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进展_何春燕
水 资 源 与 水 工 程 学 报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 Water Engineering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进展
何春燕a,张 忠a,b,何新林a,王小兵a
( 石河子大学 a.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b.科技处,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摘 要:阐述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典型模型,并对其在灌溉方面及不同阶段缺水对作物生物量 累积的后效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可行性分析及地区移用性研究加以探讨。对作物灌溉制度优化模型以及作 物优化灌溉制度设计方法研究加以探讨,分析了目前模型中指数取值研究不足等问题。为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达 到最大的作物产量或产值,实现有限水量在作物生长期及作物间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关键词: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优化灌溉制度;优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S152.7;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43X( 2007) 03-0042-04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rop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e
HE Chun┐yana,ZHANG Zhonga,b,HE Xin┐lina,WANG Xiao┐binga
( a.K ey L ab of Corp Oasis E colog ical A g riculture;b.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D ep artment,S hihez i Univ ersity ,S hihez i,X inj iang 832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some representative models of crop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s( CWPF) ,and researched the irrigation aspect and differ phase water deficit on crop biomass cumulative after influenc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areas.Discussed the crop irrigation schedule optimization model as well as the design method of
crop optimization irrigation schedule, analyzed the problem as study deficiency of model
exponent.In order to reasonably use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s,obtained the crop yield or output
value,provided the quantify basis for th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limited water in the crop growth
periods and crops.
Key words:crop-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e;optimal model
0 前 言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部门需水量急 剧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水资源短缺和不 合理的用水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及其抵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低下。这与构建和谐生态社会的构想相悖。 因此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应当减少农业灌 溉用水中的浪费现象,将节省下来的水用于生态建 设,从可持续农业观点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灌溉 的研究逐渐从灌溉产量最大转变到灌溉效益最大, 基于作物水分需求与产量的关系建立模型,将有限 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便达到获取更大的效益, 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的目的。为此,本文对农作物水
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建立合理的灌溉制 度提供参考。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crop water production fun- ction) 即作物产量与水分之间的数学关系。国外从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进行了试 验研究,大多是围绕小麦、玉米、棉花、洋葱等作物展 开的,其内容包括作物腾发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盐 分、水肥胁迫下作物生产函数,以及利用水分生产函 数建立“生产总净效益”模型[1] 等。国内对作物水分 生产函数的研究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水稻的水 分生产函数研究,另一部分是围绕旱作物冬小麦、夏 玉米及棉花等展开的。
收稿日期:2007-03-05; 修稿日期:2007-04-20
基金项 目
:石河子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 目( ZRKX -2006-Y18)
通讯作者:何新林( 1966-) ,男( 汉族) ,新疆石河子人,教授,长期从事农业高效用水与土壤墒情测报研究。
第 3期 何春燕,等: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进展 43
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研究进展
1.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典型模型
由于作物产量和用水量的不同表达,有各种形 式的CWPFS。如作物产量可表示为经济产量和干物 质产量;水量用作物蒸发蒸腾量,作物蒸腾量,灌溉 水量及可利用水量等表达。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可以 分为两类:一类是产量与全生育期腾发量的关系;一 类是产量与全生育期各阶段腾发量之间的关系。典 型的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有线性模型及二次函数 模型;阶段性水分生产函数有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其 中加法模型主要有 Blank 模型、Stewart 模型、 Hiller 模型、Sudar 模型、D -G 模型等。乘法模型主 要有Jensen 模型、Minhas 模型、Rao 模型、Hanks 模 型、H -K 模型等。
1.2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应用研究
灌溉方面:1984年,Martine 通过确定蒸发蒸腾 量ET 与灌溉水量IR 之间的数值联系,在产量 Y 与 ET 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确定Y与IR 关系的方法[2] 。 在第 12届国际灌排会议上,保加利亚学者提出用三 项积和式建立产量增值与阶段供水的函数关系[3] :
牱Ym 牱Y = 1- ( IR I mi-Rmi IRi ) 2k
ꆤ
( ) 2k ꆤΦi ( 1)
式中:n 为生育阶段;牱Ym 为每一 阶段充分供水 IRmi 下,单位面积平均最大增产;牱Y 为每一阶段非
充分供水 IRi 下,单位面积平均增产;IRmi 为第 i 阶 段所需的最大灌水量;IRi 为第i 阶段灌水定额的多 年平均值;k 为作物指数,0.6~ 1.0之间 ;Φi 为总 增产中,某一生育阶段平均灌溉增产的分摊比例。此 式的优点是用灌溉定额来反映供水的充分程度,它 比用腾发量要容易,便于应用,但没有得到充分的验
证
。
不同阶段缺水对作物生物量累积的后效性影 响:康绍忠等[4]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的中期和晚 期缺水对生物量的累积影响最大,早期缺水对生物 量的累积影响较小( 图 1) 。
水分生产函数的可行性分析和地区间的移用研 究:CWPFS 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对于某一作物品种, 在固定的地域和一段时间范围内其产量的变化与
量的研 究。在研 究 中 发现:① 某 一地 区得到 的 CWPFS 模型在产量预报方面,能够比较准确的反 映作物产量的变化。②在不同地区应用某一作物的 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仅产生较小的偏差,其主要影响 因素为土壤和气候条件。印度学者Rajput[6] 经过多 年试验研究得出应用于全生育期的生产函数模型:
K y = 12.12
( 2)
式中:K y 为作物的产量反应系数;es 为平均饱和水 汽压;ea 为平均实际水汽压;T s 为作物生长天数; T 27 为作物生长期最高气温低于27℃ 的天数;CS 为 作物根层粘土百分比。
图 1 不同阶段缺水对作物生物量累积的后效性影响
Jensen 模型的研究:茆智等[7] 根据广西桂林地 区灌溉试验中心站1988年以来的5年观测试验结 果,分析研究了适用于我国南方水稻水分生产函数 模型,探讨各种模型中水分敏感参数的变化规律,具 体提出了Jensen 模型中水分敏感指数与参照作物 需水量的关系。张玉顺等[8] 将作物全生育期和分阶 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结合起来,提出了作物Jensen 模型中有关参数在年际间的确定方法。罗玉峰等[9] 用高斯-牛顿法求解Jensen 模型的参数,该方法拟 合精度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历年的水分敏感指数值并不稳 定,常表现为干旱年的值大于湿润年的,因此某阶段 的水分敏感指数值与该阶段的土壤含水量、气温或 降雨量、叶水势等因素有关。国内学者结合南方水稻 生产函数的研究,综合多年的试验资料,利用回归方 程得出了一些解决敏感指数随水文年分、气候条件 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年际间、地区间的移用问题。
建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目的,一方面是预估 各种灌溉水平下作物的产量,以水定产;另一方面是 为了研究作物在缺水条件下的优化灌溉制度和为经
44 水 资 源 与 水 工 程 学 报 2007年
济用水提供依据。作物灌溉制度的优化,是以作物水 分生产函数为依据,用各种优化方法求解灌水量在 作物各生育期的最优化分配。优化灌溉制度理论研 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在一定的灌溉水量下,如何通过 水量在地区间、时间上的合理分配,以达到增加产 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目的。
2 作物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进展
2.1 作物灌溉制度优化模型方面的研究
单目标优化模型:李彦[10] 进行了棉花膜下滴灌 灌溉制度的优化模型研究,研究确定了滴灌的根域 层60cm,地面灌为80cm,研究建立了新疆棉花目标 产量下的合理优化滴灌灌溉制度,建立了不同气候 条件下陆地棉潜在产量预测和评价模型:
Y = 0.83( 0.005+ 0.162T - 0.03RH +
0.607W + 0.077N 1) ꆤK ci ( 3)
式中:Y 为籽棉产量,kg/亩;K ci 为棉花不同生育阶 段对应的作物系数;T 为日平均气温;N 1 为日照时 数;W 为风速;RH 为相对湿度。郭宗楼[11] 从研究 作物根区土壤水运动及作物水分蒸腾蒸发规律入 手,建立了以作物单位实际产量与最高产量比值最 大为目标的非线性优化模型( NLP) ,用于确定节水 高产的灌溉制度。
多目标优化模型:邱林等[12] 提出了考虑作物种 植风险指标的灌溉制度多目标优化模型,兼有节水 和降低风险的两个目标,该模型属于二维多目标多 阶段动态规划问题,其以阶段模糊优选理论和动态 规划的逐次逼近( DPSA)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 该模型只确定了灌水阶段,并未涉及具体灌水日期, 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研但究。
多维动态规划模型:袁宏源等[13] 分析了我国北 方几种主要旱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及敏感性指标, 提出了基于非充分灌溉理论的两维状态及两维决策 变量的多维动态规划模型。察基里斯[14] 在有限灌溉 水量及预定灌水日程的约束下,为了给单一作物的 灌溉用水量进行最优的季内分配,提出了一个确定 性的两维状态动态规划模型。
上述模型中动态规划由于维数灾而引起计算困 难,动态规划渐近法和非线性规划等优化方法不能 收敛到真正最优解。因此需要确立一种高效并且能
模式及单井膜下滴灌优化进行了研究,用模糊综合 评判法进行选择,提出了一种切合农八师实际的节 水灌溉发展模式。马建琴[16] 对作物灌溉制度进行了 模糊优化设计,通过实例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所提 出的作物灌溉制度的模糊优化设计模型,较好地描
述了各阶段灌水量对产量的影响。
遗传算法优化法:张兵[17] 对基于遗传算法求解 的冬小麦优化灌溉产量模型研究,在考虑降雨量、作 物缺水减产敏感指数等因素的基础上,以静态的作 物水分生产函数Jensen 模型为基础,建立有限灌水 量产量最大的优化灌溉模型,并用当前先进的全局 优化搜索算法-遗传算法来求解该灌溉模型。宋朝 红[18] 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非充分灌溉下最优灌 溉制度设计,针对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设计,提出了 利用混合遗传算法来进行求解,并提出了采用伪随 机方式来加快算法的收敛和保证解的可行性。
混沌优化算法:段春青[19] 研究将混沌优化算法 运用于作物灌溉制度优化设计中。提高了优化结果 的精度,减少了运算时间。
上述优化方法是近几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几类 优化方法,模糊优化设计模型是基于水分亏缺对作 物产量影响所具有的模糊性而提出来的,具有一定 的实用性。遗传算法在应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最主 要的是它容易产生早熟现象、局部寻优能力较差等。 由于混沌优化算法的叠代具有不重复性和便利性, 因此该算法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点而获得全局最 优。但是上述模型仅确定了灌水阶段及其水量分配, 但对具体灌水日期的确定尚未涉及,这还有待今后 进一步研究。
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 需要利用更多的地区性经验,通过大量试 验 资 料 检 验 并 建 立 更 加 符 合 本 地 区 情 况 的 CWPFS。
( 2) 系统模型中的敏感指数及其它相关系数的 取值研究略显不足,作物的缺水敏感指数等有关参 数的年际变化规律还有待做更深入的试验研究。上 述模型虽力求能真实地描述实际系统,但由于资料 有限,对敏感性指标的取值研究不够,尚待更多的实 际资料作进一步研究。
( 3) 上述优化模型能够在提高水分生产率的同
使从事灌溉制度设计人员普遍接受的优化方法
。
2.2 作物优化灌溉制度设计方法研究
模糊优化法:王新坤[15] 对农八师节水灌溉发展
时,有效降低作物的种植风险,但是模型只确定了灌
水阶段,并未涉及具体灌水日期,因此还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
第 3期 何春燕,等: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进展 45
( 4) 灌溉制度优化设计方法有多种,上述模型 中动态规划由于维数灾而引起计算困难,动态规划 渐近法和非线性规划等优化方法不能收敛到真正最 优解。因此需要确立一种高效并且能为广大从事灌 溉制度设计人员普遍接受的优化方法。
4 研究展望
CWPFS 的研究需要植物学、农学、土壤学、水 利工程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联合进行。尽管对此研 究已达半个多世纪,但是仍需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和 应用性研究工作。至今在作物产量与灌溉水量之间 仍没有系统的方法确定其内在特殊联系,并且由于 地区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在其他情况下的延伸性使 用还没有显示出更大的价值。利用趋于完善的数学 工具研究CWPFS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
( 1) 建立能够准确反映作物产量与降水量、灌 溉水量之间关系的CWPFS,并对其作可行性分析和 地区移用性进行研究。
( 2)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中敏感指数还有待进一 步深入研究。需要用更多的实际资料作进一步研究 与验证。
( 3) 作物灌溉制度优化设计方法还有待进一步 深入研究。应当积极尝试采用模拟退火算法、灰色系 统理论、神经网络模型、遥感、以及这些优化方法的 组合优化等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 1] M organ T H ,et al. A dynamic model of corn yield response to water [ 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80,16( 6) :59-64.
[ 2] Hoffom G J ,Hwell T A ,Solomn K H.Managment of farm irrigation system [ M ]. USA: T 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1990:93-112.
[ 3] 刘肇纬,雷声隆.灌排工程新技术[M ].北京:中国地质 大学出版社,1993:23-45.
[ 4] 康绍忠,刘晓明,熊运章.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 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184- 215.
[ 5] Clumpner G, Solomn K. Accuracy and geographic
transferability of crop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s
[ C ]//. In James L G,English M J eds. Irrigation System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ASCE, 1987:285-292.
[ 6] Rajput GS ,Singh J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s for wheat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 J ].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1986,( 11) :319- 332.
[ 7] 茆 智,崔远来,李新建.我国南方水稻生产函数的研究 [J].水利学报,1994,25( 9) :27-32.
[ 8] 张玉顺,路振广,张 湛.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Jensen 模型 中 有关参数在年际间确定方法[J ].节水灌溉,2003, ( 6) :4-6.
[ 9] 罗玉峰,崔远来,朱秀珍.高斯-牛顿法及其在作物水分 生产函数模型参数求解中的应用[J ].节水灌溉,2004, ( 1) :1-8.
[ 10] 李 彦,门 旗,冯广平,等.膜下滴灌"湿润体土壤水库" 耗水模型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5,24( 3) :71- 73.
[ 11] 郭宗楼.非线性节水高产优化模型[ J ].水科学进展, 1994,5( 1) :58-63.
[ 12] 邱 林,陈守煜,张振伟,等.作物灌溉制度设计的多目标 优化模型及方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22 ( 3) :90-93.
[ 13] 袁宏源,刘肇衤韦.高产省水灌溉制度优化模型研究[J]. 水利学报,1990,21( 11) :1-7.
[ 14] 察基里斯.灌溉水量的最优季内分配[J].袁宏源译.水 利水电快报,1985,6( 1) :15-19.
[ 15] 王新坤,蔡焕杰,等.单井膜下滴灌灌溉制度优化[J ]. 灌溉排水,2002,21( 3) :12-16.
[ 16] 马建琴,陈守煜,邱 林,等.作物灌溉制度的模糊优化设 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0,21( 4) :6-8.
[ 17] 张 兵,袁寿其,李 红,等.基于遗传算法求解的冬小麦 优 化灌溉产量模型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 ( 8) :12-15.
[ 18] 宋朝红,崔远来,罗 强.基于遗传算法的非充分灌溉下 最优灌溉制度设计[J].灌溉排水学报,2005,24( 6) :45 -48.
[ 19] 段春青,邱 林,陈晓楠,等.混沌算法在节水灌溉制度优 化设计中的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2005,33( 9) :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