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解决西北缺水,出路在哪?

发布日期:2006-06-12 作者:陈弘仁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44%,而年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可利用量不足1200亿立方米。许多地方的社会经济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使天然河湖萎缩以至消失,土地荒漠化迅速扩大,形成严重的生态危机。根据正在开展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阶段性成果,目前西北地区正常年份缺水约50亿立方米。
  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出路在哪?近日,由水利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联合主办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高层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不同领域的高层专家、官员齐聚一堂,共商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围绕西北节水型社会建设与水资源配置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
  西北高层领导之“痛”
  “总量短缺,开发过度,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说,西北地区涉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7省区,该地区天然气、石油、煤炭的远景预测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脆弱的生态系统特别是贫乏的水资源,构成了西北地区资源优势发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关键的约束条件。
  李国英的观点得到了山西省省长助理刘维佳的赞同。他说,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集中表现在,水资源持续衰减,缺水问题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环境恶化。严重的超采导致了超采区面积逐年扩大,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含水层疏干、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刘维佳说,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生产一吨煤破坏2.54吨水资源,每年矿井排水达10亿立方米左右。采煤排水不仅浪费了大量水资源,而且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流量衰减,水资源遭受污染。同时,日趋严重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致使水环境不断恶化,已经直接威胁到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
  “陕西能源资源丰富,粮食基本自给,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首当其冲的制约因素。”陕西省副省长罗振江提出了同样的困惑。他说,现有水资源十分紧缺,总量严重不足。同时,水质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特别是渭河,以占全省16%的水量接纳了全省80%的废污水,干流河段常流量基本丧失使用功能,造成傍河地下水污染,使得本已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形势雪上加霜,对饮水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在宁夏,缺水问题显得十分严重。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赵廷杰说,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来水持续偏枯,1998~2004年宁夏分配的允许耗黄指标平均为30.5亿立方米,其中2003年仅为24.9亿立方米,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全区目前仍有超过200万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中部干旱带有55万人饮水异常困难。此外,水生态环境恶化不容忽视。目前水功能区划达标率不足35%。天然湖泊湿地退化严重,与上世纪中期相比,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60%左右。银川、石嘴山等城市地区深层地下水超采问题也较为严重。
  青海省副省长穆东升说,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和黑河等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水资源开发潜力大。但,青海山大沟深,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修建水利工程难度大,单位造价高,投资效益差,加之财政困难,全省水利投入不足,水资源开发举步维艰。青海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省内长江、澜沧江流域人口稀少、工农业经济总量小,但水资源丰富。而黄河的一级支流湟水流域,人口占全省的2/3,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值的1/17,全国平均值的1/3,水资源贫乏已成为困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三江源”区出现了雪线上升,冰川后退,众多湖泊干枯等现象。
  调水显得十分迫切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指出,严重的缺水使得西北地区的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得不到充分保障,区域间、行业间用水矛盾日益加重。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着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下、浪费和污染严重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了生态和环境的恶化。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必将严重影响西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解决西北水资源问题,必须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认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是解决西北水资源短缺的根本举措。但是,由于受该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制约,即使大幅度节水和提高用水效率,西北水资源仍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瓶颈制约还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在节水的基础上,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解决西北地区资源型缺水。
  一面节水,一面调水,在西北地区这些分管水利工作的副省长看来,别无选择。陕西省副省长罗振江分析说,陕北作为国家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随着一批重点大型项目的建成,工业化城市化对供水的需求将急剧增长。解决这一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一方面要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压缩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农业用水,增加工业和城市用水。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水资源的调蓄力度。解决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长期用水,还需要从黄河引水,他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国家尽早实施西线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十分迫切。”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主任李国英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他分析说,水资源短缺已日益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西部大开发的形势迫切需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黄河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迫切需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已导致局部地区丧失了人类生存条件,出现了“生态难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迫切需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