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内蒙古牧草产业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

发布日期:2018-05-23   来源:荷斯坦杂志 

当前内蒙古从事草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107家,其中专业化规模生产干草或青贮企业97家,专业化生产牧草种子企业10家。形成苜蓿、燕麦、天然草和青贮玉米四大类,生产干草、青贮、草粉、草颗粒及草种5种产品,苜蓿燕麦干草或青贮及天然草成为市场主导产品。苜蓿和燕麦干草年商品量150万吨左右,天然草年商品量250万吨左右。

草产品生产呈现区域化,苜蓿和燕麦一体化布局,轮作种植成为常态,是草产品生产规模集中区、企业聚集区和草产品富集区;青贮玉米主要集中在奶牛养殖区、牛羊育肥区;天然草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两大草原区。企业经营苜蓿和燕麦节水灌溉草田面积303.6万亩,占全区92%。建成国产优质苜蓿品种原种扩繁田5万亩,其中已进入达产期面积3.5万亩。草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高出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水平11%,高出全国24%。

内蒙古县域规模30万亩以上区域1个 相邻县域规模10万亩以上6个

从2012年起,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计划资金年投入1.5亿元左右用于“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年建示范基地24万亩左右,布局突出在黄河流域和西辽河-嫩江流域两个苜蓿优势区和奶牛主产区。据调查,到2016年,内蒙古区节水灌溉面积330万亩,是2011年的4倍,节水灌溉燕麦新增60万亩,苜蓿旱作种植面积497.5万亩。

目前内蒙形成节水灌溉种植规模在10万亩的以上的草产品优势区7个:以阿鲁科尔沁旗为核心的科尔沁沙地优势区、以鄂托克为核心的阿尔巴斯优势区、以达拉特旗为核心的库布齐沙漠沿黄南岸优势区、以磴口县为核心的乌兰布和沙漠优势区、以乌审旗为核心的毛乌素沙地优势区、以土左旗为核心的敕勒川优势区、以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的寒冷牧区优势区。

1

县域模式:中国草都——阿鲁科尔沁旗

阿鲁科尔沁旗是把牧草产业作为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典型范例,苜蓿种植区集中在以绍根苏木为核心的3个苏木,有沙地草原420万亩,建设前90%以上存在着不用程度的沙化退化。

2008年以来,发展节水灌溉人工草地70万亩,2016年种植苜蓿45万亩,燕麦25万亩,有专业化草产品生产企业25家,流转建设面积41万亩,合作社或联户建设面积5.9万亩,253牧户建设面积23.1万亩。

但由于技术储备不足,对风沙、倒春寒等不利因素缺乏对策,在生产中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产业基础薄弱、仓储设施、二次加压设备不足成为制约草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种植规模集中水井分布较密,虽已采取节水措施,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待进一步考证。

2

奶企种养结合发展模式——骑士乳业、正时农业

乳企和草业紧密结合,是牧草产业实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以苜蓿为例,亩产干草0.8吨,每吨1600元,扣除生产成本850元,可获亩纯收益430元。通过苜蓿青贮、就地转化,即可减少损失,又可规避阴雨风险,化不利为有利。

其中土默特左旗采取整村推进模式,整合16个村,16.3万亩土地,由政府统一租赁、耕地租金按亩产600斤小麦,荒地亩产300斤的小麦价格,租金随小麦市场价格上下浮动。租赁期为第二轮土地承包期(2013~2026年),这样耕地每亩租金708元,荒地300元。有11家企业从政府那里再以同等价格租用,当年种植13.24万亩,其中企业95.5%,合作社占4.5%。2015年政府组建了农牧业投资工资,接管了企业放弃的土地,又以耕地每亩400~500元的市场价格租给留下来的企业。目前仅有1家企业,租用土地1.4万亩,其余土地由投资公司负责经营,现保留苜蓿种植面积4.5万亩。

发展不佳原因:一是土地价格过高,超出了苜蓿用地的基本价格,当时农民自己耕作,每亩纯收益不足500元,外来租用土地耕地350~450元;从当时苜蓿种植来看,每年亩平均产干草至少700kg,每公斤不低于1.6元,才能盈余平衡,这样的生产水平很难达到。二是企业对苜蓿认识不足,投资能力有限,因企业多为电力、能源等非农牧业企业,误认为苜蓿只要种上就能高产,对苜蓿种植的难度认识不够,不能对承包土地进行高标准投入与机械配套。三是现有土地基础差,农民有不许打破户与户的界限,不能实现统一整治,节水设施用不上,机械化设施施展不开,种植水平好坏不一,产草高低不等,难以继续入不敷出。

呼市是奶牛主产区,苜蓿草产品市场需求一直看好。土地整合,集中推进是一种可取的发展方式,但要符合经济规律,符合苜蓿生产规律。如在和林格尔、托克托等县区企业与农民商谈土地价格,政府出面协调,帮助整合土地,行程规模便于整理,土地价格每亩350~500元/亩,租期双方商定,有效的发挥了政策效益,推动了苜蓿发展,现有苜蓿面积7.5万亩。

4

多品项择优发展模式

在实施自治区“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中,为全面提升草牧业生产水平,在对奶牛主产区和苜蓿商品草产区进行集中投入的同时,对规模肉牛肉羊养殖企业和合作社也给予了扶持,对专业化草种企业进行扶持,加大国产优质苜蓿品种的原种扩繁力度,推进了草种业的发展。

鄂尔多斯乌审旗旱作种植苜蓿历史较长,草库伦发源于乌审召,草库村内种植苜蓿养羊;推广苜蓿养猪技术,改变了养猪成本70%来自饲料状况,倡导“苜蓿养猪、生产苜蓿猪肉”的发展理念;乌拉特前旗青松草业公司,采取宽垄双行滴灌种植建设草原3号杂花苜蓿原种扩繁基地5000亩;鄂托克旗赛乌素绿洲草业,实行宽行种植,指针式滴灌建设草原3号杂花苜蓿原种扩繁基地5000亩,中苜2号紫花苜蓿原种扩繁基地2000亩,共计7000亩。

草产业发展需要重视草产品品质和市场调控

内蒙古牧草产业虽已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但苜蓿产业依然高产不高效,单位面积高产量不能实现高品质的产品量。因机械装备不足,收贮不及时造成的损失达30%,产品品质下降达30%,产品价格每吨减少500~1000元,有的一茬草全部损失,甚至再花钱清地。需要把提高苜蓿产品的品质放在重中之重。

种养分离,产业链衔接不紧密,供求关系不友好。生产者之间的认识和观念存在差异,规模不适度,管控不精准,诚信度不高,各自为战,草产品质量波动大,供给量少且不稳定,难以满足大牧场常年对高品质、大量且稳定的牧草供给需求,这也是同等品质国产苜蓿干草和进口干草每吨差500-1000元的结点。

建议国家和自治区对“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做出适度调整,把种植规模改为实有规模。把年限7年改为4~5年,重点投入到机械服务和仓储设施上。实施草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分区域有计划的建立草产品仓储物流中心,增配二次加压设施设备,强化公共服务手段和能力。

建议实施草田农业计划,目前内蒙古节水灌溉草地155万亩为更低,占全区的47%,可用于发展的弃耕地、严重退化沙化草地的空间有限,耕地上现有苜蓿已到更新年限,建议将耕地种植的苜蓿和燕麦纳入农作物种植补贴。

建议把牧草新品种选育和推广试验列入计划,一方面鼓励支持新品种选育,一方面加强新品种推广试验,尽快建立新品种生产性能评价制度,制定新品种推荐目录。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