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的探究_余昌福

发布日期:2022-12-18   

DOI:10. 15920/j.cnki.22- 1179/tv.2014. 11.007


11 (总 390 )



2014 11


[文章编号 ] 1009-2846 (2014) 11-0014-03

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的探究

昌福

(同心县水务局 宁夏 银川 751300)

[摘要 ] 我国国 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属于有效提升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 维护农生态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项重要方式 。文中对我国的节水灌溉现状进行了浅要分析 并且对节 水灌溉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作了讨论 另外预测了 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 高效节水; 发展现状; 灌溉

[中图分类号 ] S 274

70 ,尤其在最近几年,人们对节水的认识 越发重 因为全国农业的干旱缺水与水资源 短缺问题 越发严重,更是引起了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 节水开展和国民经济以及社会 的发展脚步 我国当下的节水灌溉发展还是处于较低 ,未来还需要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

1 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

,截 2008 ,我 ,开 用渠道防渗 、低压管道喷灌以及微灌节水 灌溉 使 0.23 亿 hm2而其中使用喷灌和微灌 技术以及工 程操作方 式的面积超过 400 hm2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城市 化建设不断 加快 ,农 、畜 、林 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要 。每年我 国用农业上的水量都超过 4 000 亿 m3 这是我 各个产业中用水最多的一个产业 全国 70% 的用水量是因为农业 。农业用水中 90%为灌溉 水用量,约为 3 600 亿 m3 。每年农业灌溉的缺水量 300 亿 m3 2 146 000 hm2,占 20%,因 年粮食减产量 100 150 亿 kg 是我国的 资源浪费和短缺情况依然十分严重 农田灌溉


[献标识码 ] B

的有效利用率仅为 45% 。和经济高度发展不同 ,我国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管是发展速度 展规模亦或是技术操作水平都处于一种较低 度的展阶段 。一方面试使用喷灌 、微灌与管道输 等各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占 比还很低 。在 之中喷灌 、微灌的面积更是低于 全国有效灌 积的 5%;另外一个是各种节水灌溉设备的质量 ,缺乏完整有效的配套水平,技术创新和 推广 系统的建设不够全面 第三是全国 95%以上的 效灌溉面积 地面灌溉都存在着土 地平整度低 ,田间的各种工程配套部协调,存在管理 粗放 型问题;第四是灌溉用水管理技术不够先 ,各 息技术 、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等 高新技术 溉用水的管理工作上的应用十分 稀少 和一 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 是灌溉水利 用率,平均有效利用率不到 45%,自然降水利用 56% 1.0kg/m3 上下,初步改造的节水灌溉工程占全国所 溉面积的 30% 由此可知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于迫在眉睫的任务

2 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体现的问题

2.1 土地改革制度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影响

下执行的农村的土地 制度在过去 的环境背 下曾经发挥过十分重大的作用 是在全新的 社会发展形势下 这种以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收稿日期 ] 2014-09-05

[作者简介 ] 余昌福(1970-),男,宁夏同心 县人,回族,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设计

- 14 -


林水利 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的探究 余昌福 2014 11


中和节水灌溉管理相矛盾的一项问题便是 土地 的细碎化 不利于开展大规划的经营管理[1] 种土地制度对于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与 管理都存 着十分严重的影响 。一些地方提出了一种“反租 ”的操作方式,可是这些都是一些农民的自发 性行,缺乏明确细则的制度支持 ,因此需要参 灌溉工程的实际特点 观察土地规模化 的经 建设改革方针

2.2 农民参与积极性问题

假设广大的农民群众也 积极加入了 高效节 溉的队伍建设中 这也显示人们已经高度的认 农业灌溉过程中高效节水的重要性 但是 的情况来说 普及率较高的操作方式还 非常 稀少 。所以需要研究具体的农民沟通的技巧 、社会 调查方式以及农民参与方式等等问题

2.3 欠缺合理的管理模式

对节水灌溉发展进程造 成影响的一 项关键 题并不是技术的不成熟,而是管理的疏漏 。挑选 好的灌溉管理模式是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管理 核心各个地区都已经提出了一些参考的方 ,例 公司制 、股份合作制 、用水协会制与家庭 农场制 [2] 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特点也各不相同 样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当下还没有一 个具体的 。为了防止使用选择上存在盲目性特点,需要 节水灌溉的管理模式具体适用条件有一定的 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理论做指导支持[3]

2.4 缺乏法律政策的支持

水文工作是国民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 展的一 要基础工作 。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导致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政 策跟不上时 展的脚步,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缺 全的政策予以约束 。很多法律法规的可行 性也 这在无形中就给我国节水灌溉技 术的实 带来了阻碍 。很多水行政监督人员对水 利建设 程的控制出现了 “无法可依 ”、“有法不可 ”等 况的发生 。同时,我国也缺乏相关的政策来对水 建设工程的大力扶持 使我国的节 水灌溉工程 展缓慢

4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管理措施

农业节水灌溉属于一项 包含了多个 方面的


合性建设工程 因此不可能单纯的依 托于先进 种政策导向 、科技市场发展 、规模化经营等 方式 十分重要的 因此国外在高效节水灌 溉的发 程中,使用了一套十分缜密的技术管 理方式 中很多的经验都是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的

4.1 以现代化方式发展节水灌溉

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 发展农业节 水灌 时候,以高新技术与资本当成主要的发展手段 点研究各项节水农业的各项灌溉结束以及后 产研发等等多品种配套的方式 其中像 是输 水管 、喷头以及滴灌管等,一整套设备组成 了一 备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 。除此之外,投身农业 发展的工作人员 还对不同农作 物的生长发 、土壤含水量 、各项组成元素等都有专业系统 ,农民能够参照专家鉴定的结果,实行系 统的 施肥管理 有效提升了水资源与肥料 的有效 利用率

4.2 推广节水技术的应用

我国具体国情特点 发展高效节 水农业 使 。现下我国节水措施的使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 术措施的使用:雨水积蓄使用技术 田间 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机械化保护耕作 节水抗旱种类与高效种植技术;耕作 和覆 的保墒技术;化学方式抗旱节水保水 技术 测土壤地力墒情和信息管理技术[11]

4.3 精细化地面灌溉技术

地面的项灌溉技术进 行改良 是建 设在平 面的基础上的,我国的地面灌溉量巨大 ,有十 分广阔的灌溉覆盖面积 因此在平整 地面的过 要求使用激光控制平面的技术和 土壤墒情 以期慢慢的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 化灌溉调整[4] 激光控制平地设备的组成是激 发射装置 、激光接收装置以及控制 器和平地铲 几个部分[5] 此设备的使用能够高效实现土地 整的要求

4.4 制定节水灌溉政策

,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发展还离 不开国家的 扶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需要订立

- 15 -


林水利 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的探究 余昌福 2014 11


节水灌溉设备设立专项补贴政策[9] 而在经济 对发达的地区 国家需要鼓励金融单位研究订 各种专门针对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的优 惠贷 款政 ,提高农民加入节水灌溉队伍的积极性 ,而 ,另 外需要加深订立各种农业用有别于其他节水灌溉 设备的税收优化政策 以加快我国农业节水灌 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发展[10]

5 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未来发展趋势

节水农业的发展模式与 技术路线对 节水灌 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性作用 不管是经济发达的 还是如我国一般的发展中国家 对高效节 的大范围管理调度还是十分重视的 择一 和本国实际国情与经济发展轨迹相适应 的农业 发展模式 对推行高效农业节水有 较大的促 性作用[7]

上述高效节水技术目前 已经在国内 部分缺 ,例 、宁 、新 步得到了推广和使用 。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同时 促进了该地域的农业经济发展 。实现了社会 以及经济效益与自然环境同时得到发展 的可观

6 结语

在节灌溉的工程建设 过程中 需要 遵循因


宜的原则 依照各个地区具体的 经济发展情 土壤状态与农作物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技 操作方式 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和各种设施 广 。总之,高效节水灌溉结束是一项艰巨的任 ,未 ,推 水资源的科学开发 实现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

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考文献

[1]楼豫红 ,康绍忠 , 崔宁博 , .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节水灌溉发展 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 以四川为例 [J]. 四川 大学 (工程科学版),2014,02:20-28.

[2]邹晓霞. 节水灌溉与保护性耕作应对气候变化效果分析[D]. 业科学院,2013.

[3]张晶楠,杨路华 , 翟宁 ,楼豫红 ,邢梦罡 .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区 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3: 111-115+119.

[4] 信松胜 .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0,12:270-271.

[5]郭珺 ,龙海游 , 郭振苗 . 对今后我国节水灌溉发展对策的思考 [J]. 节水灌溉,2009,02:47-48.

[6]赵新平, 宋昌惠 .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探析 [J]. 中国商界 (上半 ),2009,06:166-167.

[7]樊向阳 ,黄仲冬 , 王和洲 , . 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水平多指标综合 评价方法研究[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02:28-31.

[8]何小梅,赵良,龙振华 . 内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趋势和方向研 [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6:45-47.

[9]许复初 .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模式的 建议[J]. 节水灌溉,2010,05:58-60.

[10]鹿新高,庞清江,王伟锋, . 节水灌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策略探索[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05:98-100.

[11]李岩蕾. 节水灌溉现状分析和发展措施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04):94-96.


Explore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nagement model Yu Chang-fu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do without water resourcesthe devel- opment of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belong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 l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ater-saving irrigation has been carried on analysis.and for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need to focu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were discussedin addition to predicting the future trends of wa- 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efficient water-savingdevelopment statusirrigation

- 16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