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上海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发布日期:2017-04-07   来源:上海市农委网站 

“以后农民与技术工人、律师、医生一样,就是一个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将逐渐改变对农民的认识。”在传统观念中,农民靠天吃饭,干的活没有技术可言,与职业二字相去甚远。但是,今天,这样的观念显然不能与时俱进了,在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都市现代农业的标配。在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民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和吸引符合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上海做出了哪些尝试,今后继续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上海发展新型都市农业成效显著

市人大代表王黎娜是一个85后,复旦大学毕业,曾经在银行从事金融工作,未来本应在高级白领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可是工作两年后,她却义无反顾地辞职选择做一个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王黎娜告诉记者,除了从小协助父母从事农业生产,难舍那份乡情和亲情之外,还有的就是她对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美好前景的展望。

都市现代农业是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在城市郊区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城市提供优质农产品、优良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新型农业。

在王黎娜看来因为各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都市农业是多功能性的,除了农产品的供应之外还有原材料供应,比如把农产品作为深加工的原材料,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还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而不仅是种和卖。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刚刚结束的清明小长假,很多市民选择去上海市郊休闲、旅游。特色农业种植园、民俗趣味园、农业科普园,不同定位的农家乐,将生产、观光、科普、美食等功能结合在一起,以淳朴的风貌和田园的生活吸引市民前往体验。相关调查显示,上海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开支并不低,且未来预算也有增加的愿望。有数据指出,过去几年上海乡村一日游人均开支500元以下的占比达69.48%,在800元以上的开支占9.58%。

农业休闲、旅游是上海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本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成效显著。为保障地产农产品供给稳定,质量安全可控。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150万亩左右,总产量保持在20亿斤以上,蔬菜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其中“夏淡”绿叶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以上,蔬菜价格总体处于可控范围,质量亦安全可控。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6家,农民合作社3192家。此外,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业设施装备能力不断加强,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新型农民更专业上海总量仍然较少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前景美好,王黎娜认为对有志于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对从业人员要求更高,传统农业靠地吃饭靠人力,现代农业主要靠现代化的机器代替部分人工,有些设备是智能化的,对操作人的要求更高,这些设备传统农民不行。”

都市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它的未来是与前端的科技、现代化设备、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结合在一起的,实现这一切要靠什么?人才是关键。什么样的人才?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什么样的?王黎娜这样理解:“区别于传统农民的地方是我们更善于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无论是书本上还是网络上,像老一辈靠经验吃饭多,靠口口传播多。我们通过网络,新技术的引进。还有我们更善于跟专业资源结合,比如同专业院校和农业技术部门的专家沟通。”

更深层次的区别是对农业生产的理念不同。“以前农民种地想种的产量高点,多卖点钱。现在对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有时候种的少一点但是技术更新、东西安全,效益反而会更好。举个例子,以前草莓几块一斤我们已经觉得挺贵了,现在草莓在大棚里,利用黑膜覆盖技术,降低农药和授粉药物的使用,更安全生态,价格还蛮高的,采摘30块一斤,好的50一斤,好的东西高价也有人要。”

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王黎明娜说从她回到农村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新生力量,但是从事这块工作的人总体素质仍然较低。

如何培育更多高素质的职业农民?记者了解到,2015年以来,本市已连续三年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为重点工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4693名,其中生产经营型2664人,专业技能型842人,专业服务型1187人,青年农场主211人。

王黎娜也参加过职业农民培训,并且拿到了证书。她告诉记者培训是分层次的,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同时她也提出针对培训课程制定统一的规范:“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不同类型的农民读哪些,更统一、规范。定期一年或者两年课程更新。这样培训出的农民都是差不多的,并且一张证全市通用,我在浦东有一个证到崇明办农场也可以通用。”

至于如何吸引人才为都市现代农业注入新的人力资本,王黎娜建议一方面将农业知识和文化纳入中小学教育中,培养孩子对农业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另一方面,利用上海大学城在郊区的条件,鼓励农业合作社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为现代农业培养潜在的人才。此外她还建议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减轻年轻农业工作者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留住更多的人才。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