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农业节水潜力大

发布日期:2016-03-13   来源:经济日报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尽管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63%降到目前的55%,但农业仍是第一用水大户,也是最具节水潜力的行业。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成为我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如何,怎样推动节水农业走进田间?日前,《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节水农业典型区域和业内专家。
  加快推广节水灌溉
  “解决水资源危机,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节流应为首要途径。”水利部农水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测算,全国农田灌溉的用水量年平均在3400亿至3700亿立方米之间,如能提高10%的利用率,就能节水300多亿立方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6%,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52,也就意味着48%的水被浪费。一些地方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与水资源节约保护、高效利用的要求不相适应。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推广节水灌溉也尤为紧迫。现在1立方米的灌溉水可以生产1公斤的粮食,低于发达国家1:1.2至1∶1.4的水平。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领域首席专家高祥照说,淮河以北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3,而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1/5,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尚难有效遏制。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显示,全国多年平均缺水量为53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管理性缺水并存。特别是北方地区缺水严重,农业用水面临的挑战更大。
  “对采取措施仍不能满足灌溉和退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地区,要限制种植高耗水农作物,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用水需求,甚至合理减退灌溉面积。”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副主任闫冠宇说。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被引进并推广。截至2013年底,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4亿亩,约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2%。目前,全国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和材料的厂家已有2000多家,形成了年生产3000多万亩节水灌溉设备的供应能力。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