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着力守护南太湖绿水青山——浙江省长兴县践行“两山论”的节水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处南太湖之滨、“两山论”发源地的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近年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在节水及水资源管理领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绩效,为践行“两山论”、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日前,长兴县水利局副局长徐建平在接受“节水中国行?媒体看浙江”报道组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践行“两山论”实践中,长兴县结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每年投入百亿元财政资金,加大节水技术、节水器具、节水理念的普及应用和推广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节水工作格局,特别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上成效显著。2020年12月9日,长兴县政府进一步出台节水行动方案,明确10项机制体制改革和10大行动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22个中水回用工程,形成日均9.13万吨中水回用量,再生水工业化利用率30%左右。
高效除尘,尾水零排
坐落于长兴县长湖甲航道一侧的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简称华能长兴电厂),借助长湖甲航道的水资源进行电力生产。近年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以高效除尘、废水零排的生产模式蜚声中外,成为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的排头兵,被誉为太湖之滨的“绿色火电厂”。
华能长兴电厂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国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托华能浙江分公司,他们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高效环保燃煤电厂,布局风、光、水、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开拓供热市场,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2010年8月,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华能长兴电厂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对两台在役的12.5万千瓦机组实施永久关停。2014年,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提出后,国内燃煤电厂掀起了超低排放改造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华能长兴电厂率先实施烟气协同治理、脱硫废水零排放等技术,被华能国际定为实施烟气协调治理技术路线和脱硫废水零排放的试点。这些项目成为全国首个未采用湿式电除器实现超低排放的新建项目。自此,华能长兴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走向纵深层次。
华能长兴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采用全球最前沿的正渗透高浓盐水处理技术,将脱硫废水进行二次浓缩处理,水中的盐类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将其回收作为有用的工业原料,真正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每年可回用清洁淡水10万吨。和传统的蒸发结晶零排放工艺相比,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全面实现低能耗、全自动控制、运行和维护更为便捷。
据介绍,在阿联酋举行的全球水峰会上,“华能长兴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获得了“全球最佳工业水处理项目奖”。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获得该奖项。这一奖项在全球水处理领域的影响力堪比电影界的“奥斯卡金像奖”。
不取一滴清水,不排一滴废水
与华能长兴电厂毗邻的浙能长兴发电公司(简称长电公司),开启“既不向自然界取一滴清水,也不向外界排一滴废水”的生产管理模式,同样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如今,该公司的节水减排经验令业界刮目。
站在长电公司宽阔的中水回用工程沉淀池旁,浙能长兴发电公司总工程师徐豪对记者表示,作为用水大户的燃煤发电厂,长电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全部取用中水,且已做到不向外界排放一滴废水。
他说,为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工作,长兴县政府投入20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对电厂实施输送管网、泵站提升及后续维护工程,让长电公司“零成本”引入污水处理尾水。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长电公司投资9000万元资金,建设了尾水生化处理工程。此举可以消化掉长兴县主城区所有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开发区大部分工业污水。截至目前,电厂已累计回用中水超超过1.1亿吨,减少排放化学需氧量约3860吨、氨氮约414吨以上。在此基础上,长电公司再投入6000多万元资金,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和综合处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彻底实现超过15类废水的分类回收和处置消纳,达成全厂“废水零排放”。
实施区域水资源论证机制,进一步强化刚性约束
2018年,长兴县被浙江省水利厅列为“区域水资源论证”工作试点,2019年又被列为水资源强监管综合改革和水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试点县。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长兴县按照“区域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承诺备案制”模式,强化水资源约束。区域水资源论证改革试点最初仅限于长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改革试点工作后,长兴县自加压力,把试点工作推广到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园区),成为浙江省首个全面实施“区域水资源论证”的县区。同时,根据统一部署,长兴县迅速行动,在完成区域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取水许可承诺备案制。
改革方案实施后,长兴县办取水许可申请由许可制转变为备案制,申请办理时间从法定15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转变为以乡镇(街道、园区)为单元、以工业平台为重点的区域论证方式。同时,长兴县立足区域水总量控制指标和行业水耗标准论证成果,积极倒逼水耗较大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在槐坎南方水泥转型升级项目审批中,长兴根据项目区域水资源禀赋,引导建设单位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回用污水处理厂尾水。据测算,这一举措实施以来,每年节约水资源135万立方米,置换水资源440万立方米,能够提升全县工业用水效率9.6%。
长兴县水资源强监管综合改革涵盖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取用耗排等环节,明确监管内容、监管方法、监管手段,按照打造“四大体系一平台”的总体要求,全面实现县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推动了长期想推动而没有推动的水资源基础工作,解决了一批难题,有效提升了县域水资源管理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同时,长兴县通过加强标准化改造,提升了取水设施,补齐了水资源管理短板。截至目前,全县已全部完成112套取水设施改造任务,实现取水工程“三个一”标准化建设,即一个取水口、一个公示牌、一个标准监测站,彻底改变了取水设施建设混乱、管理不成体系的局面。
徐建平表示,“十四五”期间,长兴县编制了节约用水规划和再生水利用规划,力争到2025年,再生水工业化利用率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