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玉米机械粒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19年度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科技奖

发布日期:2019-11-13   

2019年10月29日,在刚刚闭幕的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机械粒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荣获2019年度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科技奖。中国作物学会秘书长刘春明宣读了作物科技奖的表彰决定,学会理事长翟虎渠为第一完成人李少昆研究员颁奖。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和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往的玉米生产经营方式已不适用于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建立现代化的玉米生产技术体系是当务之急。玉米机械粒收能够减少果穗储运、晾晒、脱粒等作业环节,不仅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还可降低晾晒、脱粒过程中的籽粒霉烂与损失,是解决我国玉米生产问题的必然选择,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最后1公里”。美、德等国家玉米生产收获作业采用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直接脱粒,已实现全程机械化。2016年我国玉米生产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3.1%,但机械籽粒收获比例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广,品种、生态环境和栽培方式均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的研究结果难以直接在我国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李少昆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立足产业需求、把握技术发展方向,自2010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研究工作。通过相关生产调研、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创新、技术体系集成和推广模式构建等系统研究,在全国20余个玉米主产省建立160个试验示范基地,经过上万个样点测试,明确了我国玉米机械粒收的障碍因素;通过系统观测研究玉米籽粒脱水动态特征,建立了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评价和筛选方法,指引粒收品种的选育方向;筛选适宜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粒收品种,实现现有品种的高质量机械粒收;提出并推动“早熟换水分、密植获高产”的栽培途径,研发了选择适宜机械粒收品种、密植抗倒伏栽培、规范行距种植、适时收获增产提质等关键技术;构建了适宜于我国玉米生产需求的机械粒收技术体系。该项目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玉米机械收粒技术的整体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玉米产业竞争力以及建立现代玉米生产技术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