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

2025年抗旱节水与生物有机肥改土技术培训会在米脂县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5-24   

519日,由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陕西省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以下简称“省节水体系”)、陕西省米脂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抗旱节水与生物有机肥改土技术培训会”在米脂县顺利召开。此次培训会旨在推广“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成果,应对今年陕西的严重旱情,重点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土壤改良技术展开深入交流。活动吸引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种植大户及合作社代表等50余人参会。

 

中心高晓东研究员介绍了“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研发的生物拌种剂、生物有机肥产品及其应用成效。生物拌种剂以荧光假单胞菌为主要成分,产品具备高抗重茬、防治病害、改良土壤、养根促根等多重功能,在陕西长武县、延川县等地,生物拌种剂使冬小麦增产7.03%-26.34%,玉米增产6.32%-21.79%。新型有机肥以海藻发酵物和畜禽粪污为原料,复配了胶冻样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γ-聚谷氨酸,具备保水、增肥、调酸、抗病等功效,前期试验示范表明有机肥施用使米脂县、长武县等示范区苹果增产7.92%-15.2%,同时土壤有效磷、有效硅含量显著提升,微生物活性也得到增强,起到良好的改土效果。

省节水体系专家宋小林副教授作了题为《旱作农业节水科技发展技术路径与思考》的报告。陕西省黄河流域耕地占比超80%,但水资源量仅占29%,灌溉水利用系数(0.57)与降水利用率(55%)仍低于先进省份水平,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突破干旱瓶颈。宋小林强调了统筹天然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利用,推进“土壤水库+小水源建设”“四位一体集雨技术”等工程。同时,借助智慧灌溉决策系统、低能耗喷灌装备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与精准管理,从而提升陕北旱作农业应对极端干旱的能力。

培训会期间,文明宜副教授对生物拌种剂和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方法进行了实操演示,重点讲解了玉米、谷子拌种和苹果、马铃薯等作物的有机肥基施、沟施及穴施技术要点。此外,还与参会农技人员就土壤改良周期、节水装备维护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本次培训会采用“理论+案例+实操”的模式,从科技节水破解旱区农业瓶颈、产品创新实现土壤改良与增产双突破、现场演示与经验交流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了项目研发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实现技术落地。培训会取得了良好反响,为陕西旱作干旱应对能力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