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黄河网:情系移民——陕西省水库移民脱贫攻坚战纪实

发布日期:2017-05-05   

    陕西,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物华天宝的关中平原,成就了十三朝帝都的辉煌灿烂,托起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然而,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因为水利项目离开家园,在陌生的地方开荒拓土,从头开始人生历程。

  这一群体就是水库移民。

  秉承着“善治秦者先治水”的理念,陕西省以系统兴水治水为目标,持续掀起水利建设高潮,先后完成了21万多处水利工程建设,形成水库移民100余万人。他们大多分布在偏远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滞后,是陕西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让水库移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园,过上富裕快乐的日子。”怀着这个朴实的梦想,陕西省水库移民办公室积极实施水库移民“脱贫解困、移民增收、美丽库区”三步走战略。

温馨家园暖民心

  “住进新建的砖房,老娘和兄弟再也不用受罪了。”富平县流曲镇梅家庄村民杨宁朝站在县移民局为他建的新房里,乐呵呵地说。

  富平县是三门峡水库移民安置县。杨宁朝的弟弟杨武朝患有精神疾病,老母亲已经77岁,两个子女还在上大学,家中经济非常困难,一家人一直居住在1963年所建的3间低矮的土坯房中。2015年,县移民局通过实施水库特困移民危房改造项目结束了杨宁朝一家风雨飘摇的苦难日子,使他们拥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拥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家,是每一个人最简单的愿望。然而,陕西省还有相当一部分水库移民居住在几十年前搬迁安置的房里,许多已成危房,但因不符合国家扶贫异地搬迁条件,无法纳入避险解困范围。陕西省移民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大中型水库特困移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实施特困移民危房改造工程,按照“一申请、两公示、三审核”工作程序,精准确定扶持对象,严格组织实施。通过两年的项目实施,有效解决了特困移民的危房问题,受到移民群众的称赞。

  移民不是简单的搬家,而是生活的重建,感情的重塑。在移民搬迁扶贫工作中,陕西省全力改善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移民户“稳得住”,进一步完善了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发放程序和时限,科学规范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发放工作,保障了移民基本生活;对于参加全国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并被正式录取的贫困移民家庭的大学生,在教育、扶贫部门扶助的基础上,给予补助;试点移民大病医疗补助和保险补贴,对于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等报销部分之外自身所承担的费用,按照额度,划分档次,给予不同比例的医疗费用补助,以缓解因病给移民生活带来的经济压力。

富裕家园舒民心

  蒲城县龙阳镇东王村,一排排新房列队站,一条条巷道平又直,一座座大棚紧相连,一个个村民喜笑颜。作为三门峡水库移民村,该村依托水库移民项目和贷款贴息项目资金的支持,大力发展温室大棚和无支柱大棚产业,全村移民人均收入2.32万元。

  为了让所有移民都能逐步“富起来”,陕西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14年9月制定了《陕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开发贷款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推广和规范贷款贴息产业扶持方式。贷款贴息户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2015年,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依法合规、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以因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为保险点,在蒲城县开展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2016年,移民部门共投入保险补贴资金35万元,参保户数515户,投保面积3223.4亩,消除了移民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2016年4月至5月,冰雹和大风灾害给部分移民造成很大损失,经过与保险部门沟通协调,共赔付移民灾情损失60.7万元;聘请专家授课,邀请创业典型宣讲,使广大移民掌握自主创业的知识;几年来,共开展劳动力输出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6.7万人次,有效提升了移民的技能水平和增收致富能力。

  与此同时,陕西省积极引导库区移民适应市场变化,开展多种经营,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项目,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据统计,全省水库移民区粮食经济收入比已由2010年的5∶5发展到2015年的2:8,形成了诸如大荔县冬枣、临渭区葡萄、华阴市莲藕、蒲城瓜果和西乡、紫阳、岚皋等县(区)茶叶等主导产业群,极大地提高了移民收入。全省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6年的1528元提高到2015年的7732元,移民人均纯收入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已由2006年的67.6%上升到2015年的97.1%。

美丽家园怡民心

  在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整齐划一,远看,仿佛融入青山绿水间;近看,像是一副细细勾勒的工笔画。

  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巴山区的平利县近年来在组织陕南移民搬迁中,坚持避灾扶贫搬迁与打造美丽乡村相结合。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统揽,精致打造徽派房屋、基础设施,使集中安置区与自然风光相互辉映,有效提升了移民搬迁成果。同时通过在各乡镇建设道德总讲堂,在村上建设道德讲堂,引导、激励农村群众崇德向善,着力打造“自然风貌之美、生活殷实之美、乡风和谐之美”乡村。

  华阴市在移民搬迁建设中,按照因地制宜、充分尊重自然的思路,对不同村采取不同的建设方案。根据高家村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将其打造为生态旅游村庄;依据良坊村的杂果种植和良种小麦繁育优势,将其打造为产业带动型村庄。同时邀请老腔艺人在万亩莲藕基地搭台演出,让移民群众在茶余饭后参与老腔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

  为了让搬迁后的移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惬意、舒适,陕西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建设“省级移民示范村”为龙头,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全面实施环境整治、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民居改造、产业升级六大工程,改善村容村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先后命名22个省级移民示范村。涌现出紫阳县焕古镇、石泉县后柳镇、岚皋县佐龙镇、千阳县千川镇、平利县龙头村等美丽村镇,其中安康市平利县被人民日报社评为“中国最佳最美乡村”,汉滨区流水镇被人民网主办的“寻找中国最美小镇活动”评为十大中国最美小镇。

  面对“十三五”兴水治水新形势,陕西省水库移民工作,不断完善后期扶持制度,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探索创新后扶工作新机制,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库区,为水美三秦、水润三秦、水兴三秦做出新的贡献!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