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论坛

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水利基础

发布日期:2021-01-2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把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作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措施,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这为做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农业节水等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过70余年建设,我国共建成大中型灌区7800多处,泵站、机井、塘坝等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基本建成了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灌溉排水基础设施网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3亿亩,在约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农田上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大中型灌区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战场,全国大中型灌区生产粮食约占全国总量的50%。我国农田灌溉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大中型灌区改造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8年,我国启动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尤其是“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到2020年年底基本完成规划内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任务。通过20余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病险、“卡脖子”及骨干渠段严重渗漏等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有效遏制灌溉效益衰减局面,灌排设施支撑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生态改善能力进一步增强。

虽然我国灌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各方面的数据分析,目前灌排设施状况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短板。一是灌排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由于早期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久、历史欠账多,工程不足与老化失修问题并存;大中型灌区中有60%工程设施不配套,中型灌区到目前为止仅解决了一些“卡脖子”问题,工程整体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二是农业用水管理粗放、用水效率相对较低。灌区用水计量、工程观测、自动控制等设施缺乏,信息化建设滞后,运行管理和监管手段落后,灌溉供水缺乏科学的控制、调度与运用;农业水价长期维持低水平,农民节水意识淡薄;中型灌区大多无计量设施,水费按亩均摊;2019年全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为0.559,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三是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地方政府在灌区干部人员配备、公益性“两费”落实、资金投入等方面重视不够,目前大中型灌区维修养护经费落实率只有35%,80%的灌区年度维养难以按需求执行;灌区普遍存在人员多、队伍老化、专业技术力量缺乏等现象。四是工程管护不到位。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处于起步阶段;50%的灌区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不健全,部分灌区基层管理站所环境差,管理人员岗位不明确、责任不落实;重要工程设施、重要保护渠段管护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标识缺失。

“十四五”期间,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作出了全面安排,国务院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纳入了近期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与管理,必将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水利部及各地将其纳入水安全保障规划,各灌区完成了相关专项规划,为下一步加快实施奠定了基础。

一是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以黄河流域灌区为重点,开展影响灌区效益发挥、病险严重的骨干灌排工程设施除险加固、配套达标,更新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健全完善量测水设施,同步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良性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在改造过程中加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衔接,统筹灌排骨干和田间工程建设,优先将大中型灌区5亿亩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在东部和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优先建成一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

二是严格灌区用水管理。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推进灌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导灌区按照灌溉用水定额,逐步把用水指标细化分解到用水主体,严格用水计量,实施灌溉用水精细化管理;加强节水工程与农机、农艺、生物等措施结合,推广测墒灌溉、保水剂应用、水肥一体化等农技、农艺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三是深入推进灌排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督促指导地方持续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额落实灌区“两费”;健全灌区管理制度,完善工程管理标准,压实管护责任,强化工程运行管护,加强灌区人员培训,不断提升灌排工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持续深化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按照国务院部署,“十四五”末要基本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目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大中型灌区供水成本监审,合理制定或调整水价,稳步推进一般中型灌区供水成本核算;有序推进基本实现改革目标地区的验收工作;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村集体将部分经营性资产收益用于管护农田水利设施,促进工程管护到位和正常发挥效益。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