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引来甘泉润民心

发布日期:2010-10-20 作者:      来源:黄河报?黄河网     

――甘肃省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纪实

 

  2010年春节前夕,甘肃省甘谷县谢家湾乡李家沟村群众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当清澈甘甜的渭河水被引入世代缺水的干山梁时,群众发自内心地笑了!这标志着盼望已久的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顺利通水,如期达到春节前部分乡镇通水的目标,从此,该县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群众祖祖辈辈缺水吃、吃高氟水的历史将彻底结束。

  “安远川,天天下雨都嫌干。”安远镇是甘谷县西北部极度干旱区,年均降雨量269毫米,蒸发量1520毫米。一遇旱情,当地群众天不亮就得到沟里排队等水,近的一两个小时,远的三四个小时,完全靠畜驮、人背、车拉解决吃水问题,山区群众把大部分的精力和希望都纠缠在找水和拉水上。在旱情特别严重的时候,沟泉水源日渐枯竭,连浑浊的“黄泥汤”也成了求之不得的“甘露”。安远镇面临的困境,只是甘谷县广大干旱山区的一个缩影。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1572.6平方千米。全县辖5镇10乡,总人口61.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5.64万人。境内沟壑纵横,历来干旱少雨,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脆弱,为全省43个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

  饮水安全,关乎健康。但是,对于十年九旱的甘谷县山区群众来说,吃水难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饮水安全更是一种遥不可即的奢求。把看似不可能变成可能,既是一种巧合,更是一种时代的机缘。

  如何因地制宜彻底解决甘谷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引起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带领县水务局、民政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负责人深入西北部进行专题调研,成立专家小组实地勘测论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安远、礼辛、大石等干旱山区寻找水源。

  调研归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西北部山区的饮水情状已了然于胸。水质不达标、取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水量不达标这四类饮水不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的问题不解决,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没有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也将无从谈起。西北部山区群众的吃水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

  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他们形成了一个大胆思路:既然大石、安远、礼辛、谢家湾等缺水山区多次寻水无果,找不到有效水源,何不拓宽思路,另辟蹊径,从靠近缺水区的渭河沿岸引水上山?

  思路决定出路。县上立即邀请水利专家深入西北部干旱山区,对这一思路的可行性进行实地论证。当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形成后,水务部门及时编制了安全饮水项目建议书,委托天水市水利设计部门编制完成了《甘谷县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实施方案最终按计划形成。2008年12月23日,甘肃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对这一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具有兴建价值。项目不论规模、投资总量,还是受益群众范围,都是天水市近年来最大的安全饮水项目,也是甘肃省比较大的安全饮水项目之一。

  2009年6月9日,在磐安镇十甲坪村,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式开工,15万群众将彻底诀别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日子。该工程受益区位于甘谷县西北部,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0.3%。从磐安盆地渭河北岸十甲坪-刘家河湾村地下取水,经过水厂净化、消毒后,分三级上水泵站提水至高位蓄水池,输水到各村减压调蓄池,配水到户。工程净扬程661米,总扬程823米,管道总长2768千米,供水规模7980立方米每天,可解决123个行政村、416个自然村、30017户、15037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在茫茫大山间铺设管道,工程量艰巨,施工难度很大,仅各级管道总长度就达2768千米,相当于兰州到甘谷往返5趟。近亿元的投资,更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然而,为全县谋发展、为百姓谋福祉的决心,使得全县上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焕发出了无穷的动力与干劲。

  资金的严重匮乏,往往是项目实施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避不过、绕不开的难题。在国家项目支持解决部分工程资金后,甘谷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18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成了决策者心头的重负,但15万群众对安全饮水的渴盼,更成了领导层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

  一股无私奉献、慷慨解囊的暖流在甘谷大地涌动。甘谷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发出了捐款倡议,号召干部职工自觉自愿、无私奉献,为这一惠民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率先掀起了捐款热潮,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为山区群众献上一片爱心。甘谷籍在外工作人员身在四方、心系故土,以捐款的实际行动延续着血浓于水的深情。同时,县委、县政府号召受益区致富能人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入股投资,并将村级管网承包给投资人(用水户协会),负责村级管网的维修和水费计收工作。

  受益区群众用热情拥抱着希望,用真诚回报社会的关爱。“我们没有太多的钱可以捐,但有的是力气,有的是热情。”谢家湾乡农民马想成道出了受益区全体群众的心声。对此,甘谷县因势利导,编制了投工投劳原则和管理办法。群众投工投劳主要以村级管网土方开挖为主,县上根据工程实际勘测情况,初步量化了受益各村开挖范围,原则上以本村居住地管道开口处为界,承担主管的上游部分和本村各规划巷道的管槽开挖。在具体工作中,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要求,力求做到裁弯取直,缩短管道线路,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建设资金。同时,管道的开挖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甘谷县水务局局长郑建子介绍,为了确保质量,督促工程建设资金安全运行,县委、县政府制订了《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县上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一室五组,即办公室和质量管理组、财务管理组、建后管理组、监督监察组、保障组。

  郑建子说,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实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管理制度,招标范围为工程全部建设内容。考虑到合同之间的相互协调及先后工序与作业的衔接,有利于合同管理与施工监督,最大限度地防止合同之间的相互干扰,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择了施工力量雄厚、设备齐全、技术过硬、守信誉的施工单位,实行合同管理;层层建立责任制,实行技术人员包段,行政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使工程尽早建成并发挥效益。同时,及时公布工程进展及建设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增强工程透明度,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站在甘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图前,可以直观地看到,从渭河缘边出发,三级泵站把甘甜的渭河水送到了千家万户。庞大的管网像人体的血管一样,维护着一个生机勃勃的肌体;条条管网,联系着民生、连接着民心,通向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明天。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