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浅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创新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发布日期:2012-06-07 作者:      来源:     
 摘要:阐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创新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科技创新,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所带动玉米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沼气建设;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带动其它产业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创新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实施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实践中,针对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全年降雨量350毫米左右),分布时空又不均匀,春旱出现的频次高,也最为严重,常常影响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和生长的气候特点;并按照玉米前期生长缓慢,需水量少,比较耐旱,在拔节后生长迅速,需水的关键时期与自然降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基本吻合的生理特性,在推广传统地膜覆盖技术、地膜全地面平铺双槽栽培技术、垄沟种植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创新出的一项全新的地膜覆盖技术,是地膜覆盖技术的又一次革新。


1、技术创新性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顺应自然规律,依据农田微工程覆膜雨水富集叠加、雨水就地入渗和覆盖抑蒸三大理论,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三大技术相互融合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技术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了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如何科学“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和长期以来的被动抗旱问题。使年度不均、季节不均的自然降水变为作物生育期间可利用的有效降水,使旱作农业区粮食旱年有收成,正常年景稳产、高产,保障了旱作农业区粮食安全生产。


1.1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在靠天然降雨维持农业生产的旱作区种应用该技术玉米,单亩产可达到500~700kg,比传统地膜覆盖种植,每亩增产150~200公斤,增产的部分就相当于旱地正常年景小麦单产的3~5倍,增产幅度在30~40%,在不同的年景和地域内,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且远远超过了一个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其它旱农技术的增产幅度。迄今为止,推广的任何一项农业技术的效益也没有超过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榆中县2007年推广12.3万亩,平均亩产600多公斤,仅此一项,可生产粮食近7500万公斤,占榆中县粮食总产的50%左右。


1.2技术投资少,效益显著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传统的旱作农业技术和灌溉措施相比,技术应用投资少,仅比常规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增加1.5~2kg的地膜投入,农民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而且当年投资即可获得显著的收益。按2007年地膜价格每公斤13.5元计,多投入27元,加上起垄投入的人畜力,每亩增加成本45元,每亩增加产量150公斤,净产值225元(玉米市场价1.5元/公斤),产出投入比为5.7元/元。在目前我国农业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状况下,与配套设备技术要求高,应用复杂,成本又高却不能普遍被农民接受的技术相比,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规模效益会尽快发挥。


1.3 技术推广速度快,很快变为现实生产力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对传统地膜栽培技术的整合与组装,大田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宜区域广,又不受复杂配套设备的制约,几乎适宜于所有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区,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便于被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和掌握。技术从2003年的1.2亩试验田,试验研究成功,经过短短4年的推广应用,榆中县推广面积已达12.3万亩,全省推广面积仅50万亩。短期内大面积推广,会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很快会将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1.4  技术创新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该技术的创新,通过秋覆膜或早春顶凌覆膜,不仅能保住土壤原有墒情,还能集蓄各种形式的降水,由原来有“待雨失墒”、“覆膜拒雨”变成了“覆膜集雨、蓄水保墒”,实现对自然降水的高效利用,使自然降水变成可调控的现实水资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此以往年年花钱抗旱、年年效果不佳的问题,实现了自然降水的高效利用,从而使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的思路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得到体现。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科技创新
2.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新农村建设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可见,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只有农民装满粮袋子,鼓起钱袋子,生活宽裕了,有了安居稳定的生活基础,才有基础,有信心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2.2农业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农村生产力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生活要宽裕。靠什么?只有依靠党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与扶持,以科技引领农业,依靠农业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改造传统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新技术,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才能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和农业、农村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推动农村经济增长,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


 2.3如何开展农业科技创新
在农业科技人员中大力倡导情系三农、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不断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路,冲出传统农业的束缚,发展高效、避灾、节水、抗旱的现代农业,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以确保粮食安全供求为基础,以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通力合作,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影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问题,解决关系到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提高农民收入问题。
2.4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农业科技创新最有效途径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而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近年来榆中县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广泛开展了旱作农业综合丰产技术、高寒冷凉性蔬菜栽培技术、无公害高原夏菜生产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引进推广应用高产、高效、优质作物良种,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创新,大幅度提高了旱作农业区的粮食产量,转变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3、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实践证明,旱作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栽培播技术的集雨、保墒、抗旱、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它是半干旱地区粮食稳产、高产的一项实用新技术,是半干旱地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3.1 带动玉米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使玉米适种海拔上限提高500米以上,玉米适种范围在原来种植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的空间得到扩展,使原来不能种玉米的地区可以种玉米,一些中晚熟品种在海拔2000米的地区正常成熟,对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玉米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显著提高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就榆中县来说,通过3~5年的示范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可生产粮食2.75亿公斤,直接增产粮食7500万公斤,按照目前每公斤玉米籽粒1.5元计,直接使增收1.125亿元。
3.2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沼气建设
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大量的玉米秸秆和玉米籽粒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精、粗饲料。一亩玉米产鲜活秸秆4~6吨,籽粒500~700公斤,秸秆通过青贮,可以解决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枯草期6只羊的饲草,如果每户每年种植5亩左右的玉米,就可解决饲养30只羊的饲草,丰富的有机肥,不仅促进粮食生产、也可发展农村沼气生产,解决使山区农民的燃料问题,又生产洁净的有机肥,归还农田,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保护环境。
3.3 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保护生态环境
玉米产量和秸秆量的增加,为山区农民发展舍饲养殖业提供11月至下年4月枯草期的饲草,不仅巩固原有退耕还林成果,还可以将梯田地、沟坝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全膜双垄玉米和马铃薯,解决粮食问题,将那些广种薄收、地处交通不便的地退耕还林(草)、林中间作牧草,解决5月至10月舍饲养殖的饲草,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链条,保护生态环境。


3.4 带动其它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玉米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粮食产量、带动养殖业、农村沼气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大量的籽粒生产酒精、淀粉等化工原料,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玉米果穗的苞叶还可编制工艺品,出口创汇;果穗芯再作生产食用菌的主料,发展优质高效食用菌产业;同时,还将剩余的秸秆再加工为再生燃料等,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辟新的渠道,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综上所述,我们之所以如此看重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这项实用农业技术,主要是因为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力推广应用该技术是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是提高粮食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措施。
 
作者简介:牛建彪,男,甘肃榆中人,1983年毕业于甘肃省清水农业学校,分配到榆中农技中心,主要从事作物栽培、旱作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联系电话:13893233418
邮    编:730100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