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__提高水资源利用率_刘吉明
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刘吉明
(甘肃省临泽县板桥水利管理所,甘肃 临泽 734207)
摘 要:农田灌溉是保障作物良好生长的基础与前提。传统灌溉方式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水资源短 缺的情况下,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积极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本文阐述了 应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常见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分析了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 题,提出了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策略。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6997(2022)18-0092-03
DOI:10. 15979/j.cnki.cn62- 1057/s.2022. 18.005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 尤其是 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下, 只有采取更加可靠的技术 支持,才能解决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我国农业生产 范围广, 但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较大 。 同 时, 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会造成水资源大量蒸发和 渗透,浪费情况十分严重 。为此,应加强对节水灌溉 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采取喷灌、滴灌等灌溉模式满 足农业生产需求,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节水 灌溉技术推广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 导致节水 灌溉技术在应用中的实效性不高。为此,应找到适合 当地农业产业特点的推广路径, 充分发挥节水灌溉 技术的优势。
1 应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通过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 可以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减小农田生产中的用水成本,实现农业 灌溉的高产高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国许多地区 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要确保这些地区可以实现 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应用节 水灌溉技术,可有效节约灌溉用水,缓解当地水资源 短缺问题 。同时,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使用,可有效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2 常见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2.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通常被用来进行大面积的农田灌溉, 借助喷灌机实现节水灌溉 。在具体的实践中,操作 者仅需将喷头安装于喷灌机之后运行设备, 在设 备水压达到要求以后就能够稳定进行灌溉 , 灌溉 的整个过程较为方便,对操作者没有较高的要求。 移动喷灌机是其中主要的喷灌设备, 能够保证作 物得到充分的灌溉,操作难度较低,同时适用性较 强,能够运用到各种地形的农田灌溉,具有较高的 灌溉效率 。但在实际应用中,此设备将会消耗较多 的资源,占地面积大,需要使用相应的辅助设备才 可以完成灌溉。
2.2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主要设备包括了滴头、泵、灌水器等, 通常被用在大棚种植当中,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不高 等特点, 且使用年限较长 。微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 喷灌、渗灌、脉冲灌、涌泉灌等。微灌技术是将输送水 管铺设到灌溉区域,之后合理安装灌水器,在灌溉时 能够在水中加入一定的液态肥,达到省水、省工、节 肥的目的。
作者简介:刘吉明,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E-mail:213053000@qq.com
收稿日期:2021-10-22
92
2.3 行走式灌溉技术
行走式灌溉技术是通过各种行走式机械设备, 如农用运输车和喷灌机等,在农田中移动节水灌溉 机具的灌溉作业,包括节水播种灌溉技术、抗旱保苗 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抗旱保苗节水灌溉技 术主要通过少量的水结合作物需求定量,将水灌溉 于作物根部的土壤内, 从而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 求 。节水播种灌溉技术是对农作物种子附近的土壤 进行局部浇灌, 该技术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使 用。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在动 力设备方面的要求不高,能够降低田间管道工程量,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2.4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可提高渠道水资源输送能力,减 少水资源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当前应用广泛 的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有三合土防渗面防渗 、塑料 膜防渗以及混凝土防渗等 。要加强渠道的维护与 管理,充分发挥渠道防渗技术的作用,避免水资源 浪费。
3 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对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人员缺乏可靠的推广经验, 在工作中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未能意识到该项技术应用 对于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影响了农业的绿色健康 发展。农民在推广工作中的参与度不高,对于新技 术的接受能力不足 , 这也是限制推广工作开展的 主要原因[1-3]。
3.2 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相关人员往往是通过线下推广的方式向农民讲 解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技巧,但未利用线上 宣传进行全面推广,导致农民对技术、设备的了解程 度不足,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4]。
3.3 缺乏专业化的推广人员
推广人员的技术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协 调能力等无法满足新时期工作要求, 导致在推广中 阻力较大 。同时,缺乏可靠的人才保障机制,导致人
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4 发展建议
4.1 优化灌溉方式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是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的 关键途径,可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农业生产体系,推进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蒸发及渗透是水资 源浪费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选择灌溉方式时应从控 制蒸发及渗透入手,优化水资源配置。在了解当地农 田灌溉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灌溉模式,提 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5] 。如管灌方式是一种常见 的灌溉方式,需要加强管道系统和机泵设施的建设, 通过末级软管为农田提供水源。在此过程中,能够有 效解决田间渠系灌溉中的蒸发及渗透问题 , 建立完 善的滴灌和喷灌系统,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水量,防 止灌溉水量过多或过少而影响其生长。
4.2 开展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引导农民积极应用节 水技术,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在 农村开办讲座,及时解答农民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防止技术操作能力不足而影响 农民使用的积极性[6]。此外,还应积极拓展网络宣传 途径,增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有助于信息传 播范围的拓展, 使更多人意识到节水的必要性及可 行性 。推广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微信和 QQ、短视频平 台等开展推广工作, 使人们了解和掌握节水技术应 用方法,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4.3 健全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保障技术推广的规范性 及统一性,这也是提高推广成效的基础与前提。结合 当地经济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制定相应的水价形成 机制, 防止出现因水价不合理而引发的随意浪费问 题 。完善推广管理制度,建立责任机制,明确各部门 的职责范围,以便在协同配合中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降低推广工作中的阻力[7]。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充 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及法规, 为技术推广创造可靠的环境,解决推广过程中的不 规范问题 。此外,还应健全资金管理体系,在设施建
设及推广中会用到较多的资金,应实施透明化管理,
93
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的状况 。鼓励用水户参与灌溉管 理,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采取“水管所+ 水保站 + 协会”新型紧密型管理体系。
4.4 完善基础设施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会用到大量的基础设施, 包括了管系、压力设备、机泵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及附属设施等,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基础设 施,为各类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尤其是在示范区建设中应确保基础设施的功能达到 实际生产需求,使人们能够意识到节水灌溉的优势, 增强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引导更多人参与到节 水灌溉工作中[8] 。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当地龙头企业 之间的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推广中发挥其 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共同推 进本地区的农业发展。
4.5 培育专业人才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人才队伍有助于先 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解决传统模式下推广工作 长效性不足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系统学 习各类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正确掌握操作方式,消 除推广工作中的阻力,及时为农民解惑答疑[9] 。此外, 还应注重先进人才的引进,优化当前推广工作人才 队伍结构,提高整体工作活力,改善推广工作人才的 福利待遇,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激发工作热情。
4.6 合理设计农田灌溉方案
在使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以前,相关人员要通
过专门的勘探设备及仪器做好对农田水利工程现场 的调查工作,确定农田的具体数量、类型及农作物的 需水量等,结合相关数据对农田灌溉方案进行合理 设计,选择最符合要求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充分发 挥灌溉技术的作用。一方面,要对区域内的农田种植 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根据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确定农作物的种植规模,进而合理设计并改进农作 物种植结构, 选用最符合要求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对灌溉时间及用水 量进行合理设计,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加 强引水渠道工程建设与管理,合理设计灌溉的时间 及水量。在此过程中, 应综合分析农作物各生长阶段 的用水量、蒸发量等,做好相应的试验和分析工作, 从而确定最合适的灌溉时间及水量, 保证农田灌溉 效率。为保证农作物可以顺利生长,针对相关影响因 素进行全面分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农田灌 溉方案进行设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10]。
5 结语
积极开展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能够解决当前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农业转型 升级发展创造条件,是拉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工作。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且推广方式单一等,使得 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阻碍。为此,应通过优化 灌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基础设 施和培育专业人才等途径,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升
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胜.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21(4):52-53.
[2] 金一娜.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新农业,2021(2):22.
[3] 付克家.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6):82-84.
[4] 王大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6):109-110.
[5] 谭万桂.关于推进农田节水灌溉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家参谋,2021(15):181-182.
[6] 樊灼.推广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7):223-224.
[7] 高占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21,40(3):66-68.
[8] 张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103-104.
[9] 皇甫润金.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9(1):70-71.
[10] 路永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2022,53(15):171-173+186.
(编辑 赵怀霞)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