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湖北引丹灌区:加快节水改造 优化节水调控 促进灌区和谐

发布日期:2010-11-02 作者:湖北省襄樊市引丹工程管理局 张广斌      来源:中国节水灌溉网     

 

湖北省襄樊市引丹灌区是治理鄂西北“旱包子”、 特别是襄樊市“旱尖子”、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型引、提、蓄相结合的综合功能灌区,自然面积2980 KM²。灌区工程于1969年兴建,1974年通水,是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开发利用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襄樊“一市三区”及襄北农场14万ha农田灌溉和灌区内132万人、180万头大牲畜饮水安全任务。灌区以占襄樊地区1/4的耕地面积,生产了1/3的粮食。运行35年来,累计供水280亿m3、灌溉农田320万ha、实现粮食总产400亿kg,粮食单产、总产分别为工程建设前的8倍和4倍,带动了农、林、渔、牧、果、工等业的发展,累计社会效益900亿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鄂北岗地人民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灌区已成为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棉、油主产区和优质水稻产地,被誉为“中原明珠,腹地江南”。

1. 改造拉动灌区增收

节水是水利工作的战略任务。节水型灌溉农业就是要提高农业灌溉水的生产效益,以更少的水获得高比例的增产效益。灌区要节水,工程是关键。近年来,灌区管理局(引丹工程管理局),抢抓国家加大大中型灌区投入的机遇,按照“立足当前,除险加固保灌溉;立足长远,节水改造保可持续利用;统筹兼顾,全面提高保发展”的基本思路,积极开展灌区节水改造,灌区群众减负增收,工程增效成绩明显,各项事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1.1 工程概况

引丹灌区渠系分为五级,主要工程由进水闸,总干渠和干渠及其支渠组成。总干渠长68 km,6条干渠总长254.2km,716条支渠全长1570km,长6775m过水流量100m3/s的清泉沟隧洞、长4320m过水流量40m3/s的排子河渡槽、装机15000kw的清泉沟泵站以及桥、涵、闸、小型泵站等建筑物2800余处,176座大中小型水库及9800余口堰塘年均蓄水6亿m3。然而这些工程全部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条件影响,建设标准低,设施不配套,造成渠道调控能力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低。其次灌区地处鄂北岗地,工程位于中强性膨胀土地区,大部分渠道切岗而过,受膨胀土破坏影响,工程老化损毁严重,渠道渗漏现象普遍,造成水资源浪费,致使上下游供水矛盾突出,也降低了工程效益。因此,对灌区内的渠道及建筑物进行整险加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上下游供水矛盾十分必要。

1.2 项目投资情况

引丹灌区在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纳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规划,水利部概算总投资15.66亿元。一、二期投资计划共8117.4万元,现已完成4327万元,主要用于干支渠防渗衬砌及建筑物配套改造。

1.3 科学权衡工程建设

为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节水改造投资效益,我们把工程建设安全、效益和效应放在突出位置,反复权衡,科学立项。针对一些地方群众反映的渠道垮塌严重、工作桥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投入近千万元对病险工程进行除险加固,首先解决燃眉之急,确保了渠道安全运行。第二年,我们经过调研论证,科学测算,将节水改造资金投入在了灌溉效益最好、恢复面积潜力大、淤积渗漏严重的三干渠,一举使水田面积由不足0.8万ha恢复到1.13万ha,让当地农民在调整种植结构中尝到了甜头,加快了致富步伐。随后,我们相继在水稻种植、水产养殖有相对优势的地方加大节水改造,使当地水稻、莲藕、鱼塘实现连方成片,形成规模种植和区域经济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针对田间工程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三个一点”的措施加以解决,即我们扶持一点、农民用水户自筹一点、社会招商一点的办法,来加大末级“U”型渠的建设,基本达到了建设千米恢复千亩的投资效益。此外,施工中我们坚持 “工程是精品,精品是风景”,注重打造水利景观工程,处处留意与乡村文明结合,为当地农村营造水清岸绿、美丽和谐的人居环境创造了条件。为方便沿渠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增修入渠阶梯56处,新建渠底启闭式滚水坝7处,维修雨水入渠设施238处。把一项水利工程建成了民生工程、效益工程、景观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基本上节水改造建设到那里,沿渠村委会和群众都会自发地为我们送锦旗致谢。

灌区通过近四年的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工程和灌溉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效益十分明显。一是险工险段得到整治,遏制了跑、冒、滴、漏,缩短过水时间5-6个小时,节约了水资源;二是灌溉保证率由过去的65%提高到85%,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年节约用水7100万m3,有力的促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农业增效明显,灌溉面积得到恢复,灌区水田面积由以前4.7万ha扩大到6万ha,旱地由2万ha扩大到4万ha,由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控制了水资源浪费,农业灌溉四年累计减轻农民负担600余万元。

2. 改革驱动和谐发展

引丹灌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两改一提高”(即节水改造、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统揽灌区发展全局,按照新时期水利改革总体目标要求,革旧鼎新,积极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着力探索发展新路子。

2.1 优化灌溉制度

灌区经营商品水既要考虑农民利益,也要考虑管理单位自身利益,要不断拓展市场,优质服务。因此发展节水灌溉,必须努力做到适时适量灌水,朝均衡受益这个目标奋斗。

2.1.1 选用省水高产型灌水次数

据本局试验站资料,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小麦灌1-4次水,增产率分别为13%、23%、21%、14%;玉米灌1-4次水,增产率分别为32%、58%、56%、35%;棉花灌1-3次水,增产率分别为19%、29%、27%。均以第二次灌水增产率最高。水稻采用“中间重,两头轻”的三次主灌法。

2.1.2 分析制定省水高产型灌溉定额

从引丹灌区历年小麦实际受水量和产量情况统计表,可以看出灌溉定额的大小与降雨量、地下水位、生产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应根据不同产量水平和不同地下水埋深制定不同的灌溉定额。

灌区水稻灌水量也由亩均950m3、平均亩产356kg,调控为550 m3-750 m3,平均亩产655 kg。

2.1.3 推行最佳配水方法

目前,引丹灌区三同碑水管处通过三种配水方法对比试验,以“先下游后上游”轮灌法为最佳配水方法。列表对比如下:

配水方法:第一种按各用水户协会所要求的用水时间来安排用水次序;第二种按上下游次序,先上游后下游轮灌,这种灌法矛盾突出,往往上游用水不交费,下游交费用不到水,耽误了轮灌时间;第三种按引渠在支渠上排列的次序先下游后上游依次轮灌,达到省水均衡受益的目的。

2.2 完善经营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重在能够与时俱进,探求“农民增收、灌区发展、职工受益”的“三赢”局面,这也是促进灌区管理单位健康和谐发展、加快建设节水型灌区的重要软环境。

2.2.1 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抓好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经过多方努力,将引丹工程管理局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依据两部标准测算,公益性定岗156人,经襄樊市水利局核准公益性人员123人,襄樊市政府及市编委审批定编109人,襄樊市财政局核实人员经费391.85万元,维修养护经费385.58万元。二是努力在多种经营上求突破,实施管养分离。提出“重点发展水电、大力发展林业、巩固渔业养殖、发挥资源优势、着力项目挖潜”的目标,通过从事生产经营、内部退养等措施,对239名分流人员进行了妥善安置。利用渠道跌差和灌溉充库,实现一水多用,先后投资兴建了张楼、竹园3座电站,装机7500kw,年发电量5000kw.h以上;组建了机电修造厂和工程维修队,利用本局技术人员和职工维修引丹工程设备,在上百个维修项目中,节省资金180多万元,并参与外部市场门窗制作安装、配件加工、房屋改造等工程项目竞争,创产增收;林业绿化实现由单一经济型向生态型、效益型、景观型转变,沿渠植树3700亩、35万株,形成了“一渠两路十行树”的绿化格局,现在年可育苗60亩以上;巩固发展渔业养殖70余亩。三是建立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对职工落实了五险,做到全员参保、应保尽保。

2.2.2 巩固落实农业水价改革成果。一是全面实施“两部制”水价改革。在2003年全市农业水价改革的基础上,2005年开始实行“两部制”水价。按引丹工程农业供水近五年的成本进行了核算,成本价为:引水0.049元/ m3,提水0.082元/ m3。襄樊市物价局批准水价为:在斗口计量直灌的不分引、提水,每立方米水价为0 .05元;在支渠口计量的每立方米水价为引水0.0266元,提水0 .055元;充库用水每立方米水价引水0. 0216元;提水0.045元;从引丹干支渠提水的,每立方米水价0 .03元;基本水费在斗口计量直灌由引丹局按2元/15ha收取,转供水的由下一级水管单位收取。减少了中间环节,减轻了农民负担,管理单位的水费收取率也由80%提高到95%以上。

2.2.3 全面转变供水管理方式。我们把高效用水作为科学管水的重要标尺,不断深化创新,切实抓好供水服务方式的三个转变。一是由单一管理向群众参与管理转变,大力推进了供用水户协会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1个总会、13个分会、95个基层协会,稳定用水户30余万户,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大型会议,即春季水情水价交底会,秋季灌溉总结会。并从水费总额中返还5%扶持基层协会建设,水费征收上让利于民;逐步解决供水管理上存在的上游用水不缴费,下游缴费难用水等弊端。二是由单一供水向多层次供水转变,在保证农业、农村、农民用水的前提下,拓展水产养殖,高效农业,水电开发等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领域,实现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三是由单一的收费管理向提升服务质量转变,针对部分用水户反映的工程供水计量不准、工管员收费不规范等现象,我们在供水计量、规范收费、优化服务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改变过去工管员只在沿渠斗门坐、等、看,变送水到库、送水到堰、送水到田、送水到户,减少了水事纠纷,节约了水资源,建立起和谐的供用关系,赢得了用水户的广泛赞誉。

引丹灌区在国家粮食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供水工程仍是无可替代的基础设施。下一步我们节水建设的思路是: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在配套相应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建设节水型灌区为目标,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节水调控工程体系,系统整合灌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供水,提高区域水量的调蓄能力和供水的保证程度,为灌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