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对发展旱作雨养农业减少地下水开采的思考与建议_左新彪

发布日期:2023-02-12   

对发展旱作雨养农业减少地下水开采的思考与建议

左新彪

(石家市冶河灌区服务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1433)


要: 本文分析了石家庄市水资源先天性缺乏的 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为切入点 ,提出了发展 作雨养农业对减少地下水开采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 旱作雨养 旱作农业; 养农业; 农业节水

2015 年,石家庄市被省政府列入地下水超采综合 治理试点 省委省政府要求 2022 年实现地下水采补 目标 石家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推进 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 。取水井关停 、引蓄水灌区 、江水置换工程 、地下水回补机制等等, 一项项 工程 、一个个举措 正带动石家庄市地下水水位 “止将回升”向“持续回升”转变 目前看来 节水 农业发展仍不够充分 、农业种植结构仍不够优化、 源配置仍不够合理等等诸多因素 导致农业用水 仍然巨大,节水潜力仍可深挖。

十三五”以来 河北省积极推广旱作雨养技 。“旱作雨养”,是指通过种植制度调整 、抗旱 种及旱作技术配套等方式 实现不需要灌溉, 完全利 用自然降水实现农业生产的目标 。经测算 实行旱 雨养种植,亩均能够减少用水 220 m3 左右 按年发展

10 计算 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0.22 亿 m3 实施旱作雨养是突破地下水超采治理瓶颈的最有 、最见效的举措 。建议以水定发展 量水调结构, 大力发展旱作雨养农业, 减少农业地下水开采量 改善地下水环境。

1 适度置换抗旱作物 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

石家庄市是粮食主产区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 重要作用 同时又是地下水超采严重地区 调整农 业种植结构, 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是保障粮食 、挖掘农业节水潜力的重要举措 。要对接市场需 保证粮食安全, 确保农民收入, 兼顾农业节水, 逐步推广抗旱作物种植 将小麦 、玉米等耗水较多作 改种杂粮杂豆 、甘薯 、花生 、油菜籽 、油葵等抗 耐旱作物。

88 742 hm2 15.24% 主要集中在平山县 、行唐县 、赞皇县 、井陉 、灵寿县 、元氏县 6 充分利用好这一 部分土 ,将极大提高粮食产量 。一是充分认识旱作在粮 生产中地位, 旱作农业技术投资少 、见效快 增产 幅度大 要充分利用闲置旱地发展旱作农业 提升旱 地粮食生产能力 。二是在保证增收成 、不减产 、少减


产的情况下, 适度转换水浇地为旱作雨养项目 推广 旱作农业技术 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 变灌溉 高产植为适水高效种植 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自然 江水和充足的土地 、光 、热资源, 千方百计减少地下 采, 同时增产增收。

2 大力推广雨养技术 提高农作物用水效率

旱作农业土地 、光热资源丰富, 制约农业发展的 键是水 大力发展雨养农业 围绕对雨水的有效利 采取保水 、蓄水 、用水三方面节水的有效施, 大限度降低农作物用水量 。一是保住土中墒 采取 秆还田 、播后强力镇压 、测墒灌溉等保墒保水技 提高水分利用率 。二是蓄住天上水 通过打窖拦 、集雨补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 利用好现有 增建蓄水池 、水窖等集雨工程 存蓄雨水 同时 建设工增雨示范区 人工汇集雨水 形成“大坑塘 小水 集雨蓄水相结合”的蓄水机制 实行补偿灌 三是用好地表水, 适度利用河道水 有条件的地 区允农民泵送河道水用于灌溉 形成生态用水兼做 业用水的一水多用形式。

3 积极协调多方资金 确保旱作雨养项目落地落实 经济情况较好的地下水超采区大力实施旱作

雨养 对农户每亩每年给予适当补助, 确保项 目区 民种地收入不受影响, 确保旱作雨养项目落地落 。一是项目所在县( )财政部门在用足用 补助资金的基础上 积极筹措补齐本级配套资 确保补助资金落实到位 。二是积极拓宽融资渠 运用市场化办法 撬动更多社会资金用于农 节水 。三是重点支持农业种植大户和新型农业合 有条件的地方集中连片实施, 便于管理并产 模效益 四是鼓励农业种植大户和新型农业合 作组织积极向农户手中承包旱地 、荒地 给予农 定比例承包费用, 确保旱地不荒 。承包户在旱 雨养技术指导下实现丰收, 取得良好利润 同时 可在每亩地每年旱作雨养补助的基础上 获得 承包租金 。如此一来 增加承包户利润的同时 高农户收入水平 让农户出租土地感到知足 户包地感到满意。

考文献

[1] 王恒炜 刘润萍 梁志宏 . 关于旱作农业与粮

安全战略的思考 [J] .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3)

45 ~ 49.

·116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