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节水新闻

【县委书记谈节水】江苏兴化市委书记方捷:审时度势谋全局 因地制宜抓节水

发布日期:2021-08-01   

编者按: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重要任务,是纳入《全国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目录(第一批)》的保留项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为宣传推广各达标县(区)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深入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国节水办官网特开设“县(区)委书记谈节水”专栏,发布县委书记署名文章,分享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经验做法。

  审时度势谋全局 因地制宜抓节水  

  江苏兴化市委书记 方捷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近年来,兴化市坚持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指导,根据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2020年较2015年下降了28.3%,2019年获得“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称号,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现结合兴化实情,谈谈推进节约用水工作的几点体会。

  思路决定出路,转变观念是推行节水的催化剂。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水资源需求缺口日益增大。珍惜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成为破解缺水难题的战略选择。对兴化市而言,可供利用水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较好,在人们的思想上带来了“兴化不缺水”的误导,少数群众认为,“兴化到处是水荡,河水取之不尽,没有必要抓节约用水”。但实际情况是,兴化虽然水多,但以引用江水为主,得益于国家从长江引水注入里下河,兴化才免遭干旱。我们针对思想认识的偏差,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时间节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对新时期节水、爱水、护水等新理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转换观念,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节水行动的自觉性,使“水乡也要节水”成为全社会共识,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为创建节水型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态度决定高度,科学决策是推进节水的动力源。近年来,兴化市科学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围绕产业特点、漏点短板,积极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节水社会建设。一是夯实节水工程基础。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与节水改造,引进推广使用高效用水设施和技术,充分利用已建工程、河网布局,合理利用本地地表水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水价改革、退圩还湖,初步形成了设施齐备、配套完善、配置合理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体系,使农业节水有了新突破。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节水为抓手,加快推进不锈钢、绿色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把节能环保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和休闲康养为代表的幸福产业、以绿色有机和生态高效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推进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更加集约高效发展。三是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全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节约用水相关制度和文件,初步建立了用水总量与定额管理相结合、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水功能区管理、计量用水和水资源统计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了用水行为,通过政策措施改革用水模式,建立节水减排机制,全市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节水保障能力和节水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格局决定结局,高位统筹是推动节水的加速器。我们把节水型社会创建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高起点、常态化推进。按主体制定创建方案。遵照新时代治水思路,认真组织制定《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创建工作方案》,分解创建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分行业开展创建行动。在农业方面,围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用水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工业方面,加快淘汰落后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435家企业的925台中(工)频炉全部关停拆除;在生活方面,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有效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全面提高城镇生活节水水平;在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方面,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雨污分流、雨水利用工程,成功建设了董北村高效农业园区雨水利用示范点。以制度保障创建成果。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水资源规范化管理、地下水开发利用、水资源一证、一表、一牌、一卡“四个一”管理、节约用水“三同时”管理等实施办法、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管理的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创建各级各类节水型载体120个。通过建设一批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社区、节水型学校、节水型教育基地等载体,以点带面、典型示范,为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注入新活力。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