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李佩成:治水的哲学思考

发布日期:2007-06-05 作者:      来源:水能载舟网     

    哲学就是认识论,正确的认识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战略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防止重大失误,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要从哲学的层面上研究和认识问题,包括治水问题,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本文由以下八个方面对治水的哲学加以论述:
   
(一)水的同一性和循环转化规律是治水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要与时俱进,实现多维治水
   
辩证法的最基本规律,便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接,互相包含,互相贯通,而又根据一定的条件在互相转化。这种对立面的转化,基于对立面的同一性,水作为世界上最重的物质,也符合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因此,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引导事物发展,趋利避害的人类活动,都必须自觉地运用辩证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人类的水事活动也是这样,不要随意提口号、定政策,我行我素,否则便会遭到  事与愿违的报复。人类不合理的水事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忽视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转化,一味的引用地面水灌溉,就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招致大面积土壤盐渍化。省内外、国内外不乏其例。
    2
、盲目过量的开采地下水,又会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在雨水不足缺乏补给来源的地方,就会使湖涸河干、树死草亡,甚至使自然景观发生重大变化,严重者可以招致良田变沙漠;在滨海地区还会招引海水入侵,在另一些地区又会诱发地陷地裂等地质灾害。
    3
、在一些河段过量的堵截引水,会造成其下游的干枯少水,并能使地下水补给断源,水位大幅度下降,破坏区域性正常的水循环过程,引起不良后果,甚至生态灾难。
    4
、至于在同一条河上,同一个水源地内,各修各的坝,各打各的井,上下左右不顾,你争我夺致使堤成库干,上涝下旱的例子更为不少。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从根本上分析是人们忽视了地面水、地下水和天上水的同一性,忽视了水的转化规律,从而自以为是的盲目行动的结果。
   
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水事活动涉及的不仅是水体本身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今后在治水事业中,除遵循三水转化规律外,还要综合的考虑人社的关系,实现多维治水
   
(二)坚持辩证法,运用三水统观统管的思想正确处理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关系。
   
由于天上水(大气降水)、地面水(江、河、湖、海、冰川、雪水)和地下水(包括土壤水)始终处在运动转化之中。从辩证法的高度认识三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便应遵循三水统观统管方略对水进行综合的调控和治理,自觉的利用对立统一和转化规律,主动的创造转化条件对其转化过程或激发加强,或诱使疏缓,使其转化过程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三)开源节流是辩证的统一,要做到节水与养水相结合。
   
水作为一种珍贵资源,应当节约使用,但根据水循环转化规律,死水怕杓舀,单纯的强调节水而忽视养水,就会损害水文生态健康。
    农田灌溉是节水大户,但正确的作法是节水又养水,特别是在地下水作为灌溉补充水源,而又依仗一定的灌溉水补给的地区,更是如此。
下表列出了在陕西泾惠灌区实行,渠井结合、以渠养井、以井补渠、三水互调,防旱抗旱的效果。

泾惠渠灌区灌溉用水量及渠、井灌水量统计表

年度

灌溉用水

量(A/亿m3

渠灌(地面水)供水量

地下水开采量

/亿m3

A的比例/%

/亿m3

A的比例/%

1997

4.65

2.68

58

1.97

42

1978

4.11

2.69

65

1.42

35

1979

4.50

2.74

61

1.76

39

1980

3.51

1.99

57

1.52

43

1981

3.23

2.12

66

1.11

34

平均

4.00

2.44

61

1.56

39


      
作为水科学家一定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只看到地面水的渗漏,而忽视了它对地下水的补给;不能不加分析的用大水漫灌概括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而加以批评和否定,而应当细心的总结、分析、改善和提高,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么作尤其必要,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的科学用水,何时何地用何种灌水方式为佳,应当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似应花大力气建立节水与养水相协调的生态灌区,这种灌区应能够充分运用耕作、栽培、施肥、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措施以及抗旱育种方面的最新成果, 通过综合的农业措施与水利技术的结合, 尽量的减少蒸腾和蒸发, 以保证最大量的农业节水和最高农业收益。能否最大限度的减少蒸散损失,是衡量水利技术是否良好的标准
    
(四)水质问题已上升为当今治水的主要矛盾,应认真对待,应当建立以防为主的保护水质体系。
      
水是人类生活的命脉,所以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十分重视水量的获得,但对水质关心较少。但是近50年来,特别是中国近30年来,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人口激增,废弃物大量增加和污水的无控排放,使地面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甚至连降水也不能幸免,对此人们应当严重的关注。
     
研究表明,肥料进入水源带入约20%的氮、2.5%的磷和30%的钾,因此,化学化的农业就成了向其它水事对象传污的主要源头。近年来在某些工艺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活性物质,急剧恶化了水的生物化学净水能力,天然水体遭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染或污染威胁。
     
以渭河为例,在其417.9km的评价河长上,除上游凤阁岭至林家村120.8km的河段水质尚好外,进入  关中后的297.1km(占全长的71.1%)全部超标,且为V级水质。当年作为长安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不仅河水锐减、断流,早失舟楫之利,且在平、枯水期,河道竟成为排污沟道。渭河在陕境的12条支流,全遭污染,命运更惨!当年人们沐浴垂钓、拂柳漫步的小河,现已灰沫黑水,臭气熏天!
      
污染对水资源造成的破坏和对清洁水源的减少,危害十分严重,不仅使抗旱水源更加匮乏,而且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水质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建议国家成立专门的水质保护研究机构,加强水质保持研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在处理水量和水质矛盾时,要认识水质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置于第一的位置加以认真地对待;
    (2) 在防污治污问题上要确定以防为主的方针,不要让治污可以获得利润的利益趋动,扭曲防污治污的主次;
    (3)要明确各有关部门的防污责任,实现监察严管;
    (4)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要使农事活动、工矿生产、城乡建设等人类活动和社会行为都承担保护水质的道义责任、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5) 加强防止水源污染的科学研究,提高防污效率、降低防污治污成本。
      
(五)正确处理大与小、堵与输的关系,在重视大江大河的同时也要关心小河小水的命运,重视人饮等小型亲民工程。
      
大河与小河,大水与小水也是辩证的关系。小河无水大河干,小河蜿蜒曲折的流向人间,滋润美化着人类环境,提供给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诸多方便,并给大河提供水源。对小河小水拦截污堵,围湖造田、填塘扩地、挤占河滩、疏干沼泽,其结果不仅会在雨季加重洪涝灾害,而且在旱季使河流消瘦干涸,甚至导致区域性干化。
     
在蒸发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小河上修建的水库,其水量会被大量蒸发而损失,造成湖枯河干,损失掉可贵的水资源。
      
大型水利工程是重要的,但是也要重视中小型工程,它们花钱少见效快,直接关系群众利益,例如人饮工程就具有这种属性。
       
(六)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是对立的同一,要相互渗透共同促进。
     
灌溉与旱作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其统一性均表现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对水的需要。而在积水、保水、用水等方面,旱农技术表现出明显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在灌溉农业中应引进旱农技术,这将会大量节约灌溉水源。

      
(七)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观从战略上认真审视水事活动规划及其科学研究的正确性,要用革命的乐观主义对待水的问题。
      
战略上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人们要以史为鉴,对于过去的水利规划,特别是重大工程规划,要根据认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重新研究评价,例如:跨流域调水问题、黄河断流及合理开发问题、长江的合理开发问题、海水的利用问题、荒漠化石漠化的水文机理及防治问题、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选择问题、三水的调控问题、水保护问题、边界水资源问题、新的水工材料问题以及有害工程的善后问题等。这种基于反思的决策,在国外已有先例,美国对500多座有害库坝的拆除,前苏联进行水利建设大辩论都是证明。
      
在反思过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把握现在和对待未来,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研究和解决水问题,对未来要持乐观态度,要相信人类的聪明才智,不要悲观,不要轻易发出最后一滴眼泪的哀叹。
      
(八)从总体和长远看,水保证是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应当坚持不懈的关注。
      
辩证法要求人们要全面的看问题,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由于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饮料、生态环境的支柱,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水而发展,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解决水的问题,包括水量的保证和水质的安全。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