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甘肃:生命工程滋润百姓新生活

发布日期:2009-12-22 作者:      来源:中国水利网     

 

    11月23日上午,甘肃省镇原县孟坝镇王地庄村锣鼓喧天,炮声齐鸣,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当天,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王地庄供水工程通水仪式在这里举行。村民虎怀忠喝了一口刚接的自来水后,激动地说:“这水真甜呀!以前我们吃水要到沟里去,人担驴驮,来回得三四个小时,有时去迟了还没水了。现在可好了,自来水通到了我家水缸边,我还买了热水器,多亏了党的惠民政策啊!”

 

    孟坝王地庄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582万元,解决了孟坝、方山、庙渠3个乡镇13个行政村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王地庄村村主任姜文章说:“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么多年了,老百姓终于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

 

    正是“水”让孟坝人过上了水灵灵的新生活,而依靠水利改变的,又岂止是一个孟坝镇呢!这只是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解决1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是甘肃省委、省政府今年确定的为民所办的12件实事之首。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了解到,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一个个“生命工程”在陇原大地悠然而生,新建集中供水工程633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3787处,小电井2451处,解决了15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截至2009年底,甘肃省尚有823.5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加上近年来由于地震破坏、水源变化等原因新增的260万人,全省还有1083.5万人饮水不安全。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连续4年列为为民办实事之首。今年,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的配合下,省水利厅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层层落实具体项目,创新科学管理模式,严格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全力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为甘肃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使命。甘肃省各级水利部门在认真总结过去各地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转变规划思路。转变过去小型、分散、低标准、低层次的规划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解决与分散解决相结合,近期解决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注重发展集中供水,注重扩大供水规模,注重加快解决进程。二是转变发展理念。转变过去仅重视满足水量,忽视水质的做法,坚持水量水质统筹,把水质达标放在首位,实现由饮水解困“有水喝”向饮水安全“喝清洁水”的转变,大力推进供水入户,实现农村供水自来水化。三是转变管理模式。千吨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严格推行“四制”,明晰产权,分类确定运行管理模式,明确管护责任,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实行专业化管理。四是转变运行方式。集中供水工程“参照企业化管理方式”经营,建立健全经济责任,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原则核定水价,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行,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在工程实施中,按照抓好典型,带动一般,推动全面的工作方法,根据水源条件,地形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培育三类典型,通过辐射带动相邻区域,推动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同时,为了切实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省水利厅制定了《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建设与管理技术文本》,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规范年活动,举办了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培训班。各地以规划建卡、社会公示、资金报账、集中采购、巡回监理、落实管理责任等“六项制度”为重点,从前期工作、水源论证、建设管理、财务管理、水质监测检验、运行机制、水价形成、项目验收等八个方面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确保了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过节,不逢集,就因为水来了,千百年旱塬的村子鞭炮齐鸣。“八辈子不敢想的事,今天咋就像梦一样实现了?”许多正在家里等待的村民急切地拧开自家的水龙头,把所有的容器都接得满满的,生怕自来水不再来似的……人们一个个把手伸到水管下面,看着那水怎样欢跃地流过指尖。

 

    “滴滴清泉寄深情”,这滴滴自来水寄托着党和政府对山区人民群众的殷殷深情。如今,山区群众一打开水龙头,白哗哗的自来水就流了出来,不少农民家里也像城里人一样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家里修起了洗澡间。临洮县朱家坪村62岁的李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拉着记者的手高兴地说:“孩子进城打工了,老伴有病,年初我腿疼,再也无法到沟里去挑水了,正为吃水愁呢,通自来水了,高兴地我一夜都没合眼。今天我们能吃上自来水,还能在家里洗澡,这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我们从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

 

    同样是有了水,靖远县若笠乡曹岘村村民杨德秀家以前的4个水缸,大多“下岗”了。只有一个放在水龙头下边。另外2个扔在了院子角落里,1个装起了面粉。更重要的是,有了水,村民被挑水担压着的肩膀完全解放了。现在杨德秀的儿子和其他村民放下挑水担,纷纷进城打工了。若笠乡上马了滴灌工程,种起了以前从未种过的中药材。

 

    生命工程引来的生命之水,在甘肃农村引发了一场深远的革命。

 

    据悉,自2005年国家启动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截至目前,甘肃省已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650处,水窖3.6万眼,小电井3404眼,解决了51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4年底的24.8%提高到目前的48%。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