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人民日报》:“雨水”到 雨雪翩然至

发布日期:2009-02-19 作者:      来源:     

  (《人民日报》记者 刘毅)2月17日早上,北京市民们惊喜地发现:街道上、房顶上、汽车上,都覆盖上了一层白雪,漫天飞舞的雪花,装点出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这是北京今年的首场降雪,也是北京城区入冬以来的首场降雪。

  17日夜间再次出现更为明显的降雪。北京市气象台预计,此次降雪将在19日早晨停止,降雪量将在3―5毫米。降雪对降低火险等级、净化湿润空气、减少呼吸道疾病、增加土壤墒情、缓解旱情十分有利。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说,因为近期有冷高压盘踞北京上空,气温连续下降,并短期内难以回升,遇到暖湿气流产生降水时下的是雪。

  据气象部门监测,17日,河北、京津地区、山东、陕西中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大部及苏皖北部普遍降水,降水量一般不足4毫米。

  中央气象台预计,这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将出现在18―19日,整个北方冬麦旱区都将有弱降水。

  冷空气带来的不只是宝贵的降水,还将带来较大幅度的降温。前期偏高气温被拉回到历史同期的正常温度范围内。

  各地需及时保墒、增温

  气象专家指出,降温、降水天气,对北方冬麦区偏旱的麦田浇返青水不太适宜。各地要在天气回暖时根据苗情、墒情及时采取镇压、划锄、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以保墒、增温,促进麦苗适时返青生长。

  专家还提醒,“雨水”节气到来后,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开始回升,与此同时,冷空气不甘示弱,这时的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气候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天气变化大,冷热交替快,不要过早更换春季衣服。

  人工增雨作用明显

  据北京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张蔷介绍,在17日开始的降雪天气过程中,北京市人影部门利用较好的水汽条件,在北京多个作业点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起到明显作用。

  在最近几次降水过程中,旱区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开展了大范围的人工增雨(雪)作业。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郭学良指出,人工增雨(雪)的催化剂有碘化银、液氮、干冰等几种。液氮、干冰对环境一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碘化银有一定影响,因为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根据国内外现有的人工增雨(雪)的监测结果来看,其水环境中的含量是远远低于环境标准的。总的来说,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