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因素及应对措施_黄良渊
(2022 年第 17 期 总第 646 期)
影响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黄良渊
(甘肃省临夏县水务局,甘肃 临夏 731800)
摘 要: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各地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 以往农业生产中,农 田水利工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但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情况,与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农业发 展要求相背离 。 因此,新时期应积极引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在满足农作物灌溉需求的同时,实现水 资源最优化配置与利用,创造更加理想的效益。本文主要就影响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因素进行分 析,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22) 17-0026-04
DOI:10. 15979/j.cnki.cn62- 1057/s.2022. 17.020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做出了积极的 贡献,但是不合理的灌溉技术除了能够引起水资源 的严重浪费问题,还会直接干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因此,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够化解灌溉之间的矛盾, 适当的控制成本,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1]。
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传统的农业灌溉主要是土渠大水漫灌 , 此种 方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损耗, 同时也会导致农药化肥污染土壤和水环境 。这种 灌溉方式并不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 而推行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灌溉方式的 不足,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要的同时,实现水资源 最优化配置和利用, 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 环境,助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就高效节水 灌溉技术来看,主要有喷灌技术 、滴灌技术 、微灌 技术等。
1.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通过水资源自然落差压力将水资源
输送到田间需要灌溉的区域,或是借助水泵、管道等 专门设备增加压力,将水资源输送到灌溉区域;也可 以采用喷头将水资源变成水雾的状态均匀落到田 间,通过喷头和管道协同控制,实现水资源最优化配 置和利用。
1.2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一项代表性的节水灌溉技术 ,基于 毛管上的灌水和低压管道系统, 可以结合不同时间 和不同作物的用水需求,将水资源滴在农作物根系。 滴灌技术包含滴头、管道和枢纽系统,具有鲜明的自 动化管理特点,可以有效控制灌溉时长,缩短灌溉周 期,减少水资源消耗量;精准控制灌溉用水量,减少 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滴灌技术相较于喷灌技术而 言,灌溉农作物的同时可以在水中掺入肥料,为农作 物创设适宜的生长环境。一般情况下,多是固定和半 固定组合方式,将主管道和支管道固定在田间,基于 毛细管道即可实现农作物灌溉, 一条毛细管可以负 责多行农作物,在完成一行作物浇灌后转移到另一 行灌溉,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水资 源利用率。
作者简介:黄良渊,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 。E-mail:359010098@qq.com
收稿日期:2021-09-24
26
1.3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可以满足农作物用水需要, 不需要大 规模浇地,而是直接将水资源输送给农作物。微灌技 术多是应用在经济作物或是设施农业, 地形条件适 应能力较强,具有节水灌溉的突出优势,可实现水肥 一体化。但此项技术对后期维护管理要求较高,因此 会增加后期维护成本。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意义
高效节水灌溉是指水利灌溉中实现水资源合理 输送和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灌溉技术。一般情况 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通过混凝土护面来调 整灌溉渠道,也可以铺设灌溉管道,能有效改善输送 水资源期间出现的渗漏问题 。 以往的灌溉技术局限 性较大,如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可能导致 养分流失,影响植被健康生长 。因此,新时期积极引 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必然选择,有助于提升水资 源利用率,在满足植被生长需要的同时,减少不必要 的资源浪费。
2. 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引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 设备,可以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水 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很 多地区已经开始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特征以及 区域情况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形成了相对可靠 的水利循环系统, 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 求,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
2.2 促进灌溉技术创新发展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在展现 其应有积极效应的同时,也要结合不同实际情况,进 一步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发展 。要注重与先进技 术的融合应用,促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更加合理、 高效,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同 时,还可以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2] 。 2.3 节约土地资源
以往农田灌溉中主要采用干渠、支渠和斗渠等 方式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而田间需要开挖大量的
沟渠、畦和田埂 , 因此有效种植面积大概是 70% ~
80%,而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 扩大种植面积 15% ~ 20%,节约土地资源。另外,还可 以降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强度,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后,实现了无沟、无渠、无埂,推动农业现代化、机械 化发展。
3 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许多现代化高 新技术被逐步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 , 在推进农田 水利工程发展和科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包括规划方案、资金投入、工程设计、种植结构 以及应用环境等。
3. 1 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 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现阶段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尚未 大规模推广应用, 受农田规模和形状的影响相对较 大, 致使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无法按照统 一 的标准要求进行 。前期规划设计需要大量数据资 料提供支持, 因此需要对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勘 查,了解区域水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实际上部分区 域水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节水灌溉技术认知不足, 并未积极主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改造 。对实地缺乏 充分的前期调查,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与区域 实际情况不符 。部分区域的节水灌溉工程涉及多个 部门,管理职责模糊不清,产权关系不明确,未能落 实监管工作到各个环节, 不同程度地影响管理工作 的高效开展 。有些部门盲目照搬其他区域的节水灌 溉方法,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影响到节水效果,制约 节水灌溉项目积极效应的发挥。
3.2 资金投入
虽然农田水利工程获得的投资相对较多 ,但是 大部分投资并没有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 上,导致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严重 不足, 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作用的发 挥,进而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不管是经济效益 还是社会效益都受到影响 。如果农田水利高效节水
灌溉工程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便会失去其高效节水
27
(2022 年第 17 期 总第 646 期)
的功能, 从而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面积 不断下降,直接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 展。受限于投入资金不足的影响,未能积极引进与技 术相配套的管道和机械设备, 或是出于成本因素考 量采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等,协调性较差,影响到节 水灌溉效果[3]。
3.3 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是影响节水灌溉工程使用效果的主要 因素之一,为了保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有效利 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比如 某区域农田水利工程在设计初期并未对实际情况进 行科学的判断,缺乏对农田地理环境的深入研究,使 得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够合理。在此情况下,高效节 水灌溉技术无法实现科学化利用 。当前高效节水灌 溉工程规划设计不合理问题较为普遍, 主要是由于 设计人员未能深入工程现场,盲目依据传统的资料 规划设计,导致高效节水灌溉设计存在很多的缺陷 和不足。如未能对农田规模、水源分布和储量等因素 调查分析,与当地种植结构联系不足,缺乏对种植区 域土壤和水质的分析。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盲目设计, 容易出现设计和实际不符的情况, 影响节水灌溉技 术的适用性,浪费资源,影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 效应的发挥。
3.4 应用环境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受环境的直接影响 , 比如在 较为干旱的区域,由于水资源较少,若是应用了高效 节水灌溉技术,将无法保证其具体的应用价值,还需 要结合其他的手段协助使用 。 比如应用相应的引水 手段, 并采用防渗漏措施, 否则将会造成水资源浪 费 。此外,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还受温度的影 响,若是应用环境的温度较高,则会在灌溉过程中造
成大量水资源蒸发,导致无法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 目标。
3.5 种植结构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本质上是为了 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损
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但受限于传统种植结构和理
念的影响和限制, 目前很多高效节水灌溉区种植结 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仍然以春种玉米、秋种小麦为 主,少数进行了高效农业生产,但覆盖面积较少,不 同程度上影响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效应的发 挥,造成整体经济效益偏低。
4 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在 多方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措施, 以期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水平, 实现水资源高 效利用。
4. 1 优化相应的技术管理方案
应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利用价值,在 施工后期管理过程中, 高度关注相关技术的具体实 施,明确该项技术和农作物生长之间存在的联系。首 先,完善和优化管理方式,最大限度规避高效节水灌 溉技术受到的各种影响,确保灌溉工作成效更加突 出。其次,工作人员应对管理制度保持相对客观的态 度,促使灌溉目标顺利实现,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4.2 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结合自身情况科学配置水资源, 积极落实解 决方案,充分发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为农 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支持 。相关部门应调查水资 源和土地资源,制定更为细致的水资源利用计划。 为科学配置水资源,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落实责 任,细化工作指标,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4.3 提升新型技术利用力度
为保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相关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新型灌溉技术以及诸多新 兴元素的适当融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利用, 能够让农业得以有效的发展,实现稳步的创新,还可 以优化灌溉效果。要高度重视新型节水灌溉技术,运 用科学的方式引进高新技术,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科 技含量,持续建设和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
4.4 优化种植结构
为了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成效, 在引进高效节水 灌溉技术的同时,应积极优化种植结构 。通过实地
调查和分析,综合考量影响高效节水灌溉的因素,契
28
合区域实际情况分区域种植,调整种植方案,并选择 最佳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质量和效益,促使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除此之
外,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力度,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
程持续建设和发展。水利工程关乎社会民生,耗资较 大,需要在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下,积极引入社会 资本,推动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助力我国高效节水灌
溉事业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盛寿勤.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7) :71-72.
[2] 汪元平.张家川县龙山高效节水灌溉马河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4) :82-84. [3] 高秋燕.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2) :73-75.
(编辑 赵怀霞)
(上接第 25 页)
微生物菌剂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应用效果不稳定,相 同的产品在不同时期、不同用量的情况下效果差异 很大 。经过调查发现,引起效果不稳定、差异大有产 品自身的问题,也有种植户使用的问题。因种植户使 用不当造成微生物菌剂效果降低的现象十分常见, 农户使用这类微生物肥料存在诸多误区 , 如习惯与 化学农药混用、使用时期掌握不当等误区。二是复合 微生物菌剂价格偏高,加上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偏低, 农民种植收益差,农民不愿意购买使用。三是微生物 菌剂速效性不如化学肥料见效快, 不能在较短时间 内看到作物长势变化情况, 因为微生物菌剂施入土 壤后不会直接作用于作物,而是在土壤中大量繁殖,
当微生物菌群数量繁殖到一定数量后才会见效,因
此农民积极性不高 。四是微生物菌剂中菌种种类越 多越好,盲目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极易造成菌种间 的拮抗,影响使用效果。
6 推广应用前景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化肥的 利用率,加 快 土 壤 养 分 转 化,促 进 作 物 生 长,降 低植物病 虫 害 的发生 , 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 生态环境 。将肥料与微生物菌剂结合制成多功 能 微 生 物 菌 肥 将 是 未 来 新 型 肥 料 的 发 展 方 向 。 因此 , 应加大对微生物菌剂应用效果全过程的 研究与示范, 推动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 中广泛应用,促进耕地质量提升,保护农业生态
环境 。
参考文献
[1] 雷春意.微生物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 :66-67.
[2] 王东升,戎茸,吴旭东,等.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瓜菜,2019,32(11) :37-42. [3] 曹卫星.作物栽培学总论[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编辑 景建丽)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