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张应龙:愿作沙漠里的一片绿

发布日期:2011-09-20 作者:      来源: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刘湍康 项晓光)当“万里走黄河”考察采访活动成员来到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榆林神木县,走进秃尾河源区圪丑沟流域沟掌治沙造林基地的时候,根本看不出这里曾经是一片黄沙。眼前的地面基本被绿色全部覆盖,紫穗槐、沙柳、沙蒿、樟子松等乔、灌木满山遍野,不远处两湾清澈的湖水点缀其间,平添了几分灵气。榆林市林业局副调研员郝文功告诉大家,5年前,这里还是明晃晃的黄沙,一刮风,飞沙走石,简直就是无人区。

  短短数年时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一切源于一位在神木土生土长、坚持10年治沙的传奇人物,他为了治理家乡的黄沙,毅然辞掉了年薪20万元的外企高管职位,不惜卖掉自己的房子,将筹到的钱全部投入到漫长艰辛的治沙事业中。这个人叫张应龙。几年来,张应龙投入治沙的个人资金累计达350多万元,一度一贫如洗。

  烈日高照,在张应龙承包的已经得到较好治理的造林基地里,考察成员们围在郝文功的身边,听他讲述这位治沙英雄的事迹。

  张应龙小时候家乡贫穷落后,漫天的黄沙在他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堪称神木母亲河的窟野河也因为煤炭开采而枯竭最终成为沙漠的时候,更刺痛了他的心。改革开放以来,眼看着家乡经济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快速恶化的反差越来越大,张应龙心情愈加沉重。

  改变家乡面貌的责任感驱使他全身心投入到治沙事业中去。2002年,在北京某外企任副总经理的张应龙,在家乡投入100万元启动治沙工程,但到头来收效甚微。他没有泄气,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决心和热情,他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劝阻,毅然辞去工作,变卖家产,承包了43万亩的黄沙。

  可是,治沙远远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他殚精竭虑,却陷入了困境,执著也遭遇到身边人的不理解,好几次几欲支持不下去。他回忆说,最窘迫时口袋里只剩50块钱,朋友们怕他借钱渐渐地疏远他。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一点一滴做着自己认定的事情。

  几年过去了,这片沙漠在周围人的眼里逐年变绿,而张应龙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老了许多。努力和付出换来了成果,几年的造林治沙也让张应龙认识到,治沙绝不是简单的事,要改变43万亩沙区的面貌,仅靠他一个人很难完成。于是,2004年,他组织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协会。

  生态协会的成立,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人士的理解与支持,会员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团体会员发展到100多个,个人会员达到1000多名。会员除了当地农民,涉及国内十几个省(市)以及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人士。每到植树季节,许多单位都会主动组织人员到这里植树造林。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承包的43万亩荒沙,现在已有24万亩得到了绿化。

  “万里走黄河”考察采访活动成员有幸见到了正在和工人一块儿植树的张应龙,但见他三下两下在沙地里挖下了一个深坑,将一株培育好的樟子松苗放进去,再将沙土填平压实。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麻利娴熟,显然是多年植绿练就的真功夫。

  “沙漠栽苗要深栽,要不然在太阳底下,树苗水分很快就会蒸发掉,很难成活。”他回头交代旁边的工人说,“填沙土的时候要填湿的沙土,把表面的干沙填进去,不利于树苗成活。”

  在2002年植绿初期,张应龙是个外行,他自费走访了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拜访过许多专家教授和治沙能手,逐步形成“依法治沙、科学治沙、综合治沙和可持续治沙”的工作思路。在林种搭配上,确定以灌木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灌草乔”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推广种植长柄扁桃、樟子松等木本油料植物。种植混交林,优势互补。在栽培技术上,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旱栽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保证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他还与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开展了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与利用等二十多项科学研究,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其中两项已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一项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与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共同编制的《秃尾河源区圪丑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与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的《秃尾河源头保护与植被恢复项目规划》是协会工作的长远规划。

  因治沙成绩突出,张应龙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第六届中国时代和谐新闻人物”以及“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张应龙说,目前,他们正在实施2009年提出来的在神木建5个“百万亩”的工程,即一百万亩的樟子松,一百万亩的长柄扁桃,一百万亩沙棘,一百万亩的两杏(山杏和大扁杏),以及一百万亩的红枣,将植绿治沙与民生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年植树过程中,失败占去了我90%以上的精力,我认识到,有钱不一定能使沙漠变绿,首先要有正确的方法。以前在沙漠种杨树,结果杨树大片大片地枯死。原来杨树大量蒸发水分,一棵杨树相当于一台抽水机,并不能改善沙漠生态环境。”张应龙说。

  治沙10年,张应龙收获了很多的感悟。

  “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困难并不一定是灾难,也是机遇,克服多少困难就得到多少回报。”“不是我改变了沙漠,而是沙漠改变了我。”“要坚持做下来,就要理解别人的不理解。这地方既艰苦,还赚不了钱,别人会问你,你到底图什么?”

  “还要学会忍受孤独,在这地方接触到的都是可爱而朴实的农民,但农民文化程度低,很多思想无法沟通。”在这么空旷的地方,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曾经有一次,张应龙48天没有跟一个人说过话。“在这里,你要学会和自然沟通、和动物沟通。”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走下去,我希望通过我个人的努力,用文化的形式感染他人,宣扬生态文化,让每个人都重视、关注生态保护。”为此,他创办了神木生态网站和《神木生态》简报。

  张应龙说,地球生态经历了几亿年才形成,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几百年就把它破坏了,用几十年时间修复是不可能的,要经过几代人甚至更漫长时间的恢复,才能看到一些成果。现代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有些自然密码还没有得到解答,现代科技还不能破解一切问题。

  “沙漠植出绿色来,我感觉挺自豪。沙漠里的树是有奉献精神的,在严酷环境中,舍弃了能够成材的树干,只长出根和叶,将绿色奉献给沙漠。我愿意做沙漠生态修复经验和教训的探路者,化作沙漠里的一片绿色,给后来人点亮希望。”张应龙说。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