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雨水利用工程模式 目前国内外雨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人畜生活用水、集流补灌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城市雨洪利用及回灌地下水等几个方面。 2.1生活用水 最初的雨水利用是从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开始的,利用雨水解决人畜饮水已得到世界诸多国家的重视。例如利用雨水规模最大的泰国,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泰缸”工程,建造了1200多万个2m3的家庭集流水泥水缸,解决了300万农村人口的吃水问题;在非洲肯尼亚的许多地方,世界银行的农村供水和卫生项目把雨水存储利用作为该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校、医院建造了许多10~100m3的储水罐,这种技术后来被推广到非洲的许多地方,带动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发展[13];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用屋顶雨水集流系统解决家庭生活用水问题,1983~1993年,USAID资助了一个面向全球的雨水收集系统计划(RWCS),以后又建成了雨水收集信息中心(RWIC)和通讯网;德国作为欧洲极力主张广泛进行雨水利用的国家之一,自1989年制定屋面雨水利用设施标准(DINI1989)以来,雨水利用技术已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并且逐步向集成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在我国利用雨水解决人畜生活用水,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现出雨水集蓄利用的强大生命力。如甘肃省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解决了130万人、118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青海省已在干旱山村建成雨水集流井71625眼,总蓄水量达42万m3,基本解决了10.56万农村人口、15.7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种雨水集蓄利用工程1200万处,蓄水容积160亿m3,解决了3600万人及250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为3000多万人创造了较为稳定的水源保障条件,使温饱问题有了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