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甘肃黄河灌区:污水渗漏十多年大量良田遭弃耕

发布日期:2008-04-06 作者:赵锋      来源:《新华社》2008-4-4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和平川区一些乡村沿黄河分布,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是农业生产最好的区域之一。但记者近日在平川区几个村采访时发现,黄河灌区大片良田已经弃耕,成为芦苇丛生的沼泽地。世代耕种的土地被迫忍痛放弃
  春耕时节,在平川区几个沿黄河隔河相望的村社,河西河东的情景大相径庭:河西正在紧张忙碌地春耕生产,农民们在田间地头整理土地和蔬菜大棚,运送农家肥;而河东田间几乎看不到农民的身影,地里残留着玉米秸秆,遍布着连片的芦苇丛。
  靖远县东湾镇红柳村十一社农民张绍恩告诉记者,现在土地已经无法耕种了,即使勉强下种,连种子都可能收不回来,村民们无所适从,很多人在等待观望。
  58岁的张绍恩家里有6口人,承包5亩地。这几年来,3亩地每年耕种后都绝收,另外2亩地也严重减产。为了维持生计,张绍恩的儿子和儿媳只好在附近煤矿打工,挣钱贴补家用。
  村民们介绍,上世纪90年代前,拥有180多亩耕地的红柳村十一社是一个既产粮食、又种瓜果蔬菜的富裕村。现在瓜果蔬菜种不成了,只能种点玉米,产量也只是以前的20%至40%。
  据红柳村十一社农民统计,全社180多亩农田中,目前有110亩土地近几年几乎颗粒无收,相当一部分被迫弃耕,另外70多亩土地严重减产,收成只有原来的30%到40%。
  与红柳村十一社邻近的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月河社,原本是鱼米之乡,土地平坦,鱼塘遍地,可如今,记者看到,本来肥沃的田地中,芦花飞荡,芦管飘摇,鱼塘一片死寂,偶尔还能看到漂浮在塘里的死鱼。
  月河社社长张绍军说,全社300多亩耕地中有100多亩已经弃耕多年,而且弃耕地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246亩鱼塘也大受影响。
  红柳村十一社和牙沟水村月河社的村民介绍说,位于村子附近的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贮灰坝常年渗漏出的污水,污染了农田和地下水,是造成他们耕地减收甚至绝收的“祸首”。“大水锅”常年渗水周边村民遭殃
  1992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贮灰坝,被村民们称为“大水锅”,是一座用来收集电厂排出的污水和煤渣混合物,进行沉淀分离的设施,很像一座小型水库。
  红柳村十一社农民说,靖远电厂贮灰坝修建在距村庄1公里远的荒山上,高出村庄海拔30米至40米,犹如一口“大水锅”高悬在头上。
  当年让村民们始料不及的是,这口“大水锅”在使用五六年后就开始渗水。村民们在山脚旁、田地间发现了渗水现象,慢慢地,渗水由小到大,如今已形成涓涓细流,长年累月流淌不息,这些水渗入地下水系统和农田。由于渗出的水碱性很大,土地出现了严重的水害和盐碱化,村民们最后只能弃耕。
  红柳村十一社几名参加当年贮灰坝建设的村民向记者透露,靖远电厂修坝时没有采取防渗措施。记者在贮灰坝周围也看到,坝底有几处孔洞在往外渗水,水呈灰黄色,积聚在水洼里,形成珊瑚礁一样的结晶体。
  在红柳村十一社的村道上,污水从贮灰坝渗出,流过土山之间的小沟,漫过村道,进入农田。这里农田含水量高,土地一片泥泞,有些地块里,地下水已经冒出地面,形成碧绿的“地衣”。
  月河社的沙河河道是一条干涸多年的河道,近些年来,由于渗水增多,已成为一条小溪。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污水渗入农田问题,月河社组织村民修建了一条河堤,阻挡沙河里的水,又在农田里挖了长长的排出渠,向黄河排水。
  据统计,目前红柳村和月河社受靖远电厂贮灰坝渗水影响的农田有1700亩,其中600亩耕地因无法耕种已被弃耕,其余农田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另外,靖远县东湾镇滋泥水村徐家湾社和关家台社130多亩土地也因同样原因弃耕。也就是说,靖远电厂周边3个村社目前弃耕的农田总面积有730亩。维护农民利益政府义不容辞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1986年开工建设,1989年建成投产,是一座大型坑口电厂。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主任刘国平介绍说,靖远电厂对贮灰坝的废水100%进行回收,充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但他同时说,发电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废水排放问题。电厂周边村民有灌溉的要求,但电厂要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有些农民于是砸碎电厂排污管道,污水外流,渗入农田,造成污染。
  对于靖远电厂的这一说法,红柳村村民苏永富认为不符合事实。他说,村里的灌溉用水是黄河自流灌溉,不存在利用电厂污水灌溉的问题。牙沟水村村委会主任黄克林说,月河社灌溉农田从黄河用提灌设备引水,出现过个别村民贪占小便宜从电厂排污管道取水的情况,但这一情况并不普遍,主要还是用黄河水灌溉。
  事实上,靖远电厂从2007年开始对贮灰坝进行的防渗加固工作就说明确实存在渗漏现象。记者了解到,靖远电厂曾委托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对贮灰坝工程进行防渗加固和扩容改造勘测设计,随后开始施工。
  靖远县2007年8月对贮灰坝渗水情况也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贮灰坝西面底座有多处渗水出水口,部分贮灰坝含碱渗漏废水PH值达11.2至12.3,而国家排放标准仅为6至9。
  靖远电厂周边的这几个村社属沿黄灌区,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农灌便利,旱涝保收。但随着靖远电厂贮灰坝前后10多年的渗漏水入侵,昔日林茂粮丰的景象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农田荒芜,疾病增多,房屋开裂,道路难行。
  记者在红柳村十一社几户村民家中看到,由于地下水位上升,村民建造的房屋已出现明显裂缝,有些裂缝宽达两三厘米,变成危房。
  地下水受到污染,靖远电厂附近几个村社的人畜饮水也出现了问题,这里的村民从地下抽取的饮用水,要经过沉淀矿物质后才能饮用。村民们说,近几年村里患有结石病和大脖子病的人多起来了,有四五名村民仅四五十岁便因病去世。
  失去了土地,红柳村和月河社的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们说,他们这里本来是盛产粮食和蔬菜的地方,现在却要到外面去买粮买菜。
  白银市环保局局长李巨忠介绍,对于靖远电厂贮灰坝渗水污染农田的问题,将请有关专家进行调查,但处理大型企业与周边村民的利益冲突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环保部门将督促当地政府维护群众权益。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