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张家川县龙山高效节水灌溉马河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_汪元平

发布日期:2021-07-26   

(2021 年第 14 期 总第 619农业科技与信息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lnformation

张家川县龙山高效节水灌溉马河灌区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汪元平

(甘肃省张家川县水务局,甘肃 张家川 741500)

本文主要通过对马河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分析论证结合工程区高效节水灌用地现状

对地下水能否满足灌溉需求进行研判。

关键词:马河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

中图分类号S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2114-0082-03

DOI:10.15979/j.cnki.cn62-1057/s.2021.14.031


项目概况

张家川县龙山马河灌区高节水灌溉工程位于张家川县西部水河Ⅱ级阶地,面积 76.33 hm2。其中,苹果种植面积 63 hm2樱桃种植面积 13.33 hm2灌溉式全部为滴灌。根据灌溉及灌水定额等综合析,马河灌区拟需灌溉水量约为 1.74m3/a。根据灌区水文地质踏勘,结合水河流域水资源特点,水河地表水丰水期水量较大,泥沙含,矿化度高,一遇暴雨地表水浑浊度高,水质差,在干旱季节枯水期水河地表水量小有断流象,水量难以完全保此,选用水量为稳定、水质好的地下水为供水水源,在张家川县水河右岸Ⅰ级阶地水源井 2 眼,单井出水量按 15 m3/h 考虑。

马河灌区水资源现状分析

马河灌区位于水河流域内,全年降雨平均量

551.36 mm,降雨主要集中在69 ,此时


由于上游石峡水库调节期库容,会适当地开闸泄洪,泄洪时河流水量一度能 2030 m3/s,平时河流来水量为 35 m3/s。张家川县水资源 1.27 亿m3,地表水 97% 1.23 亿 m3,但利用率不足,仅为 24.3%P=50%。由于地表水利用率低,只能开采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资源总量仅为 0.04 亿 m3,加之张家川县地理条件和时空布的各项素,水资源量总东部富余西部短缺态势,用水量却与之反,全县水资源存在供需不平衡等矛盾日益突出。

3 马河灌区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1 水资源分析与计算

3.1.1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马河灌区参考张家川县所的水文地质详查、水源地勘查、水源地论实际勘探、实验及测试所得的数据,选用各类参数如1 所示。

3.1.2 地下水水量均衡计算

均衡区:以清水河马河村上游段面与马河村下


1 马河灌区选用水文地质参数


参数 渗透系

名称 K(m/d)


给水度

(μ)


降水入渗系数

(α) 0.132


灌溉入渗系数

(β)


地貌单元

河漫滩


选用值 27.39 0.12


0.106

0.100 I 级阶地



稿日期:2021-03-26

作者简介:汪元平1986-,男,甘肃张家川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分析论证及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划

设计等工作。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 年第 14 期 总第 619 期)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lnformation


游河道束窄段断面区为均衡区。

均衡期:一个水文中等枯水年(P=85%为均衡期,地下水均衡要素近几年的平均量来进行计算评价,保均衡区内近时段内地下水的均衡状况。

均衡式:

(Q 径入 +Q 河补 +Q 洪渗 +Q 雨渗 +Q 灌入)-(Q 径出 +Q 开采)=

△Q

式中,Q 径入Q 径出为均衡区上、下断面径流流入、流出量 m3/aQ 河补为地表水入渗补给量和地下水向地表水的排泄量 m3/aQ 洪渗为地表水洪流入渗补给量 m3/aQ 灌入Q 雨渗为灌溉渗漏、降水入渗补给量 m3/aQ 开采为人工开采量 m3/a

Q 为储存量变化量 m3/a

3.2 均衡要素的计算

3.2.1 河谷地下水径流流入量(Q 径入、流出量(Q 径出

采用断面,根据西公式计算:

Q=KHBI

式中,H 为含水层厚度mB 为断面宽度mI

断面处地下水水坡度(‰)。

地下水径流流入量计算结果如表 2 所示。


3.2.2 降水入渗补给量(Q 雨渗 利用公式 Q 雨渗 =P

年降水量)×a(入渗系数)×F(入渗面积计算,降

水量采用 551.36 mm,取 CS=2.0 CVCV=0.20P=85%

率的降雨量P=446.6 mm;计算结果见表3

3.2.3 灌溉入渗补给量(Q 利用公式 Q = 灌溉定额×入渗区面积×入渗系数(β)计算。根据马河灌区主要为果采用滴灌形式灌溉(p=85%灌溉定额取 1 080 m3/hm2,计算结果见表 4

3.2.4 河流入渗补给量(Q 河补 根据地下水位与水河地表水位高程,确定出河流入渗补给段,利用西公式计算补给量见表 5)

3.2.5 洪水渗漏补给量(Q 渗洪 根据调查资料,确定出洪水补给潜水段,引用半限非稳定流渗透公式计算洪水渗漏补给量。计算公式:

q=0.408 5H0[kμ3H+2H0t]1/2

式中,Q 为一洪水一侧单宽渗漏补给量m3H0为洪水位与潜水位之差mK 为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m/dμ 为给水度;H 为洪水补给初期潜水含水层厚度mt 为洪水时d

经计算,均衡期内,水河雨洪时 45 d,洪

流渗漏补给总量为 1.2 m3/a


2 地下水径流流入量计算结果

断面位置

含水层厚度

断面宽度

水力坡度

渗透系数

径流量

(m)

(m)

(‰)

(m/d)

(万 m3/a)

马河村上游断面处(Q 径入

4.0

50

4.73

27.39

2.59

马河村下游河道束窄断面处(Q 径出

3.5

30

4.51

26.15

1.24


3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


均衡区 计算区段


面积

km2


入渗系数


年降水量

(mm)


入渗量

m3/a)


合计(万 m3/a)

均衡区


河漫滩 0.25 0.132 446.6 0.54

全区

I 级阶地 0.90 0.100 446.6 1.47


2.01


4 灌溉入渗补给量计算

均衡区

地貌单元 灌溉面hm2 灌溉定m3/hm·2 a 入渗系数

入渗量(万m3/a)

全区

梁峁沟壑区 76.33 1 080 0.106

0.87

5 河流入渗补给量

均衡区

计算区段 补给带长km 单长渗漏m3/d·km

渗漏量m3/a)

马河村上游村口断面—清水河下游坡

2.0 889.65

64.94

马河村口河道束窄处断面

83


(2021 年第 14 期 总第 619农业科技与信息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lnformation


3.2.6 地下水开采量(Q 开采 经实际调查统计计算,论状地下水开采量约为 2.61 m3/a,拟建供水工程年需水量为 1.74 m3/a。总合计全区开采量为 4.35 m3/a

3.3 均衡计算结果

地下水均衡结果见表 6。

6 多年平(P=85%)条件下地下水均衡成果

补排项 均衡Ⅰ m3/a)

Q 径入 0.95

Q 雨渗 2.01


式中,F 为计算区面积m2H 为计算区含水层平均

厚度mμ 为给水度。

经计算,地下水储存量为 96 m3 见表 7

3.5 水可开采量评价

根据论区的状条件下中等枯水年(P=85%地下水均衡结果可知,论均衡区地下水处于均衡,补排差量为 64.72 m3/a,全论区亦处于均衡见表 8)

4 结 论


补给量

m3/a)

排泄量

m3/a)


Q 灌入 0.87

Q 河渗 64.94

Q 洪渗 1.2

补给量合计 69.52

Q 径出 0.45

Q 开采 4.35

排泄量合计 4.8


马河灌区状地下水开采量为 2.61 m3/a,拟建供水工程需水量为 1.74 m3/a此全区共需水资源开采量为 4.35 m3/a。根据论区区域地下水均衡评价可知,中等枯水年(P=85%区域地下水可开采系数为 0.74,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51.44 m3/a

由此可知,均衡区内地下水资源总量全满足马河


均衡差 64.72

3.4 水储存量计算

地下水储存量计算:

Q =μFH


灌区总需水量的要求,程度高。


7 地下水储存量计算

地貌单元

平均含水层厚m 给水μ km2

储存量 m3

I 级阶地

4.0 0.12 2.0

96

8 多年平均条(P=85%)地下水均衡区补排差计算

均衡区

补给量(m3/a) 排泄量(m3/a)

补排差(万m3/a)

全区

69.52 4.8

64.72

编辑 张顺全)
































































养殖废弃物中细菌耐药性被有效控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团队在养殖废

弃物资源化利用全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及耐药菌的环境归趋及修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为实现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高效安全资源化及污染水土环境修复提供了技术保障。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生物资源技术(Biore- sourceTechnology)》《水研究 (WaterResearch)》《化学工程期刊(ChemicalEngineer- ingJournal)》等期刊。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