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中国农大作物节水技术大幅提高单产

发布日期:2006-08-28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面对“叶片的光合作用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在90%以上”、“深耕地”等写进农业高等院校教科书的权威定论,中国农业大学勇于创新,在作物节水技术上突破传统理论,获得了成功。

      他们的实践证明:创新,就要善于挑战权威定论。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式,不断修正前人的错误,才能接近科学的真理。

      他们的实践还说明:创新,要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中国农大的教授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勇气,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分析研究,不仅有理论成果,还在生产中获得巨大效益,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河北省沧州市的吴桥县是闻名世界的“杂技之乡”,这里的缺水程度同样出名。但是,中国农业大学王志敏、王璞等教授率领的课题组,硬是在干旱缺水的15亩示范田里创下了小麦平均亩产628公斤的高产纪录,走出了一条在缺水等资源限制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新途径。

      取得如此重大突破,源于课题组理论创新。经典理论“叶片的光合作用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在90%以上”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用大肥、大水促进叶片的生长”成为追求高产的基本思路。王志敏等在麦田里研究发现,在高温条件下,小麦等作物的穗(芒、颖片、子粒果皮)、穗下节间和叶鞘等非叶片光合绿色器官,不仅具有良好的受光空间,能弥补叶片光合作用的不足,而且有耐旱、耐热、抗逆强的作用。为此,他们采取通过高密度栽培、拔节前控水和选择叶片较小的品种,创造大群体、小叶型、群体中叶片以外绿色器官比例高的株群结构,突出发挥叶片以外绿色器官的光合作用,使群体高光效和肥水低消耗得到有机统一。

      实践证明,非叶片器官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可达70%以上,从而打破了多年来科学界一直未能走出单纯在农作物叶片上“钻迷宫”的怪圈。

      目前,该技术已在吴桥县累计示范推广16.8万亩,节省灌溉水840万至1680万立方米,获直接经济效益2560.3万元。专家鉴定认为,其技术成果总体居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在生理基础研究与生产结合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技术体系适合于黄淮海地区推广应用,可以使现行高产田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同步提高20%以上。

      “深耕地”是常见的农艺措施,中国农大高旺盛教授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工程”的子课题――“粮食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制与关键技术研究”,不仅主张少耕地甚至免耕地,还要把作物秸秆盖在地上。这样做,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田土壤质量,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0%以上,还可以抑制杂草,减少除草剂,减少农田污染。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可以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两年来三大示范区累计增产粮食10万吨。保护性耕作具有省工、省时、节约费用等特点,比传统耕作增收20%以上。该课题实施以来,已经推广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9个省市,面积超过200多万亩,帮助农民增收1.5亿元。

      此外,中国农大还在“作物抗逆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理及分子基础”、“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等领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为建设节约型农业和节约型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