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宋官屯街道6000亩农田告别苦咸水

发布日期:2019-08-31   来源:德州新闻网 

“我们订购的压力泵这周就能安装了。 ”8月28日,在宋官屯街道后董泵站施工现场,街道工作人员管国禄说,“泵站采用变频加压供水,日供水量达3.4万立方米,以后街道东北片区6000亩地10天就能浇完。 ”

宋官屯街道东北片区小农水工程投资762万元,管道总长42公里,今年5月开工,目前已经完成主体施工,泵站安装调试完毕后即可为农田供水,将惠及后董、梁庄、前小、后小、张官屯、枣林齐、段庄、李学武、魏庄等9个村5900人。“眼看着管道铺进了田间,以后咱们再也不用为浇水发愁了。 ”后董村党支部书记高洪祥看着不久前铺设好的管道喜上眉梢,感慨地说,以前浇地要下潜水泵、铺水管,不仅麻烦还要排队,现在地头上50米就有一个出水口,接上阀门打开开关,水就直接送到田里了。

原来,宋官屯街道东北片区9个村6000亩农田距离岔河较远、从减河取水不仅投资大而且无法按农时需要供水,往年遇到干旱主要靠地下水灌溉。

张官屯村曾经就是典型的缺水“大户”。“机井里的水都是苦咸水,用这种水浇一遍救苗,浇二遍减产,浇三遍就死苗,小麦收成好时亩产只有300公斤。 ”村党支部书记梁恩营介绍说,这严重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前小、后小、张官屯、梁庄、枣林齐5个村因地下水水质差,农作物产量常年处于中低水平。”街道办副主任夏国亭说,街道把小农水建设作为一项强农业、惠民生、管长远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政策引导、整体推进,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源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外排中水供水保证率高。 ”夏国亭介绍,供水工程全部完工后,中水通过后董的加压泵站输送到9个村的田间地头,不仅保障了灌溉水,而且水质也大幅提升。“工程实施给村里合作社增收和农作物调整带来了希望,我们扩大合作社种植规模的信心更足了。 ”梁恩营指着村南近百亩农田说。“兴修小农水是村民们盼望已久的大好事,听说要修的消息我们特别高兴。”张官屯村70多岁的梁学志说,“为了田里能早日用上小农水,清障中我们积极配合,大家尽己所能为施工队提供便利,路上堆满了建材影响出入也没人抱怨,庄稼影响施工的农户主动清理。 ”

在小农水项目施工中,像梁学志一样的人很多,工程项目涉及到的9个村,村民们对这项惠民工程建设户户支持,大家纷纷参与工程建设和监管,有的投工投劳,有的提供设备,有的充当义务监督员。“小农水工程是民心工程,必须强化管理,抓好工程质量。”这是小农水项目负责人吴振营在工地上常说的一句话。

为确保工程进度,宋官屯街道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管国禄现场指导,协调矛盾,解决难题。街道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工程建设的第一位,引进第三方监管机制,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所有项目都按照合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深入田间地头的‘毛细工程’由谁来管护?夏国亭表示,街道安排了9名专业水管员负责泵站及管线的巡视、管理等工作。 9名水管员在接受培训后即将上岗。“需要灌水的时候,一按按钮,就实现统一灌溉。”区三农事业部工作人员说,小农水工程的实施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将进一步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