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一低一高”冠绝岭南 看广西节水机关如何创新争优

发布日期:2021-01-2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2019年全国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会议以“节水优先”为首要任务,提出了“四个一”节约用水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即“打好一个基础,制定完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建立一项机制,建立节水评价机制;打造一个亮点,实施高校合同节水;树立一个标杆,开展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其中,“树立一个标杆,开展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即聚焦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节水机关建设,在自治区水利厅的锐意推动下,该项工作自2019年4月底开始,历时一年半,截至2020年10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三级62家具备独立物业条件的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先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全面建成节水机关,建成后人均用水量低至23.8L/人·天,平均节水率高达40%,“一低一高”均处于我国南方地区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成果的领先水平。

  2019~2020年,自治区水利厅开展的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年节水总量超过5.2万m3,同时还带动27家其他单位按照水利行业节水机关标准进行创建,为全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统筹兼顾 有序推进

  《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工作的通知》(水节约〔2019〕92号)下达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的首要任务,对标对表贯彻落实标准中的12项考核指标,定下了2019年10月底前水利厅率先完成的目标任务。同时,自治区水利厅通过下达《关于开展全区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工作的通知》(桂水资源〔2019〕7号)和《关于开展厅直属单位节水机关建设工作的通知》(水办资源〔2019〕33号),充分发扬“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精神,对全区水利行业的节水机关建设进行了总部署,对水利厅直属的7个单位提出了节水机关建设的总目标。

  文件要求,具备独立物业条件的市级水利局2019年底前须全部建成节水机关,县级水利局和厅属各单位2020年底前须全部建成节水机关。达到以区带市、以市带县,惩前毖后、层层推进的有序联动。

  节约用水 水利先行

  为扎实推进水利厅自身节水机关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节水机关建设工作小组,统筹整体建设过程。二是实施节水改造,主要包括更换老旧用水器具、建设非常规水利用系统、建立用水智能监控平台等多项改造措施。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广西水利厅节水管理制度》等5项制度,明确节水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完善了日常巡查检查、设备维护、用水计量管理,加强日常用水管理,减少水资源消耗。四是每年编制《全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用水计划实施方案》,将全厅能耗及用水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年底进行考核。五是开展节水宣传,布置宣传海报、展板,制作节水专题视频,举办节水专题培训班等多项水利职工节水护水活动。2019年12月,自治区水利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水利珠江委员会的验收,为市、县节水机关的建设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组织全区水利行业积极参与全区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遴选,2020年10月,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专业复核后,优选7家单位上报国管局作为广西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单位。其中,自治区水利厅、贵港市水利局2家水利行业单位入选。同时,自治区水利厅还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开展2019—2020年度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桂事管函〔2019〕373号)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编写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节水机关创建示范案例》,并成功入选,获国管局示范案例公示。

  分类推进,精心指导

  广西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均严格参照《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标准》对下辖单位进行分类指导。一是明确创建定位和要求,即要向同类型的公共机构提供可展示、可复制的节水模式。二是强调工作重点,即节水宣传教育、节水精细化管理及对外展示的建设内容。三是强调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优先完成达标建设。对资金暂时短缺的单位,自治区节水办编制了《1万元建成节水型单位工作指南》,指导其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优先完成达标建设,然后将“标杆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条理的分别列入后续年度预算中,始终树立节约用水标杆意识的同时节省财政资金的投入,将节约集约理念贯穿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减负增彩 高效验收

  为推动节水机关验收工作的客观公正,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编制了《节水型单位验收专家工作指南(试行)》指导各市水利局开展验收工作,以“只报一次材料,只过一次验收,只写一次总结”为宗旨,严守评分指标,保证验收质量;优化验收流程,减轻基层负担。验收时,特别允许被验单位和其他单位的同志全程观摩验收组专家评分过程,聆听专家讨论。对于现场公布的初步结果,允许被验单位对分数提出质疑。将每一次验收,作为一次节水教育,一次节水宣传,精准增强基层干部职工的节水意识和业务水平。

  求实创新 打开合同节水新局面

  为深入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中“两手发力”的重要内涵,2019年9月,自治区水利厅创新性地结合节水机关的建设工作,引入“节水效果保证型”的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即通过第三方公司的外部管理和技术支持,保证水利厅未来三年的节水目标顺利实现。该项工作拓展了节水新内涵,打造了全国水利行业中首例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同时也是广西第一个合同节水管理项目。为推进广西公共领域中的合同节水项目首践务实求真之路,勇立率先垂范之风。2020年初,百色市水利局、贵港市水利局等市级机关带头先后签订合同节水项目合同,各市、县水利局踵武相承,截止2020年10月31日,61个市、县级水利局中有27家单位签订合同节水项目合同。其他单位如玉林水文中心、柳州市水电建筑工程处等12家单位均签订合同节水项目合同。在水利行业的示范引领下,2020年8月1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签订了合同节水项目合同,标志着合同节水的对外推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此外,由自治区水利厅重点指导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同节水项目,业已成为广西高校合同节水项目的标杆。为加快推进广西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2021年1月12日上午,由自治区水利厅、教育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和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主办的广西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推进会在学院里建校区召开,学院院长李林“以合同节水管理为突破口,有效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为主题面向与会的全区41个高校来自50多个校区的后勤部门的主要领导就学院节水型高校建设作经验分享。

  全面多元 构建节水宣传新体系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始终将节水宣传放在突出位置,致力于打破节水宣传“展板、海报、横幅”的老三样模式,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重视宣传的多元化、细节化和系统化,关注宣传的持续性、有效性、和影响力。一是为做好节水宣传教育的顶层设计,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年度节水宣传教育实施方案》(水办资源〔2020〕4号),将节水宣传贯穿全年,做到宣传与工作相对应,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二是从细节入手营造节水宣传氛围,除常规的展板、海报等宣传外,水利厅带头以楼层为单位定期发布用水信息,定期核算单位用水定额通报各部门;制作水利厅节水机关建设专题视频,征集节能、节粮微视频在电梯间播放;在矿泉水瓶上设计“未喝完的水要记得带走哦”的提示标语,并在会议室后收集未喝完矿泉水瓶对浪费水现象进行曝光;在每层楼洗手间显著位置张贴节水标语和用水器具维修电话;打造节水周边文创作品如雨伞、宣传袋、创意车载式抽纸等;在水利厅大门外建政路的公交车候车亭设置节水宣传广告,在南宁地铁站持续播放节水公益广告,等等。三是重视节水宣传教育的联动性,每年自治区水利厅均联合自治区河长办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宣传活动,联动南宁市水利局开展水利职工节水护水进乡镇活动,联袂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广西节水大使评选活动。四是重视全国性节水宣传比赛的参与,2020年自治区水利厅历时2个月,精心谋划,征集并优选出114份微视频作品参与“节水中国”公益微视频大赛,该活动是由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指导,中国水利报社、水利部节约用水促进中心、中国青年报社主办。2020年12月28日,经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公布,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2家单位获大赛“优秀组织奖”,其中广西独占3个名额:广西壮族自治区节约用水办公室、桂林市水利局、柳州市水利局均荣获“优秀组织奖”。五是定期向全国节水办、中国水利报社、广西日报社等新闻媒体投稿,重视节水经验的对外宣传,2019~2020年,累计供稿42篇,采用率达90%以上,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宣传、普及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作为全区节水型单位建设的技术指导单位和全区节水工作的协调单位,2020年4月23日,通过《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教育厅、水利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组织开展2020-2022年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桂建城〔2020〕14号)的联合下达,业已全面做好顶层设计,包括新修订和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节水型单位建设评价标准》《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明确了标准适用和建设范围,解决了长期以来公共领域节水型单位建设范围重叠、在桂中直单位因隶属问题无法参加建设等问题。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将协调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教育厅、机关事务管理局面向全区正式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在认真总结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悉心指导全区公共机构高质量建设节水型单位。切实以《广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南,确保“到2022年,全部区直、市直机关及50%以上的区直、市直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全面提升全区公共领域用水效率,带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