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节水高效农业发展重大措施探讨_姜文来

发布日期:2021-01-08   

文章编号:1007- 4929( 2003) 01- 0025- 02

节水高效农业发展重大措施探讨

姜文来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

: 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包括: 强化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建设; 适应 W T O 规则, 改革节水农业投资机制; 建立科学的节水高效水价体系; 提高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节水设备和服务产业化

关键词: 水资源;农业节水;高效农业

中图分类:S273 文献标识:A


我国水资源存在水多水少水脏问题, 它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对于维护我国食物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及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000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0 年全国总用水量 5 498 亿 m3, 其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 68 .8 ( 牧渔用水) , 业用水 20 .7 , 生活用水 10.5 可见农业用水大与此相对应, 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较低, 据估算, 我国渠系水利用系数 30 40 , 粮食产效 1 kg/

m3 , 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抉择。

多年来, 我国的节水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与现实要求尚存在一定距离, 必须采取重大措施节水高效农业才能有大的突破。 作者认为, 重大措施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强化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建设

水资源的管理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率高的重要途径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的目标就是将水资源放在社会 — 经济 — 环境所组成的复合系统中, 用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对水资源进行高效管理,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此, 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成立国家水资源管理委员会, 地方和流域机构也进行适当的改组, 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彻底改变多龙治水模式, 有关部门不能各自为政, 应该管理协调统一形成合力 实现区域水量与水质管理, 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 水资源管用和治理协调, 水资源利用和湿地保护, 水资源地表与地下水

—降雨联调,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森林保护协调统一,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力, 实现大尺度


上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协调

— 改革管理体制, 确立清晰产权和明确权责将供水单位改造为按企业化管理的具有独立核算定额补贴权的自我发展经济实体对于大型的灌溉水利工程, 改造成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国家控股的公司, 用企业化管理方式管理经营水利资产, 确保其保值增值对于由多级政府或政府部门投资多个法人股东或个人股东投资的大中型灌溉水利工程, 可本着谁投资, 谁拥有产权的基本原则, 改造成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于小型的水利节水工程, 通过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和租赁等不同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以达到明确所有权, 搞活经营, 盘活存量资产, 调动所有者积极性的目的

— 以水权为中心, 建立节水激励约束机制。 对于水资源流域管理, 采用以水权为中心的管理, 建立流域级水权交换机制。 对流域水资源量进行科学的分配, 国家通过控制界面( 省界) 来调控水资源分配, 不同区域水量的调配通过水权交换的方式协商进行。建立节水经济激励机制应包括实行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奖励惩罚机制。对于供水单位, 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 给予适当补偿奖励, 其数额足以调动节水的积极性。 对于用水单位, 国家具有可操作性的节水指标, 没有完成的用户, 给予惩罚。

2 适应 WTO 规则, 改革节水农业投资机制

我国已经加入 WT O, 节水农业的投资必须适应这方面的规则, 充分利用 W T O 绿箱政策, 将节水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加以实施, 努力降低生产者农产品生产的成本, 增大国际竞争力。此外, 节水农业投资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 节约的水通常用来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 具有相当强的公益, 投资者不能充分享受投资所带来的效益, 国家( 地方) 必须将其划入基础设施建设范畴, 象环境保护投入一样统筹规划。


[ 作者简] 姜文来, , 研究员, 博士, 主要从事源经济特别是水资源经济工。[ 收稿日] 2002-05-13


为此, 节水投资机制的改革要有以下措施。

—“ 重点投入, 择优扶持的投资政策。 确立国家地方是节水高效农业建设投资主体, 中央地方明确分工, 国家采取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投资方式, 选择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大影响的, 跨省跨流域的节水高效农业项目或国家级节水增效示

范区以及对生态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较大和为解决流域上下游用水矛盾而兴建的节水灌溉工程, 其资金由国家统一安排, 重点投入国家给予对于投资节水高效农业者一定的优惠政策, 如适当减免税等鼓励外商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节水项目建设, 鼓励各类节水项目积极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优惠贷款, 利用外资项目的国内配套资金应优先保证

— 充分挖掘现有投资潜力, 拓宽投资渠道。 进一步实施

完善国家财政贴息投入政策, 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提高效率其二, 高效率运转国家财政安排的用于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基金, 将其转向为节水高效农业建设第三, 继续安排专项基金支持节水农业建设外, 在水利建设基金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用于节水农业建设第四, 采取谁投资, 谁所有, 谁管理, 谁受原则, 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 返哺投资政策。 将节水农业投资外部效益补偿化,

工业和城市是节水高效农业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通过资金补偿( 如适当提高水价) 或者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返哺农业, 用于节水高效农业的建设。

—加大节水高效农业科研投资力度。 加大 863 973

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成果转化等诸方面节水高效农业科研投资力度, 建立现代节水农业创新专项基金, 提高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3 建立科学的节水高效水价体系

农业水价是农业水资源配置的主要经济杠杆, 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目前, 我国农业水价存在很多问, W TO 的背景下, 充分调动节水者积极性同时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 调整农业水价势在必行。 我们必须以水价改革为突破口, 建立节水高效的科学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制, 主要包: 尽早出台且实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价办法, 新办法水价制度体现市场经济运作原则, 做到成本补, 合理收益, 体现一般商品的价值规律。 考虑农业的具体状况, 可以对农业粮食作物按完全供水成本核定, 经济作物要加一定的利润。 ② 适当考虑供求关系, 采取市场调节, 允许部分地区在适当部门监控条件下, 按供求关系调整水价, 实行动态水价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③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确保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联调机制顺利实施以及微咸水污水的合理利用。 如对于河水灌区, 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 适当提高地表水资源价格, 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比价足以刺激地下水资源开发为限。 对于地下水资源匮乏而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 可以适当提高地下水资源价格, 确保地表水资源合理利用, 保护地下水资源。

4 提高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很多, 它包括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农业节水技术, 节水管理技术等, 在实际应用中, 不同的地区往往偏向于某单项技术, 缺乏将这些技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 特别是缺乏将节水技术与作物栽培技术优良抗旱品种节水管理技术等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 致使农业用水效率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 实施农业节水技术一体化战, 将单项节水技术逐步调整为综合节水技术

在推广现有节水技术的同时, 将提高我国节水高效农业技

术创新能力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突破瞄准世界节水农业技术前沿, 就关键设备技术及其管理技术重点突破, 研制适合国情的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我国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时空差异较大, 加之各种技术存在一定的适宜范围, 因此, 选择最适合本地区的节水技术关系到技术推广的成败, 必须慎重选择充分利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开展多方案的比较, 从众多技术中进行优选, 充分听取专家意见, 避免长官意志, 并且形成一种制度, 贯彻实施, 建立技术选择论证制度开发用户易接受的傻瓜型节水技术是非常迫切的, 该种技术并非降低技术水平, 而是将现有的难操作的高技术进行科学的包装, 使之成为易操作的大众品

5 推动节水设备和服务产业化

节水效率的提高必须通过农业节水的产业化形式来实现。节水产业化包括两方面, 其一是节水设备的产业化, 其二是服务产业化。

目前, 我国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尚处于幼龄期, 企业小而分散, 产品品种单一, 质量得不到保证, 节水灌溉设备不过关。 从多角度来促进节水灌溉设备的产业化, 国家要尽快制订和实施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规划, 加强产品质量监控, 规范市场行为。国家通过 86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专项基金, 国家

采取减免税等优惠的政策, 扶持一批节水高效农业设备生产的龙头企业, 使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 生产品种齐全质高价低的技术产品, 产品售后服务优良化, 打造中国进而世界的节水技术企业名牌

节水灌溉服务产业化是节水效率提高的另一重要途径, , 节水灌溉服务走产业化具有市场技术队伍和企业等有利条件。 从实践上来看, 节水灌溉服务产业化初见端睨。 80 代中后期, 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以喷灌机为手段的服务专业, 受到农民的欢迎。 服务产业化向综合性的技术转化, 包括发展以科贸相结合, 研一体化的股份公司, 使之具有咨询规划设计营销与培训结合为一体的经济实体, 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性的服务, 使节水灌溉服务产业化走上健康之路。

[ 参 考 文 献]

[ 1] 姜文来著.水资源价值论[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 [ 2] 水资源环境驿站.http:// ww wjw l.126 .com .

[ 3] 李英能.对我国喷灌技术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J] .节水灌, 2000, ( 1)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