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节水控水甘肃行动

发布日期:2022-12-0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摇篮。甘肃省黄河流域集中着全省70%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黄河1/5以上的水量来自甘肃段,甘肃是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首次提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黄河战略”的首倡之地,树牢上游意识,展示上游作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甘肃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讲话以及对甘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甘肃以《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指导,以深度节水控水为抓手,以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目标,着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护黄河水源,助大河奔流。

  打造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标杆

  甘肃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缺水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节水是缓解全省水资源短缺矛盾的有效举措。长期以来,甘肃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省年用水总量从最高峰的123亿立方米降低至当前110亿立方米,黄河流域用水量控制在40亿左右,为黄河连续23年不断流作出甘肃贡献。统筹水资源需求和供给管理,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黄河流域60%的县区建成节水型社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00万亩,农业节水走在全国前列。不断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大力推进“流域+区域+城市+农村+智慧”五大水网,着力构建“四横一纵、九河连通”的全域水网格局。经过多年建设,一座座供水工程兴水除害、润泽山峁,一项项节水举措利惠民生、福泽陇原,为推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产业新高地

  甘肃的底色在生态,价值也在生态。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甘肃产业倚能耗水特征明显。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大生态产业发展目标,深入推进“节水控水甘肃行动”,通过严格水资源管理和强有力的节水举措,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是推进甘肃绿色崛起的必然要求。

  工业方面。以兰白经济区、陇东能源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技术改造,推广水循环利用等清洁生态工业和装备,建立绿色园区、打造绿色工厂。深入开展重点用水企业节水领跑者引领行动,2025年前,新建火电、钢铁、化工、建材等工业全部达到国家定额先进值标准。火电、钢铁、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成节水型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取排水规范化整治,创建一批节水标杆企业、节水标杆园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农业方面。充分挖掘黄河流域农业特色资源,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现代”方向引领、“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质的新时代农业发展路子。以黄河干流提灌带、中部旱作农业区、陇东雨养农业区为重点,打造黄河流域“一带两区”农业节水格局。按照“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原则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实施引大、景电、靖会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梯次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有条件的灌区积极推进管道化输水。疏通田间“毛细血管”,推进灌区末级渠系、田间工程配套和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以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基础,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50万亩,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

  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推进庆阳、天水等海绵城市建设。抓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改造,2030年,甘肃黄河流域8个地级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志,县级行政区基本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对推动全省深度节水控水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加快推进水资源税改革,积极开展水权交易和水市场建设。让节水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

  面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的多样性、复杂性,甘肃省将把生态产业作为推动流域内高质量发展的推手,强化各类要素支撑,挖掘黄河流域甘肃段的保护和发展潜力,推动黄河流域甘肃段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