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节水灌溉对块根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_黄艳

发布日期:2024-05-21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节水灌溉对块根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 ,金 2 ,陈竞楠 1,肖 3 ,佘翔宇 4 ,侯毛毛 3

(1.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福州 350000;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 210000;

3.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2;4. 福建塔洛斯科技有限公司,福州 350000)

摘要: 我国是人均水资源匮乏的国家, 节水灌溉对于绿色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围绕节水灌溉对块根作物产量与品质、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阐述当前研究进展,并提出亟待解决 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块根作物增产提质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节水灌溉;块根作物;产量;品质;土壤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500(2024)04-0115-05

DOI 10.3969/j.issn.1008-9500.2024.04.034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ts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on Root Crops and Soil Microorganisms

HUANG Yan1, JIN Qiu2, CHEN Jingnan1, XIAO Ying3, SHE Xiangyu4, HOU Maomao3

(1. School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uzhou 350000, China;

2. 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210000, China; 3.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4. Fujian Talos Co., Ltd., Fuzhou 350000,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limited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green agriculture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root crops, as well as soil microorganisms in farmland,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poses key issues that urgently need to be solv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creasing yield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root crops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Keyword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root crops; yield; quality; soil microorganisms

(c)1994-202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我国是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 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1]。我国农业水资 源的有效利用系数为0.4 0.5,与发达国家(0.7 0.8) 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3] 。因此,努力缓解用水矛盾、 推进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和发展绿色节水农 业十分紧迫。块根作物是以根系为主要收获部位的作 物,如萝卜、薯类和莴苣等,其对土壤水资源供应较 为敏感,节水灌溉对块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 直接影响。另外,节水灌溉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对土


壤微生物繁殖和群落平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 改变土壤养分有效供给,最终在作物产量和品质上有 所体现。本研究围绕节水灌溉下块根作物农艺表现和 土壤微生物响应展开综述,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以 期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有益依据。

1 节水灌溉对块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1 萝卜

灌溉对萝卜生长、产量、品质和水资源利用的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收稿日期: 2024-02-29

基金项目: 福建农林大学“绿色土木水利”(71202103D); 福建农林大学“智慧种业”社会服务团队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 JAT21784); 2021年省创新战略研究科协联合项目(2021R0152)。

作者简介: 黄艳(1983—),女,福建莆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园艺植物。

通信作者: 金秋(198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土保持和农业水土。

- 115 -

(c)1994-202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4

(c)1994-202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影响已有不少研究。廉晓娟等 [4] 探索线播青萝卜这一 栽培模式下的适宜灌溉方式,结果表明,对于线播青 萝卜产量而言,喷灌最低,畦灌最高,滴灌介于两者 之间,但是滴灌对青萝卜品质改善明显,萝卜上部的 可溶性固形物比畦灌和喷灌分别高 19.38% 和6.70%, 综合产量、品质等表现,滴灌是青萝卜适宜的灌溉方 式。朱国龙等 [5]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土壤水分对樱桃 萝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同时分析樱桃萝卜 栽培土壤含水量、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等 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负压 -9 kPa 的供 水条件下,樱桃萝卜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生物量 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这一研究明确土壤水分与樱桃萝 卜水分利用的关系。陈高听 [6] 研究不同滴灌制度结合 不同尿素追施频次对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建立 模型模拟不同处理下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分布,结果表 明,滴灌施肥有利于土壤水分和养分在设施萝卜整个 生育期内都保持较为合适的水平, 从而实现增产提效, 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沈冰等 [7] 针对当前农业水资源 短缺的问题,以白萝卜为试验材料,设计 3 种灌溉方 式(滴灌、喷灌、管灌 同时测算白萝卜种植的成 本和效益,得出经济性最好的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 该灌溉方式具备节工、提效、节水、省地等综合优势。 朱桓等 [8] 研究萝卜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对不同灌水处 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下少灌水或者不灌水 更有利于萝卜光合特性的改善,有效增加产量,降低 水资源损耗。

1.2 薯类

樊吴静等 [9] 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木薯块根产量 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不同灌溉处理的响应,试验设 450 m3/hm2、750 m3/hm2、1 200 m3/hm2 的灌溉定额, 结果表明,3 种灌溉定额下木薯块根产量比传统灌溉 处理分别增加 46.20%、75.60% 93.45%,可见膜下 滴灌有利于木薯块根产量的提升,随着膜下滴灌定额 的增加,其增产效益也有所提升。李成龙 [10] 以“青 9 号”为试验材料进行青薯补灌量的研究,苗期补 灌量设为30 mm,盛花期补灌量设为40 mm,结果表明, 在覆膜条件下进行补灌可以有效提青薯产量。王迎男 [11] 探讨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氮肥 农学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商品薯水分利用效率目前 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采用节水灌溉可以为商品薯水分 利用效率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吴昌智等 [12] 认为, 木薯水分利用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设置 3 种灌


溉方式(滴灌、小管出水、微喷灌 并研究不同灌 溉方式下木薯根区的水分分布和归趋,结果表明,滴 灌抑制木薯田间蒸发的效果最佳,微喷灌湿润面大, 棵间蒸发较高,水分总散失量比滴灌高,综合而言, 滴灌对于木薯的节水增产效应最优。单忠英等 [13] “新选 048”木薯为试验材料,研究木薯的灌水量和 灌溉技术,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膜下滴 灌土壤物理性质、木薯农艺表现以及土壤肥力等指标 均优于其他处理,且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木薯 产量形成来看,灌水量 1 200 m3/hm2 的膜下滴灌处理 效果最优。莫凡等 [14] 采用 3 种灌溉方式(膜下滴灌、 常规滴灌和微喷灌),开展不同处理下木薯产量和农 艺性状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溉定额条件 下,与其他灌溉处理相比,膜下滴灌处理的木薯性状 更优。樊吴静等 [15] 以“华南 205”木薯为试验材料, 比较滴灌、喷灌和不灌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木薯产量的 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处理土壤含水率较不灌处理增 14.39%,土壤孔隙度也有所增加,木薯块根产量 增加 85.07%,表明滴灌可以有效节水且促进木薯高 产优质。刘宗强等 [16] 探讨滴灌对木薯农艺性状的影 响,发现不同灌溉量条件下木薯的生长性状有显著差 异,适宜灌水量对于木薯的株高提升、茎粗增大以及 绿叶数增加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1.3 莴苣

相比其他块根作物,目前关于莴苣节水灌溉的 研究较少。史伟杰等 [17] 采用“射手 101”结球莴苣作 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节水灌溉方式(膜下微喷灌、 膜下地表滴灌、膜下地下滴灌和加气滴灌等 以传 统的管灌方式为对照处理,研究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 结球莴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处 理节水优势明显,节水率可以超过 50%,结球莴苣 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叶片数、最大叶质量、农产品 品质和产量等)均有所改善,表明节水灌溉具有较好 的增产提质效果。潘禄定 [18] 研究套种条件下莴苣的 灌溉模式,发现传统漫灌改为深沟灌水有利于减少病 虫害,提高生产效益,减少田间劳动强度,实现增产 增收。李友丽等 [19] 研究节水灌溉对莴苣生产指标、 叶绿素含量和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并开发配套的水肥 一体化设备,研究表明,在节水灌溉模式下,水肥自 动管理将莴苣产量提升 25%,灌水总量减少 23.8%, 667 m2 的年收益提高 2 850 元,节水灌溉及其配套 设施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曹晨星等 [20]


- 116 -




4 艳等:节水灌溉对块根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c)1994-202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研究不同潮汐灌溉高度对莴苣生长和产量品质形成的 影响,并探寻最优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灌溉间 隔时间 1 h、灌溉维持 3 min 的条件下,灌溉高度为 2 cm,叶用莴苣的综合产量最高。王志伟等 [21] 以“太 原笋”莴苣为试验材料,设计 3 种灌溉模式,其中包 2 种节水灌溉模式(固定隔沟灌溉、隔沟交替灌溉) 1 种常规灌溉模式(沟灌 结果表明,隔沟灌溉 模式下,莴苣的农艺表现与常规灌溉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可节水 22.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26.9%,表明 隔沟交替灌溉技术应用于莴苣生产具有较好的节水 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莴苣产量品质与灌溉模式 关系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莴苣裂茎率的关注十分有 限。莴苣裂茎是水肥不合理造成的生理病害,其发生 率与灌溉模式密切相关。目前,莴苣裂茎已成为福建 省莴苣栽培区增产增收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也是产业 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节水灌溉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关于节水灌溉及其配套措施对农田土壤微生物 的影响,前人已开展一定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

刘小刚等 [22] 设置 4 个灌溉水平,包括充分灌溉 3 个亏缺灌溉处理,发现与充分灌溉相比,轻度亏 缺灌溉对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 并不明显;中度和重度亏缺灌溉下,根区细菌、真菌 和放线菌数量降低 8.94% ~ 47.06%。张雪梅等 [23] 4 种喷灌制度,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对不同喷灌 处理的响应开展研究,发现适当延长灌水周期,对于 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熵有 重要促进作用。徐悦悦 [24] 研究少免灌条件下土壤微 生物呼吸特征,发现与传统的畦灌相比,补充灌溉 量小于 75 mm 时,少免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提升 4.08% ~ 34.62%。

商放泽等 [25] 研究不同灌水及其配施氮肥对土 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微生物, 放线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生长速率明显更高。李耀霞 [26] 研究不同灌水上限和施肥量对设施土壤根际微 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 在不同生育期的数量增减存在差异,细菌数量在作 物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的组成中均占据优势,且 均在作物生育中期达到最高,中水中肥处理下达到 107.67×106 CFU/g。马建辉 [27] 探索温室土壤丛枝菌


根真菌群落结构对膜下滴灌下不同灌溉制度的响应, 试验将水吸力分别设计为 20 kPa、30 kPa 40 kPa, 灌水控制上限均为 6 kPa,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吸力 30 kPa 时,香农多样性指数显著提升。

谷鹏等 [28] 研究灌溉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通 透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不同灌溉方式对 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对于提 升土壤微生物丰度的效果,喷灌最优,滴灌次之,沟 灌最差;与沟灌处理相比,细菌丰度在滴灌条件下增 17.8%,喷灌条件下增加 30.6%,真菌丰度分别增 13.09% 21.68%,放线菌丰度分别增加 3.87% 59.72%。史晓凯 [29] 研究蓄水坑灌这一独特的节水灌 溉方式下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蓄水坑 灌对土壤中水分、养分运输通道有关键影响,会诱导 微生物向 30 ~ 70 cm 土层迁移和聚集,对植物根际 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导致部分微生物不 适应新环境而逐渐出现数量降低,最终被淘汰;其他 与新环境相适应的微生物得到驯化并大规模繁殖,最 终形成不同微生物组成结构的差异。

3 尚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节水灌溉对块根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影响 的研究已不乏报道,但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3.1 节水灌溉影响作物产量品质的机理尚待深入 挖掘

目前, 节水灌溉对块根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 物影响的研究已有不少,但两者相对割裂,原因可能 是两者分别属于植物学科和土壤学科。节水灌溉影响 微生物活动的过程必然会造成土壤养分形态的改变, 进而对作物养分吸收造成影响。因此,节水灌溉 - 壤微生物 - 作物产量品质的关联性与机理性研究有待 深入。

3.2 节水灌溉对作物非传统品质指标的研究需要 重视

目前,作物品质的研究往往更关注营养品质或 与检验检疫密切相关的指标(激素、重金属、农药残 留等),对过程性指标(病虫害)和商品性指标(裂 茎率)的关注十分有限, 直接导致农民增产但不增收。 因此,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作物品质的全面 评价,是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

3.3 节水灌溉对根域微环境的研究有待开展

根域是指作物根系周边的环境,灌溉对根域微


- 117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4

(c)1994-202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环境评价指标(孔隙、持水量、导水率、pH、氧化 还原电位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综合作 用于土壤微生物, 最终反映于作物产量和品质。因此, 要深入研究节水灌溉对根域微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探 索其与土壤微生物、作物产量品质的关系。

4 结语

块根作物以根系作为收获的主要部分,产量形 成部位直接与水接触,对水资源供应十分敏感。本研 究针对块根作物需水特性,围绕节水灌溉下块根作物 产量品质形成和土壤微生物响应过程展开综述,并提 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农业绿色发展和水资源高 效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1 HOU M ,JIN Q ,LU X Y ,et al.Growth ,water use,and nitrate-N-15 uptake of greenhouse tomato a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irrigation patterns,N-15 labeled depths,and transplant times[J].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17(8): 1-10.

2 侯毛毛,陈竞楠,林志远,等 . 滴灌和微生物有 机肥对设施土壤呼吸的耦合作用及机制 [J].农业 工程学报, 2019(24): 104-112.

3 TIAN DZHANG Y YMU Y Jet al.The effect of drip irrigation and drip fertigation on N2O and NO emissions,water saving and grain yields in a maize fiel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7( 1): 1034-1040.

4 廉晓娟,王 艳,梁新书,等 . 灌溉方式对线播 青萝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J]. 天津农业 科学, 2021( 10): 53-56.

5 朱国龙,王 转,龙怀玉,等 . 负压供水下土壤 水分对樱桃萝卜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12): 127-136.

6 陈高听 . 滴灌施肥频率对设施萝卜产量品质及水 氮利用的影响 [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6: 8-9.

7 冰,韩会玲,梁素韬 . 不同灌溉方式下坝上 高寒地区错季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以尚义 县为例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 556-559.

8 桓,李文红,张俊花,等 . 不同灌溉条件对 萝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河北北方学院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10(5): 43-46.

9 樊吴静,罗兴录,单忠英 . 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 木薯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中国农学通 报, 2019(28): 25-31.

10 李成龙 . 不同生育期补水灌溉对青薯 9 号水分利 用及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J].农业 科技通讯, 2018(7): 107-109.

11 王迎男,宋翠玲,李 研,等 . 马铃薯微型薯与 商品薯生产的水氮利用效率比较 [J]. 中国马铃薯, 2017(6): 326-330.

12 吴昌智,赵海雄,罗兴录 . 不同灌溉方式下木薯 根区水分空间分布及耗水动态变化研究 [J]. 中国 农村水利水电, 2017(7): 22-27.

13 单忠英,罗兴录,樊吴静,等 . 不同灌水量与灌 溉方法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生长影响研究 [J]. 广西水利水电, 2015( 1): 25-29.

14 凡,黄忠华,廖 婷,等 . 木薯高效节水 灌溉方式对比研究与应用探讨 [J].黑龙江水利, 2015(7): 17-20.

15 樊吴静,罗兴录,单忠英,等 . 不同灌溉方式对 土壤物理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 [J].灌溉排水学 报, 2015( 1): 69-71.

16 刘宗强,莫 凡,廖 . 滴灌灌溉方式对木薯 生长性状影响分析 [J].广西水利水电, 2015(2): 25-27.

17 史伟杰,张博超,王 曼,等 . 灌溉方式对冀西 北棚室结球莴苣生长的影响研究 [J]. 中国果菜, 2020( 12): 46-49.

18 潘禄定 . 春番茄 - 夏秋豆角 - 莴苣一年三熟:深 沟灌水栽培技术 [J].农村实用技术, 2019(2): 40-41.

19 李友丽,赵 倩,代艳侠,等 . 水肥一体化 动管理对叶用莴苣生长及灌溉水生产效率的影 [J]. 中国蔬菜, 2018(8): 44-50.

20 曹晨星,武占会,刘明池,等 . 潮汐灌溉高度对 阳台多层栽培叶用莴苣(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 [J]. 中国蔬菜, 2017(8): 62-67.

21 王志伟,张玉鑫,王晓巍,等 . 隔沟交替灌溉在 高原夏菜莴笋上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农村水利水 电, 2011(8): 77-79.

22 刘小刚,李荣梅,韩志慧,等 . 不同荫蔽模式下 亏缺灌溉对小粒咖啡生长及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


- 118 -




4 艳等:节水灌溉对块根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c)1994-202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2( 15): 109.

23 张雪梅,张正安,王 . 喷灌不同灌溉处理 对紫花苜蓿耗水特征和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 [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8): 90-95.

24 徐悦悦 . 少免灌条件下冬小麦田温室气体排放对 水分调控的响应 [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14-15.

25 商放泽,杨培岭,任树梅,等 . 灌水和氮肥类型 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J].农业工程学 报, 2020(3): 107-118.

26 李耀霞,郁继华,张国斌,等 . 灌水上限和施


肥量对温室番茄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活性的影 [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24): 128-133.

27 马建辉 . 膜下滴灌对设施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 AM 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D]. 沈阳:沈阳农业大 学, 2018:8-9.

28 鹏,焦 燕,杨文柱,等 . 不同灌溉方式对 农田土壤微生物丰度及通透性的影响 [J].灌溉排 水学报, 2018( 1): 21-27.

29 史晓凯 . 蓄水坑灌水氮热耦合作用下土壤中氮素 转化与微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D].太原:太原理工 大学, 2017:15-16.





(上接第 96 页)

设,基本实现宿迁市黄河故道水资源跨区统一配置目 标。徐洪河至皂河地涵段位于宿迁市黄河故道最上游, 无上级来水和外调水工程,且该河段周边存在农业和 养殖用水需求,因此会出现缺水情况。为此,在获得 新的取水许可基础上,宿迁市可以建设以徐洪河为水 源地的朱海站, 有效保障黄河故道上游河段用水需求。

此外, 基于宿迁市黄河故道水资源跨区统一配置 结果,可以更合理地利用区域水资源,同时为黄河故 道生态富民廊道的建设和发展预留充足的用水空间, 也为后续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水资源配置体系的建 立打下坚实基础。预计到 2025 年,在保证黄河故道 生态富民廊道区域水质整体达到Ⅲ类的前提下,在平 水年份,每年分别调水入黄河故道、西民便河和西沙 10 794 m3、7 404 m3 3 108 m3 ,可有效 保障宿迁市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的建设和发展。

4 结论

研究表明, 为保障区域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 须统筹宿迁市黄河故道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跨区 统一配置。在不超出取水许可限制的情况下,采用就 近补水的原则,通过河道内逐级调配将水补充至缺水 河段,可基本实现黄河故道水资源供需平衡,更合理 地利用区域水资源,同时为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的 建设和发展预留充足的用水空间,也为后续黄河故道 生态富民廊道水资源配置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1 . 走出黄河故道生态富民的特色路径 [J]. 群众, 2022(23): 48-49.

2 胡继成,陆 毅,万吉祥,等 . 江苏宿迁市黄河 故道城区段生态治理措施与成效分析 [J]. 中国水 利, 2021( 16): 9-11.

3 飞,王金东 . 宿迁市黄河故道沿线治理纪 [J]. 治淮, 2022( 1): 57-58.

4 喻君杰 . 以水兴利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 [J]. 群众, 2022(20): 27-28.

5 万吉祥 . 宿迁黄河故道及以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 [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21): 99-100.

6 .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园区和重点城镇 水资源配置 [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4): 170-174.

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 .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 50288— 2018[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8.

8 苏省水利厅 . 江苏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 (2019)[EB/OL].(2019-12-01)[2024-01-12]. http://www.hbdsvip.com/uploadFile/20210128101936. pdf.

9 水利 . 河湖 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 范:SL/T 712—2021[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1.


- 119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