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建议国家出资 农民修建农村水利

发布日期:2009-08-09 作者:      来源:中国节水灌溉网     
――既能提供农闲就业岗位 又能保障国家粮食基础
建议国家出资 农民修建农村水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     郑风田 

在“第五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关于“特大自然灾害与水利基础设施风险管理”的特别分会上,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中国防汛抗旱减灾依然面临诸多新挑战。中国年均洪涝和干旱损失都超过了GDP的1%。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中国的水旱灾害,历来非常严重。不仅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而且损失通常较为严重。2009年春天,中国再次遭受大面积的严重旱灾,尤其是河南、山东以及安徽等省份,干旱程度达到了50年一遇。中国政府须把防汛抗旱减灾当做改善民生的大事和要事来抓,要完成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的农业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

大旱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的一些问题:多年的投入欠账与制度缺失,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使农民不愿意进行水利投资,也难以投资;取消的“两工”制度也使农村即使在农闲时也难以组织劳动力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整修;国家对水利设施只投大江大河建设,到农民田头的最后几公里却很少有人问津等等。这些原因使不少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在关键时“掉链子”,无法承担更大一点的干旱风险。在风调雨顺时还能凑合着用,但一遇到大旱就无能为力了。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农业两税征收方式改变为“户交户结”,传统农区大多数农村公共财政获取的成本增大,导致普遍欠税和公共负债逐年递增,特别是“三提五统(三项乡统筹和五项村提留)”和“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完全取消的政策,相当于把乡村财政支农的基础抽掉,并清除了乡村在农田水利建设上直接使用劳动力的可能,客观上使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失去了原来的主要投入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是以农民提供义务工的形式提供,随着传统农区小农经济全面恢复,农民个体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投入与自己的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预期相关度提高,农民在维护中搭便车和机会主义倾向明显,维护投入明显不足,降低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灌溉效率低下。

为了彻底改变“少雨就旱,多雨就涝”的被动局面,笔者建议国家拨出专门经费,让那些村庄的农民在农闲时修建贮水用水的沟塘渠堰。比如一个100人的村庄,给2万元修改资金,以工代赈,让他们把自己村庄的贮水设施修建好。比如每个农民一个月500元,一年下来6000元,600亿维修资金一年可提供1000万的就业岗位,既能让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在农闲时不用再外出打工,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国家的粮食生产基础也有了保障。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