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从“田间”到“舌尖”守护安全

发布日期:2020-08-19   

俗话说,粮丰天下安。守护老百姓从“田间”到“舌尖”的粮食食品安全始终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1月10日,记者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动物流感病毒跨种感染人及传播能力研究”等中国农业科学院7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5项,连续两年实现三大奖“全覆盖”,在全国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中保持第一优势,占全国农业领域授奖总数的22%,展现了“农业国家队”的科研力量。

潜心多年 创新助力粮畜兴旺

历数2019年度的获奖成果,长达二十余年的攻关历程尽显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和艰辛。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最高的农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快速发展,玉米需求急剧增长,提高玉米产量是我国玉米生产长期以来的首要任务,而选育新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

然而,我国玉米品种一直存在单产水平低、耐密抗逆性差、适应性窄等瓶颈问题。中国农科院黄长玲研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从1993年开始,历经23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成功育出耐密高产广适的玉米新品种中单808和中单909,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个玉米新种高产,且可以密集种植,抗病抗旱性好,目前已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增收粮食53.1亿公斤。5家种子企业开发品种销售额23.6亿元,实现了大面积推广,黄长玲团队为我国玉米种业水平的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小麦是主要口粮作物。近年来,我国专用面粉和高档食品的市场需求上升,导致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量剧增。然而目前,我国小麦品质类型普遍存在分布不合理,优质专用小麦占比较低的问题。原来,优质小麦与一般小麦相比在生产管理中要求更高,优质小麦生产技术到位率较差,使得产量偏低、品质不稳。因此,迫切需要科学普及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新理念,推广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加速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广才研究员带领团队历时15年,在我国10个小麦生态区开展生产需求调研,涉及100余个典型县、500余名科技人员、1000余个示范户、种粮大户和种麦农民,精心创作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系列科普图书,全面细致生动地教授优质小麦生产技术。

这套图书自2005年以来,累计出版印刷17次,发行15.3万册。2015年被列为“农家书屋”重点推荐图书,发放到全国范围内的乡村书屋,惠及广大农民。《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被列为国家重点图书,2005-2018年先后发行3版,该书与其精简版《小麦优质高效栽培答疑》于2006年被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农业部推荐为“三农”优秀图书,惠及千万农户。由此,该套图书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历时29年,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的获奖成果“家畜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能饲喂装备创制及应用”所花费的时间。获奖团队针对我国家畜精细养殖全面数字化的需求,建成了功能完整的中国饲料数据库,获得了系列化的家畜营养动态模型及日粮配方优化系统,率先实现了家畜电子标识国产化,创制了家畜生命体征感知系统及智能精准饲喂装备、家畜环境精准控制系统,形成了家畜养殖数字化管控和畜产品溯源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最终,实现了主要家畜养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理论与技术创新。

如今,这一成果的应用饲料数据库及配方技术、智能装备、标识产品等已覆盖除澳门外的全国33个省市特区,包括饲料行业TOP10在内的3700余家企业;核心的标识产品出口到5大洲94个国家,成为我国少有的进入国际市场的家畜标识产品,项目成果从1995年到2018年已经累计新增产值1275.09亿元,累计新增利税94.55亿元。

专攻检测 技术守护“舌尖”安全

曾经,果蔬、茶叶等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农药残留等问题让老百姓颇感困扰和疑惑。为此,中国农科院的科研人员集中攻关,个个击破,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中国农科院质标所王静团队针对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精准检测仍存在前处理特异性差、核心识别材料制备难、检测通量低、灵敏度仍需提高等技术难题,经10余年系统研究,以检得准、检得快、检得多为目标,在分子印迹设计、核心识别材料创制、免疫检测增敏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十几年来,项目团队先后研制了56个化学发光、荧光、酶标记等快速检测产品,突破了当前无可靠稳定的农药残留商品化免疫试剂盒的技术瓶颈,这些快速检测产品先后被用于多项重大活动的技术保障中。部分重点产品已经可以走向普通消费者,实现了快检产品的普及应用。

如今,王静团队的成果被列为“舌尖上的安全”六大成果之一,分别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全国农业科技重大成果展展出,在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化学污染物精准识别与检测技术及产品也已在国外推广应用,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样获奖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团队则解决的是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该团队通过研究筛选出一批大量应用的高效、安全农药,形成我国第一个在产前选用农药的作物评估体系,解决了茶产业中农药安全选用问题,并制定了20种农药制剂防治茶园主要病虫害的使用准则,成为指导我国茶区农药使用的第一科学准则。此外,陈宗懋团队研发了茶叶中490种化学品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大幅度提高了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效率。

陈宗懋团队研究成果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到2018年间,我国茶叶的出口量增幅35.5%,出口额增幅192.4%。该成果为我国茶叶质量合格率从80年代的60%到2018年97.2%的跨越式提升提供了保障,推动了我国茶产业绿色发展的科技进步。

韭菜广受老百姓喜爱,但一种叫“韭蛆”的害虫,在无有效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可造成韭菜减产40-60%,严重时导致绝收。过去,菜农们采用传统“农药灌根”的方式防治韭蛆,甚至使用甲胺磷、甲拌磷等高毒剧毒农药。即便如此,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反而容易引发“毒韭菜”事件。为此,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团队经过17年的苦心钻研,终于明确了韭蛆在全国的发生危害规律和致命弱点,开创性地发明了“日晒高温覆膜”防治韭蛆新技术,在无需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就能将韭蛆100%杀死,同时还能提高韭菜产量。这一成果同样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过去3年,以“日晒高温覆膜法”为核心的韭蛆防控技术体系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13个省市韭菜主产区进行了推广应用,推广面积1100万亩次,增加菜农收入72.53亿元;同时,将韭菜原有合格率从不足30%提高到合格率高达97%。张友军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将研究成果真真正正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