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优先 护航永定河全线通水
10月18日,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现场会作为“2021年永定河流域全线通水系列活动”之一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会议在张家口市怀来县召开,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张家口市水务局、大同市水务局、朔州市水利局、怀来县政府及其他有关单位参加会议。
节水优先是永定河治理实现流动的造血基础。农业用水占到流域上游用水的66%,为实现农业节水目标,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推进方案》,把节约用水作为流域治理的综合前提,把农业节水作为节约用水的重点,把现代灌区建设作为农业节水的先导。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以“水库开发、水资源优化调度、农业节水、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灌区内产业开发”等多方面推进农业节水机制建设工作,启动实施了7个节水项目,项目完工后将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9.7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0.35亿m3;坚持管理节水,贯彻“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理念,建立全河段265处各类取水口台账,强化节水目标的监测考核,加强取水许可、水权转让、计量收费、水价形成机制等管理节水措施。坚持打造节水样板,通过EPC+O的运作模式,建设了洋河二灌区8万亩高效节水改造项目,将农业节水工程、灌区高效种植、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机肥返田、生物质能源开发全链条一体化推进,以农业节水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与会领导和专家现场考察了正在建设的怀来县洋河二灌区节水综合改造项目,听取了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实施有关情况汇报,并围绕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与会领导和专家指出农业节水是实现“流动的河”重要的部分,永定河公司通过政企的有力合作,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上游地区农业节水建设,打造出流域内农业节水样板。
永定河公司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任务、通过投、建、管、运一体化实施农业节水项目,形成从水源到田间、从供水到用水、从取水到排水相协调的灌排工程体系,在永定河流域建成一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建立流域农业节水项目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实现节水目标,创建新时代灌区高质量发展的“永定河样板”。
背景资料:
节水优先 系统治理
农业是永定河流域用水大户,实施农业节水是保障永定河生态水量的重要措施。2019年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工程实施推进方案》,制定了实施农业节水工程88.49万亩,新增节水能力1.41亿m3的目标任务。
近年来公司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从配置取用水计量监控、取水口经营权统一管理、灌区体制改革、水库综合开发、灌区内产业开发及水量水权交易等方面开展建设;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理念,采用合同节水形式实施流域农业节水工程,加强节水考核,形成从水源到田间、从供水到用水、从取水到排水相协调的灌排工程体系,在永定河流域建设了一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打造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样板。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邹体峰副处长指出,要按照水利部批复的《推进方案》内容要求,强化统筹协调,加快项目建设,创新工程体制机制建设模式,做好总结推广。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韩振中总工对永定河农业节水工作表示肯定,并建议做好流域农业用水平衡分析,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新时代灌区高质量发展样板。海委水科所王立明副所长表示,农业节水是实现“流动的河”的重要部分,要加强上游地区农业节水建设,做好农业用水和生态补水的调配,建立运行长效机制。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学增表示,永定河公司成立三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不断挖掘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潜力,加快推进农业节水工程实施,进一步完善农业节水补偿机制,打造农业节水“永定河样板”,推动流域农业节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