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第三届中国节水论坛在天津举行
9月26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节水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在开幕式上介绍了我国节水工作成效:一是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节约用水条例》列入国务院2023年立法计划,全国28个省区市出台了省级节水法规或规章。二是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完成了1443个县城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动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水利行业6551家机关单位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三是着力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发布《全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多部门联合构建节水大宣教工作格局。四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46.5%、60.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2年的0.516提高到0.572,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总体达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夏更生表示,我国农业节水成效显著,提高了工程节水水平,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推广了一批先进节水技术,“十三五”以来,每年应用覆膜保墒、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农业面积已经累计超过了4亿亩次;优化了植物的种植结构,培育推广耐旱品种,改进耕作栽培制度,提高作物水分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开展轮作休耕,2016年以来试点面积超过2.2亿亩,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推进了管理节水,截至2022年底,全国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超过7.5亿亩。发展节水农业意义重大。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粮食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迫切需要破解水难题,做好水文章,必须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加大农业节水工作力度。要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中央关于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战略决策,协调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形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体系;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高效水灌溉,针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合理选择管灌、喷灌、微灌等方式,分区实施推进建设,重点支持水资源短缺地区地下水超采区,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建设,加强用水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要着力解决旱地高标准农田的卡脖子旱,加快推进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增强耕地特别是高标准农田灌溉面积,鼓励缺水地区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要统筹实施农业节水,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湿水种植、因地制宜,推行轮作休耕,推广疏松蓄水、覆膜保墒、集雨补灌。
本届论坛四场分论坛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与乡村振兴”“节水与两手发力”“节水与科技”等议题开展讨论。此外,本届论坛还举行了节水相关项目签约仪式,举办节水技术与装备展览、天津市重大水务建设项目推介会等活动,组织与会代表实地考察调研。中国节水论坛已在2019年、2020年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今年再次于天津重回大众视野,为进一步推动节水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加强科技支撑搭建了有效的平台,来自中央机关、国家部委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企业代表齐聚天津,共同见证这场水利行业盛宴,并积极建言献策,将中国节水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作者: 责编: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