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论文专著

冬小麦秸秆覆盖保墒灌溉效应研究

发布日期:2007-07-03 作者:于晓蕾      来源:本站原创     

我中心2007届硕士研究生于晓蕾同学,在导师吴普特研究员和汪有科研究员的指导下,经过三年努力完成了冬小麦秸秆覆盖保墒灌溉效应研究

                          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命脉,水资源缺乏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农业用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现有的节水灌溉技术大部分因为设备价格昂贵而不能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废弃秸秆的堆放、焚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以上问题,吴普特、汪有科研究员提出“保墒灌溉”节水新理念。作为一种新的节水理念,要应用于实际生产,还要研究、解决很多问题。本论文通过小区试验就秸秆覆盖与地面灌溉相结合后的土壤温湿变化、作物生理及产量进行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果:
     (1) 在干旱处理的情况下秸秆覆盖对0~15cm土层地温变化的影响较大,对15cm以下的土层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同处理剖面地温最大日变幅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而且可以用指数函数式表示;灌溉后处理的地温与冠层温度低于干旱处理,相同秸秆覆盖量时灌水定额越大地温越低;回归分析表明,0~25cm土层的平均地温与土壤平均含水率呈现良好的乘幂关系。
     (2)秸秆覆盖后小麦的分蘖数和光合速率均有提高。秸秆覆盖0.6kg/m2+灌水定额900m3/hm2+灌溉两次的组合小麦有效分蘖最多;秸秆覆盖0.9kg/m2、0.6kg/m2、0.3kg/m2的光合速率分别比裸地高22.5%、20.2%、17.7%。
     (3)秸秆覆盖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可有效的防止土壤水分的棵间蒸发。干旱处理下,秸秆覆盖0.9kg/m2、0.6 kg/m2、0.3 kg/m2处理的土壤耗水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6.68%、4.01%和1.09%;在秸秆覆盖量为0.9kg/m2时,相同灌溉定额的条件下,灌水三次较春灌一次的小麦的生育后期土壤水分高。
     (4)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秸秆覆盖量。正交分析的高产组合为:秸秆覆盖0.6kg/m2+灌水定额900 m3/hm2+灌水三次。在试验中产量最高的处理是:F0.6B3C3 即,秸秆覆盖量0.6kg/m2+灌水定额600 m3/hm2+冬春灌溉且抽穗期灌溉。
     (5)各个因素对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顺序为:秸秆覆盖量→灌水次数→灌水定额。正交分析最好的组合为:秸秆覆盖0.9kg/m2+灌水定额900m3/hm2+冬春灌溉;在本次试验中,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最好的处理是:F0.9B4C3,即: 秸秆覆盖0.9kg/m2+灌水定额300m3/hm2+冬春灌且抽穗期灌溉。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