪水和缺水的恶性循环中。当我们破坏了与涵养水源密切相关的森林、草原、湖泊、湿地,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情况就变得更加严重。

  要改变这种情况,推动水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去恢复这些天然调节器,而不是一味指望通过工程方式去征服江河,改造江河。1998年洪水之后,中国改变以往一味依赖水利工程的防洪策略,实施了天然林禁伐、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生态措施。这些都堪称治本之策。

  我们也应该反思几十年来一味强调增加供水的策略,转而从水的需求管理上寻找出路。中国节约用水是有潜力的。由于长期轻视节水,造成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一立方米的水平均产粮一公斤,而发达国家一般为两公斤。中国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为91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五至十倍。发达国家炼一吨钢用水三到五吨,中国要七十吨以上;国外炼油厂每吨油耗水0.5吨,而中国平均为2.43吨。很多城市缺水严重,但市政生活用水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浪费巨大,恰恰说明节水潜力巨大。

  水污染的问题更是直接由人类不适当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为此,水危机的解决,需要建立一个产权明晰、价格合理的水权水价机制。我们必须利用市场手段,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有限的资源在产业间更加公平、合理的流动。加强流域观念,实现水环境和水生态在流域内的统一、协调的管理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也是必要的。

  在水污染防治中引入公众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的利益关系,在治理污水和发展经济产生矛盾的时候,地方政府总是要力保发展,环保局又岂敢不大开方便之门?结果排污费总是定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这样企业省了治污投入,环保局也有了稳定的进项,只是牺牲了环境,苦了百姓一方。让公众参与监督,让公众通过媒体发出声音,引入公益诉讼机制,让公众真正获得起诉污染企业甚至起诉执法不力的环保部门的权利,是改变目前肆意排污局面的有效途径。

  公众参与的要义是在于信息沟通,平等对话,寻求妥协,探索最优方案。参与的过程中社会压力会得到释放,妥协的结果是避免留下严重隐患,最优方案减少了全社会的发展成本,这样恰恰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改变目前自上而下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代之以建立在公开、透明、民主参与的自下而上的管理体制,让水资源的管理权真正体现依赖它生存的公众的利益和意志。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