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博野 用加减法打造节水农业

发布日期:2016-09-21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博野县在抓紧浇灌泔地的同时,一个以防渗设施为重点的节水项目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博野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孙东义对记者说:“博野县属黑龙港区域,地下水匮乏,我们采用打组合拳,用加减法打造节水农业,保护地下水资源,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水建设加减法。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水利专项投资,修建防渗管道290万米,节水灌溉面积覆盖29万多亩。今年春冬两季,该县又增加5万米防渗管道建设,使全县34.7万亩耕地全部实现防渗管道化。目前,全县共有机井近6000眼,平均不到60亩地1眼机井,机井密度过大成为地下水过量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今年起,不再新打机井,如果出现机井损坏,要通过延长地下防渗管道解决浇地难题,保证机井数量只减不增。

作物种植加减法。据介绍,从今年起,该县逐年增加节约用水的农作物品种,减少浇地用水。去年秋种该县种植节水小麦近10万亩,今年秋种20万亩冬小麦全部选择“石麦15”、“衡观35”、“石优20”等抗旱节水品种,减少夏玉米等浇水多、效益差的种植,增加夏播谷、绿豆、红小豆等用水少的杂粮的种植,减少并逐步淘汰需多浇水、浇大水才能高产的粮食品种,降低粮食产量和用水的比例,确保少浇水创高产。

耕作技术加减法。该县东墟镇在省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小麦只浇1-2水,就获得每亩超千斤的高产量。今年该县进一步扩大推广面积,并逐步实现小麦节水技术全覆盖。两年内普及实施秸秆还田和土地深松技术,可提高土地水分涵养能力,最大限度地用好自然降水。甘薯、花生、棉花等均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以降低水分蒸发,增加靠天收的作物品种和地块,通过减少传统的耕作模式降低地下水利用率。

同时,该县水务部门还建立农田灌溉监控系统,农户在浇地时都使用用水卡,通过插卡浇地把用水信息传输到村里的监控集中器,再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县水务局的用水信息监控中心,从宏观上掌握全县农田灌溉用水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制订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方案。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