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姜文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高耗水行业生存的基础

发布日期:2007-08-20 作者:姜文来      来源:中国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网     
    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短缺,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水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或者获得更多的服务,是我们今后面临的长期任务。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基本结构是:农业用水占64.6% ,工业用水占22.2%,生活用水占11.7%,生态用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仅占1.5%,农业和工业是我国第一、第二高耗水行业,提高这两个行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用水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但由于其牵涉面广泛,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不现实的。工业用水则不然,他们大部分分布于城市附近,相对比较集中,政府管控能力比较强,通过设立门槛调控工业用水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课题。据粗略估算,尽管我国工业取水约占全国取水总量的22%,但高耗水行业如火电、钢铁、石化、化工、造纸、有色金属、食品与发酵等8个行业占取水量的60%左右,其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约占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的2/3,不仅对当地和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威胁社会的和谐和经济发展。调高高耗水行业入门的门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1)关系到能否如期完成国民经济发展既定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约束性指标,平均每年降低6%,人物艰巨,没有强硬的手段是难以实现的,该目标工业节水工作提出的要求很高。

    (2)减少污水排放量,缓解环境污染压力,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高耗水行业的大用水大排放的粗放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同时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我国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

    (3)有益于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高耗能耗水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提高高耗水行业入门门槛,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优化配置水资源。

    实事求是地说,近年来,我国工业用水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十五”期间,我国的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从2000年的288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164立方米,这与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密切相关。纵观国内外实际,我国的高耗水行业节水仍然还有一定的潜力,提高该行业用水门槛是高效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所采取的主要具体措施包括:

    (1)依法规范高耗水行业。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水资源与高耗水企业利益关系,是未来工业节水发展的重要的方向。尽管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但目前的法律还不能完全适应节水现实的需求,研究、制定和颁布符合中国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水法》非常必要,通过法律手段规范高耗水行业用水行为,走法制化道路,依法治理高耗水行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要求。

    (2)制定科学的高耗水行业政策,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工业节水提出了具体目标,《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也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政策,应结合结合高耗水行业的实际,制定高耗水行业更具体规定政策,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政策,在实践工作中要认真执行。

    (3)科学制定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强化监督执行。目前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行业用水定额,遗憾的是,大部分行业用水定额尚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和执行。关键是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建立系统的执行、监督、评估、奖惩体系和机制,真正落实到实处。

    (4)建立高耗水行业水价体系。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科学制定高耗水行业水价体系。实施超定额惩罚性水价政策,提高水资源利用在高耗水行业的产品所占比重,同时建立完善的计量和监督体系,防止企业偷盗水资源不法行为。

    提高高耗水行业用水门槛,必然对地方政府财政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因为门槛的提高导致相关企业倒闭可能产生对就业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了将因高耗水行业限制政策对当地经济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政府做好应急对策是必须的。首先对已经建成的高耗水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重复率,减少新水的取用,通过技术提高获得生存的机会;对于计划或者尚未建成的企业,尽可能减少审批或者停止审批,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建成后损失;第三,对于改造困难的高耗水企业,制定科学可行的措施,实施关停并转,并做好后续工作,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控制工业高耗水行业用水,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高耗水行业生存的基础。

    作者:姜文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