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省(区)将出现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 农户应做好作物管理工作
灌溉网讯6月14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今天夜间至16日,贵州、广西、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福建等7省(区)将出现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天气,最强降雨时段主要在15日。据中央气象台估计,覆盖暴雨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为今年以来最大范围的暴雨过程。
为减少强降雨天气给农业种植户带来的经济损失,灌溉网编辑特提醒广大种植户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易积水田块提前修建好排水沟,对大棚棚膜、棚体进行防护、加固处理。此外,降雨后,应积极排除田间积水,对倒伏作物进行扶正培土固定,并洗去表面淤泥,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注意预防病虫害,由于连阴天降水持续时间长,湿度大,光照不足,利于病虫草生长,因此应及时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喷洒农药;及时补施肥料,对受淹的作物追施适量的速效氮肥,以补充因雨水淋溶造成的养分缺失,保证肥料供应,促进植株尽快恢复健壮生长。对于受灾严重的农作物应积极采取补种、改种措施。
一、具体作物受灾管理措施
(一)水稻
1、及时抢排渍水,实行浅水管理。稻田抢排渍水时,不可一气排干,应保持二寸深左右的浅水层。浅水保苗3—4天后,放水露田2—3天,改良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根系发育。露田结束后上水,再按正常栽培措施进行管理。
2、洗污捞渣,除去烂叶病叶。当秧苗上部排出水面时,要边排边洗去秧苗和叶片上的泥污,捞去田间水面浮渣,并及时除去烂叶、病叶,为秧苗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并防止诱发病害。
3、恢复期及时追施肥料。一般亩施尿素10—15斤,并用0.2斤磷酸二氢钾加0.4斤尿素兑水100斤进行叶面喷肥。晚稻秧田亩施8—10斤尿素作送嫁肥,待秧苗恢复正常生长后移栽大田,并抓好晚稻秧苗余秧调剂工作,尽量多栽多插。
(二)棉花
1、洗去泥污,扶正棉苗,开沟降湿。边排除渍水,边洗去叶片上的泥污。在土壤干湿适中时,要扶正倒伏棉株,抓紧中耕松土,起垄培蔸,促使根系发育。
2、根外追肥,补充养分。普遍喷施0.2%磷酸二氢钾+1%尿素、5000倍的802“三合液”,每隔5—7天喷一次,共喷2—3次。
3、化学调控,推迟打顶。对旺长棉田,可亩用10毫升助壮素或2.5克缩节胺兑水80斤对棉株进行喷施。同时要把打顶时间推迟到8月10日左右进行。
(三)蔬菜
蔬菜主要抓“五要”工作。一要排水,即雨后及时排水,减轻渍涝灾害;二要喷水喷肥,即雨后暴晴要迅速喷清水,每天早中晚各喷1次,连续2—3天,冲洗泥沙和防止植株生理失水,之后用氨基酸类叶面肥进行喷施;三要中耕松土,即扶好倒地的蔬菜及菜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恢复根系生长;四要防好病虫,即及时施药防治好蔬菜疫病、霜霉病、炭疽病、菜青虫、蚜虫等病虫害;五要做好补种应对工作,即对绝产菜地要抓紧改种补种速生蔬菜。
二、改种补种措施
对受灾棉田只要有30%的棉株能抢救,对中稻田只要有40%的秧苗能抢救,都要尽力保苗。通过发挥个体优势,增加分蘖,开展间作套种,一般比改种其他作物效益要高。对绝收的农田,可采取下列改种补种措施。
(一)绝收白田和高水田改种措施
1、秋玉米。品种可选用掖单13、西玉3号、农大108和华玉3号,播期在7月22日前。亩用种量8—12斤,抢墒播种,一播全苗。穴播,每穴2—3粒。施肥前轻后重,做好配方施肥,中耕松土2—3次。
2、秋大豆。品种可选用鄂豆7号、鄂豆6号和鄂豆4号。播期在7月25日前,亩播种量15—20斤,抢墒播种,一播全苗,及时中耕除草。
3、秋西瓜。品种可选用久甜三号、黑美人。播期在7月15日前。
4、秋绿豆。品种可选用鄂绿1号、鄂绿2号,播期在7月底前,亩用种量4—5斤。一般每亩密度1—1.1万株,2—3复叶期间苗定苗,并亩用尿素4—5斤追肥。
5、秋莴苣。品种可选用正优系列和种都牌系列。播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亩用种量50—80克。低温处理催芽,遮阳网育苗。
6、秋萝卜。热萝卜可选用短叶13、春红1号和春红2号,亩用种量2斤左右。胡萝卜可选用武昌红、七寸人参及菊花心,亩用种量3—4斤。播期均在7月底至8月上旬之前。
7、秋粟。品种可选用“9008”和“9010”。播期在7月底8月初,亩用种量1—1.5斤。精耕细整,播后镇压。“9008”每亩密度5.5—5.6万株,“9010”每亩密度3.5—4.5万株。
8、秋荞。秋荞是我地最耐迟播的秋杂粮作物,播期在8月下旬至9月初。品种可选用甜荞9021、甜荞2181和苦荞01,亩用种量5—6斤。施足底肥。荞麦喜好磷、钾肥,注意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使用。三叶期间苗、定苗,亩定苗4—4.5万株。
(二)棉田补种
对于因灾损苗严重的棉田,要及时间作套种秋玉米、秋大豆、秋绿豆等秋杂粮。
(三)绝收低水田改种措施
主要是采取早稻翻秋,一般亩产可达600斤左右。品种可选用早珍珠、浙7和浙辐802等。播期在7月25日前,越早越好。亩用种量15—20斤,高标准整田,施足底肥。并进行化学除草(选用播前类型的化学除草剂),省去育秧程序,直播大田。
三、水稻秧苗、棉花苗是否死亡的判断标准和改种(绝收)标准
1、水稻秧苗:田间渍水排除后(保持两寸深的浅水层),看遇天晴后是否枯萎,轻拔是否即断,基部是否坚硬,早晨叶片有无露珠出现,秧根是否全部变黑。若基部坚硬,早晨有露珠,秧根没有全部变黑,2—3天内有新根、新叶萌发,则表明秧苗仍具有活力。
2、棉花苗:主茎皮具绿色,根部未变黑,并有新的须根长出,主茎节上处于潜伏状态的芽被活化而长出新芽,则表明棉株可“起死回生”。
3、改种(绝收)标准:棉株死亡70%以上,水稻秧苗死亡60%以上,可称为绝收,这类田块需改种。否则不需改种,其效益比改种的效益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