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探史上治水妙招 王景治河保黄河太平九百年

发布日期:2011-06-08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大禹治水 资料图大禹治水 资料图(1 /1张)

  史上那些治水


  疏导法并非治河的唯一选择 在后来的治水工程中 堵塞法也是良法之一


  一部中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治河史,治水史,因为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的水患从来就没消停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缔造者就是一个治水工程师――大禹,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九州,这也是禹工程师治理水患之后形成的地貌。可以这么说,中国史始于治河史。


  众所周知,大禹用的疏导法治水;然而,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疏导法并非治河的唯一选择,在后来的治水工程中,堵塞法也是良法之一。汉朝的王景便是疏堵并用,保住黄河900年的太平。


  文/资料整理 刘黎平


  鲧的治水方案失败 但并不等于堵塞法没有用


  传说中尧主政时期,天上有九个太阳。这个传说其实可能证明上古时期有一段长时期的干旱,大旱之后必是大涝,于是不久就出现大洪灾。洪灾严重到什么地步呢?黄河的水溢到平原上,以致一片大水茫茫,丘陵、沃野、平原、高阜这些地貌都淹没在洪流下,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水位超过最高警戒线。


  尧组成了一个抗洪指挥部,民主决议出台抗洪方案。方案出来了:堵。将洪水堵在生活区和生产区之外。这个办法现在都还在用。第一个采取这个办法的是共工氏。共工氏组织民众从高地上收集建筑堤坝的原材料――石头和土块,搬运到低处构筑堤坝,将人类的生活圈保护起来。


  但是洪水似乎还没有消停的迹象,在尧的时期连续发作九年,不要说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就算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连续九年的洪水,恐怕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都吃不消,你看看最近俄罗斯的森林大火,逼得普京亲自开飞机上阵。尧所组织的抗洪防汛指挥部于是指派鲧为防洪总指挥。鲧决定沿用共工氏的治洪方案,继续用堵的方案。还是建筑堤坝,隔离洪灾和人民。


  这个方法不顶用了,洪水是不听话的,在它的眼里没有所谓的警戒线,它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鲧的治水方案失败,无数的房屋被冲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遭到更大的损失。鲧因治水不利被杀,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因问责制而受到处罚的官员。


  大禹治水“劳身焦思”


  鲧的治水方案,今天看起来似乎是个笑话,堵不如疏,这个连中小学生都知道。其实不然,鲧当时的方案还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洪水发作的初期,特点是来得急,来得猛,猝然而至,哪里来得及疏?首要的任务当然是严防死堵,1998年的大洪水不也是解放军背着沙袋往口子里跳吗?


  鲧死于问责制之后,当时的抗洪指挥部作出一个英明决定,让鲧的儿子禹担任抗洪总指挥。对于这起起用有罪官员的家属的案例,我个人认为可能是禹出于为家族洗刷罪名的目的,主动请缨治水的。当然,只是个人猜测而已。新的抗洪总指挥――大禹上任了,他承担着极大的心理压力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他发挥以身作则的精神,亲自拿着抗洪工具,走在最前线,“劳身焦思”在外办公13年,加班加点,连家门都没心思入。他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根据“水往低处流”这个自然现象和哲学道理,制定了“疏”的治洪方针。他认识到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洪水流量太大,而河道淤塞不畅通,于是就大挖沟渠,让洪水顺着沟渠一层一层往下流,从田野流到河渠,从河渠流到大海。这些所谓的沟渠,就是今天中国大地上的河流,按照当时的劳动挖掘工具,能挖出一条条河流来,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讲到这,中国治水的两个方案出台了:堵,疏。大禹的功劳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心中,春秋时就有人这样赞美大禹:没有大禹,我们现在都是水里的鱼虾。


  春秋时代诸侯会盟 合理分配水资源是议程之一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水患仍是个头痛的问题,而且不只是个灾害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因为天下诸侯分裂,黄河也因为政治版图的分割而被人为地分割成很多块,每当有洪灾的时候,上游的国家就把下游的国家当成泄洪区。例如齐国处于赵国、魏国的下游,而且地势低平,赵国、魏国在上游筑堤坝,每当洪灾来袭,就活该齐国倒霉。这个问题变成了国际问题。此前齐桓公还召集诸侯会盟,订立国际盟约:不准在邻国的上游筑坝,不准以邻国为泄洪区。


  秦朝统一天下,随着政治版图的统一,国家统一治河有了可能性。


  汉朝治河理论一茬又一茬


  王景用“水门”治水


  到汉朝,天下太平,黄河却不太平。汉武帝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138年,黄河又跳到平原上来闹事了,闹得越来越凶,雄才如汉武帝,也拿它没办法。到王莽,黄河又改道。这条巨龙稍微挪一下身子,天下苦不堪言。当天子的也头疼,王莽还特意设立一个治理河患的办公室或专门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商讨治河方案。


  这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对治理河患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探讨。当时的理论方案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请看――


  汉朝的治河理论一览


  “分疏治河”论:冯逡、韩牧提出来的,即多开支渠分洪泄流。


  “滞洪治河”论:关并提出来的,即给洪水留一个蓄积的空间,缓冲减洪。


  “改道治河”论:干脆给黄河动个大手术,改河道,找一条距海相对较近,利于洪水排泄的河道。


  “水力刷沙”论:这是大司马张戎提出来的。即用水来冲刷泥沙,怎么个冲法呢?就是将河道束紧,空间上的缩小使水流冲击力增大,将泥沙冲到海里去。


  理论上的集大成者贾让,他的理论基础是“人不与水争地。”: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改道。干脆将那些居住在泛滥区,跟河道太近的居民迁徙出去,给黄河让出一个淹没区,也就是使黄河的轨道变宽,与人类各不相干。中策:分流。多凿渠道,将洪水从旁边的渠道分走。下策:堤防。加高黄河原来的堤防,这个方法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等泥沙淤积多了,黄河哪天又会发作改道。


  理论水平上来了,实践也得跟上。到东汉,出了一个治水的伟大实践者――王景。东汉明帝的时候,公元69年,黄河已经闹腾了几十年,朝廷于是委任王景为治黄总指挥。这是历史上一个最英明的决策。王景首先的工作是修建堤坝,他主持修建了自荥阳到千乘的黄河大堤,一直延伸到入海口;另外, 采取开渠分洪的办法,凿了很多的漕渠,疏导洪流。还每隔10里就筑一个“水门”,按照水利专家的解释,这种“水门”大概就是排泄淤积物的设施,在河两岸的沼泽地安置泥沙等淤积物,一层一层地清理淤沙,就地解决问题。


  王景的功劳可以说与大禹共比高。在他治河之后,因为泥沙及时得到清理,黄河居然老实了900年,没有改道,此功谁人能比?不过,成绩是巨大的,投入是更大的,王景的治水方案,花费朝廷上亿钱。


  元朝出了个贾鲁 用石船堵河


  到元朝,黄河又不断决口。元顺帝至正四年,也就是1344年的5月,大雨20多天,导致黄河暴涨,受灾区居然平地水深两丈,白茅堤和金堤决口。山东、江苏、河北都是受灾区。有专家认为,此次大洪水固然与暴雨有关,但也与当年蒙古军经常决堤放水进攻南宋,导致水利设施遭破坏有关。在此危难关头,贾鲁出来担任治水大臣,而且也得到当时宰相脱脱的大力支持。贾鲁率领15万民工,两万部队,进行浩大的治黄工程。


  贾鲁的治黄手法比较灵活,该堵的就堵,该疏的就疏,目的就是使高处不堵塞,低处不淤积。此次工程最惊心动魄的就是在山东曹县黄陵岗大堤,为了堵住这里的决口,贾鲁动用27艘大船,每条船上装满巨石,将船沉积下去,形成堵塞的堤坝。当时黄河水咆哮而来,犹如从天而降,周边治水的官兵都战战兢兢,都认为石船不能战胜水龙。但贾鲁有信心,敢于坚持,终于用这个办法锁住了黄龙。


  到清朝,为达到治河,疏通漕运,康熙重用靳辅来主持这项工作。靳辅一天内向皇帝上了八道奏折,认为黄河、淮河、运河牵扯在一起,必须综合治理。在实际操作当中,靳辅指挥民夫疏通黄河下游清口以下至河口的300里河道,把黄河主干道疏通了,于是又另外挖出5条引河,使淮河进入黄河的河道得到疏通。在疏通的同时,还要堵塞,将原来溃烂的口子堵上,靳辅将疏通河道时挖出的淤泥用来修筑两岸的大堤,并将原来决口一个个堵上。这样,黄河和淮河都通畅入海,不再牵扯不清。


  淮河和黄河的关系梳理清楚了,就要梳理运河与黄河的关系。往年运河的粮船由于运河黄河交错,往往有很长一段在黄河上过,黄河风浪大,危及粮船的安全。靳辅干脆在黄河与运河交错的地方开一条新河――中河,这条新的河流从骆马湖凿渠,经过宿迁、桃源,至清河。这等于另外开辟一条安全的途径,从此,粮船北上,出清口后,只在黄河上行驶数里,然后转入中河,直达张庄运口,避开黄河180里之险。


  靳辅治理黄河后,保住了这条河流50年的太平。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