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作物生境过程模拟与动态优化决策技术”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2018年3月27日,科技部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组织专家在北京对水土保持研究所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作物生境过程模拟与动态优化决策技术”课题进行了验收。来自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7位主题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主持验收。课题和项目首席科学家冯浩研究员以及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验收会。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冯浩研究员所做的课题研究进展汇报,审阅了课题相关材料,并进行了质询和讨论,认为课题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作物生境过程模拟与动态优化决策技术”属于“作物生境过程耦合与调控技术”项目的第四课题,执行年限为2013.1-2017.12。项目牵头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该课题承担单位为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和课题首席科学家均为冯浩研究员。课题参与单位还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等。课题针对我国旱区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系统研究了覆盖条件下作物生境主要过程,开发了旱区作物生境过程模型,提出了基于作物生境过程模型的农田管理措施动态优化决策技术。依托该课题的实施,开发了旱区作物生境过程模型2个(ACEM和CropSPAC),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登记软件著作权7项,以第一标注发表SCI、EI收录论文43篇;提出了作物生境系统土肥联合调控技术模式1套,建立了2个示范区,累积示范1176.5亩,示范区内作物产量提高15%以上,水分利用效率高到1.25 kg/m3,氮肥利用率提高到38.5%;筛选出1种快速高效的解磷细菌及2种优势的AM真菌,并提出作物生境微生物调控技术模式1套,提高了生态脆弱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以此为重要支撑,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人才培养方面,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主要科研人员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或奖励,如冯浩研究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毕银丽教授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赵英副教授获批国家“人才项目专家”新疆项目等;另,课题实施5年来累计培养研究生9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2人。
此外,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影响方面,依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上主办以“Plastic Mulching Effects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Crop Growth and Soil Health in Northwestern China”为主题的专刊1期,目前已录用论文14篇,提升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在课题执行过程中,研究团队还与国际知名作物模型研究机构USDA-ARS、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英国洛桑试验站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提升了研究水平;自课题实施以来,我校自2014年连续4年参与主办“农业模型高级研讨会”,并承办了“2015作物生长模型高级研讨会”,当时有来自国内50余家单位的200余人参加了会议;由课题组何建强教授讲授的“作物生长模型DSSAT及其应用”培训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已累计培训学员400多人次;另外,我校作为中国农业模型联盟的发起单位,目前承担着联盟网站(http://www.c-cam.org/)、官方微信号的建设,为国际农业模型会议、研究进展交流、人才合作培养等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
通过该课题的实施,提升了我校在作物模型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农业工程、作物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冯浩研究员汇报课题进展
课题组在《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杂志组织出版的专刊
课题组承担建设的中国农业模型联盟网站(http://www.c-ca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