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专家建议:要全面认识和评价喷灌技术

发布日期:2017-04-07   来源:灌溉网 

3月28日,以“政策解读、科技创新、挖掘机遇、突破困境”为主题的“首届全国喷灌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与会代表分析了我国喷灌行业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市场趋势、技术难题等,探寻新经济环境下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喷灌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喷灌技术,走出了一条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69亿亩,其中喷灌面积5622万亩。“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其中喷灌面积2074万亩,主要分布在东北(855万亩)、西北(188万亩)、华北(430万亩)和南方(601万亩)等四大区域。

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效、省工、自走式、水肥一体化的新型绞盘式喷灌、大型喷灌和管道半固定式(固定式)喷灌市场前景广阔。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信息化等跨界融合的集成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将为喷灌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

与会代表认为,我国喷灌行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具有绝对市场优势的龙头企业少,绝大多数喷灌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设备工艺落后,只有少数引进国外成套生产设备;产品性能较差,系列化程度低,规格品种不全,很难适应多变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可靠性、耐久性和成套性不高;可转化推广的自有技术少,我国喷灌设备多是引进国外产品或生产线,多数专利技术还只是中试阶段或作坊式生产,不能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喷灌系列化产品,使得我国喷灌企业产业化后劲普遍不足。

与会专家建议,要全面认识和评价喷灌技术,尽快修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加强喷灌新技术研究,加快开发喷灌新产品,科学规划推进工程建设,加大示范项目的推广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培养喷灌专业队伍,加强“产学研用”合作。

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排灌机械分会、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灌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