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专家们呼吁:保护文化遗产不能丢了“农业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07-06-13 作者:李大庆      来源:科技日报     
    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专家们呼吁,全社会要特别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让中华农业文明继续为人类的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保护文化遗产不能丢了“农业文化遗产”。

  往往失去的才会被人深深的记住。梯田种稻在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到目前依然有许多农民还在梯田中耕耘;“坎儿井”在我国新疆也有着千年的历史,至今还有几百条仍在滋润着当地的众生。但当梯田种稻被菲律宾申请为全球重要文化遗产保护的试点时,当“坎儿井”也已被伊朗率先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项目时,国人才感到我们正在失去着某种珍贵的东西。

  6月9日,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一些专家学者,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聚集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专家们呼吁,全社会要特别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让中华农业文明继续为人类的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几人识得“稻田养鱼”、“桑基鱼塘”

  6月9日上午,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瑞法特别注意在各种媒体上浏览,就希望看到“农业文化遗产”几个字。很遗憾,和去年一样,这几个字依然没有飘进他的眼帘。他说:“农业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可能有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农业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们在长期的耕作中创造发明了许多优秀的农耕方法。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桑基鱼塘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在7个国家挑选出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5个传统农业系统作为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中国浙江省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就是被选中的5个试点之一。

  浙江青田县农办副主任的王旭海介绍说,稻鱼共生系统,即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系统既可使水稻丰产,又能充分利用田中的水、有害生物、虫类来养殖鱼类。

  很可惜,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耕作方式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很多现代人根本就不知道稻田养鱼、桑基鱼塘,更遑论农业文化遗产了。

  不能让农业文化遗产连同文化一同消失

  座谈会上,许多专家指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部天津环保所研究员张壬午认为,像稻田养鱼这样的耕作方式其实就是一种生态农业。它体现了多样性特色,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命系统里的整体性的发挥。如果能把传统农业中的精华和现代技术整合到一起,必定会创造出许多新的东西。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张忠军谈到,稻田养鱼等生产方式,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经验积累起来的最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方式。但现在这些耕作方式受到现代生产技术的冲击,逐渐变成了濒危“种类”,有些已经损失了。要看到,许多农业生产方式是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损失同时也是我们的文化的损失。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闵庆文强调,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比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得多。它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保护的是一种生产方式,一种活的、农民仍然在使用并且赖以生存的耕作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的变迁、生态环境的变化、政策的不确定性等都会对农业传统生产方式产生影响,这使得保护工作格外艰难。但再难也要保护,因为我们不能愧对子孙。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