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策分析_姚光琴

发布日期:2022-07-09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策分析

光琴

(普洱景谷县土壤肥料工作站,666499,云南普洱 )


:在节能节源观念的影响下 ,现今人们对于水资源的 度越来越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对设施农业节水灌 术的研究 ,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有利于节 水农业发展 。文章结合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 当前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灌溉对 策,以便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助力资源节约型国家的建 关键词: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问题;措施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一直以来用占世界极小的 地面积养活了庞大的人口,这是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 了一定变化 。我国早已倡导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 念,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推 业发展的同时 ,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关注度也越来越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 水资源不足。水是维持生命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球虽然有 71%的面积被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 有限[1]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 量为 28 000 亿 m3,占全球水资源的 6%,位列世界第 ;但是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数量多 ,人均水资源 量仅 2 000 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因此我国水 资源问题格外受到重视。要想保障农业的发展,就需 障农业用水需求; 但实际农业用水资源的开发较为 困难,为它所需要的资金较大 ,见效却慢 ,投资额度 大,风险更大,在短时间内并不能解决大面积的农业 问题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积极研究节水灌溉技术是 重要且必要的 。用最少的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 在保障农业用水的同时,降低水资源使用量,这对于 节水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种植通常采用温室大棚种植 ,其农 品包括经济作物、各种蔬菜等 。在温室大棚种植中, 灌溉使用的大多是传统畦灌 。畦灌技术要素包括单 宽流量畦田规格、灌水时间,这些因素对于适量灌水、 湿度均匀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在设施农业节水灌溉中, 的利用率仅仅为 40% 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 作者简:姚光琴 (1968 ),女 ,云南景谷人 ,大学本科 ,高级农 师,主要从事农业节水灌溉 、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

2022 年第 3


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并从发达 进了先进设备,实现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水肥同步 和高效利用,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节水效果 明显,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国设施农 业节水灌溉 的发展主要 经历四个阶

。第一 阶段主要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在这一时 通过引进国外滴灌产品来满足作物种植的需要 ,主 要安装在果园应用,在对引进的产品进行开发后,研 小管出流产品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过 渡阶段,在这一时期节水灌溉发展得较为缓慢,其原 还是设备 、产品种类不足,即便有配套的产品 ,但也 质量堪忧 。也是在这一 阶段,对设备进行改进,开发 补偿滴 、孔口滴头 ,并且在山东建立了相应的示 进一步展开研究[2] 虽然国家对于设施农业节水灌 溉足够重 ,但是由于设备老旧 、技术落后 、科研力度 不足,节水灌溉设备并没有大面积推广。第三阶段为 世纪 90 年代,在这段时间内 ,北方诸多地区出现干旱 的情况,水资源短缺问题严峻。国家加大了对设施农 水灌溉的投入力度 ,郊区与小城镇逐渐建立起设施 农业示范点,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加,促进了灌溉技 的发展 在这一 阶段,补偿式滴灌管 、脉冲式滴灌设备 逐渐被研发,许多新的设备应用到节水灌溉中。同时 定了灌溉设备技术标准与规范 ,对设施农业节水灌 溉设备进行综合性开发 。第四阶段,从上世纪 90 展至今 30 年来,我国农业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维持 在约 3 400 亿 m3,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 56%左右 。在 灌溉面积扩大、灌溉保证率提高、粮食总产量稳步增 的情况下,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维持稳定,节水灌 功不可没。

2 当前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

在设施农业节水灌溉中 ,地下滴灌及渗灌这两 式能够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时对于农作物来说 ,这两种灌溉方式能够及时向根 供水,效果较好 。但是目前地下滴灌及渗灌面临的最 大问题就是滴孔容易堵塞、设备制作工艺粗糙。设备 不高,就会导致渗灌管出流不均匀 。管路在停止供水 以后滴孔处形成负压,滴头就会吸入土块导致堵塞

19




再者 ,我国目前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 平还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滴灌带 、滴灌头的抗堵塞 较差,施肥-灌溉-生长调节剂等一体化运作水平不 高,很多设备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化地展开 。另外,设 价格偏高 、使用寿命短也是制约设施农业节水灌溉 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3 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策略

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 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 ,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 。农产品作为餐桌上的必需品 ,现今需求量越来越 尤其是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反季蔬菜的需求量大幅 。随着供需矛盾的凸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十分必 。在设施农业种植中,通常使用传统的畦灌方式; 畦灌容易浪费水资源 ,并且对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产量没有显著作用 ,所以设施农业的灌溉方式需要 一步调整 。在节能节源理念的影响下,现今人们对于 资源保护的概念越来越强化 。大力发展我国设施农 水灌溉,对于促进节水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只 向着按需适量适时灌溉的方向发展 ,才能真正做到 灌溉 当前大力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的主 对策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灌溉系统多功能化

在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过程中 ,要想真 节水灌溉,就必须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对水资 行科学分配,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率。灌溉系统也 不能仅仅局限于浇水,需要进行更全方位的应用 。其中 体肥料的灌溉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于不同类 型的蔬菜、果树需要准备相应的液体肥料 。加强对水 药一体化灌溉专业技术的研究,包括水动精量注肥器 注肥技术等。以提高施肥效率、节约用水为主要目 研究适应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用水需求的微喷灌制 [3] 此外还应按照农产品生产对环境 肥料的需 求,究相应的设备,进一 步提高农业生产量 ,用科技 力量推动灌溉事业的发展

3.2 科学技术集成化

温室节水灌溉是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工程 中涉及到的专业技术非常多 ,并不是单一研究某一 项目便能发挥效果的。在温室生产中,需要提高对灌 视程度,必须保障其灌溉的均匀度,用最少的水发 大的效应,既能满足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又要保障 作物健康成长 ,不至于空气中含水量较大导致农作 生霉病。温室节水灌溉既能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又 能真正做到节约用水,增加产量。而这一方向的研究 前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研究中的关键。在研究过程中,


加强对农作物的观察 ,充分了解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水、环境等因素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 分利用计算机设备 自动控制灌水量和把控灌溉时 进一步实现合理灌溉。另外还需根据农作物的实际 情况,加强研究各类设备 ,以此来实现环境管理 、自动 溉和施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3.3 灌溉系统国产化

今在农业节水灌溉中 ,其发展方向是适量灌溉、 按需灌溉。必须正视的是,在温室灌溉中,无论是技术还 是设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一定差距。需要 根据灌溉现状,真正解决灌溉问题。当前,我国灌溉技术 设备的发展空间较大 ,现仍满足不了温室灌溉的要 。纵观当前温室灌溉设备市场中的产品,大多数为进 口产品,并且在未来几年,进口产品仍将呈增长趋势,占 有比例较大。进口设备虽然质量好,种类更加丰富,但是 价格昂贵的特点,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受资金 的影响,节水灌溉的应用率会降低,制约节水灌溉 发展 ,并且很多产品并不适应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 这一实际情况,就需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农业 特点,加快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满足我国农业发展 的灌溉设备,代替进口设备,大力推进灌溉系统国 化,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3.4 地下滴灌广泛运用

在我国传统设施农业灌溉中 ,地上滴灌模式通 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 ,一滴一滴地将水滴入 到农作物根部的土壤,保障水量小,滴水速度缓慢 方式的缺点是 ,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会缩短设备的 使用寿命,并且也会加大地表水分的蒸发 。因此针对这 现实情况 ,应积极采用地下滴灌模式来发展节水灌 将毛管埋于地下,通过灌水器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 送到植物根部的土壤中 ,有利于作物更好更快地吸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避免蒸发,几乎可以完 除水分在土壤表面的蒸发,土壤表面干燥,大大降 了地表空气的湿度 ,也就降低了农作物发生腐烂和 害的几率。同时,地下滴灌灌水器所湿润的区域为 形,与地表滴灌比较,体积和表面积更大 ,有利于农 物根系生长,吸收更多养分 。另外,在地下滴灌情况 ,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分布更加均匀 。在相同温度环 ,地下滴灌相比于地上滴灌 ,农作物根系扎得更 深,设备因避免了阳光的直射和风雨的侵蚀,使用寿 长,降低了成本 。地下滴灌还方便作业,不影响其他 事活动的开展。

4 结语

水资源虽然总量大 ,但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


20


“十四五”时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路径探

陈东

(三门市检验检疫中心,472000,河南三门峡 )


:乡 国“十 四五 ”时 的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加快推进 农村现代化 。但从发展实践来看,目前我国传统农业的 迹依然明显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缓慢 ,我国农业发展 临着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 、农村技术 才匮乏 、农业发展科技化和信息化不足 、农业产业结构不 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针对这些问题提 一些相应对策,以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产业结构

包含自然再 生产和经济 再生产的产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以农业大国自居,传统农业发 式已经深深烙在民众的心中。新中国成立后,受西 先进的现代科学发展理念影响 ,农业与其他产业一 与传统的发展逐渐剥离,农业的现代化成为国家发 重要战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传统农业已经不能满足人 对粮食等物质的需求 ,几十年来我国由传统农业向 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一直在不断推进 。新时期我国农 发展无论在经营模式还是其他方面都不断与时俱进 与创新,这不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而且 够不断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全国范围 实现乡村振兴。本文着眼于我国“十四五”时期“乡村振 这一重大发展战略,在阐述现代农业内涵特点的基 ,就制约我国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因素进行 入挖掘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陈东阳 (1982 ),男 ,河南驻马店人 ,大学本科 ,农艺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学


1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 ,现代农业主要是依靠科学 术来提供支撑 ,并运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来进 行运营的一个产业群。现代农业不仅体现在产前,而 还包括产后阶段,和第二 、三产业有着紧密联系 。现 农业利用光、电、热等物理技术操控动植物的生活环 促进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促使传统农业逐渐摆脱对 农药和肥料等化学品的依赖 ,最终实现绿色 、可持续 质高产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目标 。现代农业通过运 现代管理手段对农工科贸进行整合 ,对产业进行多 元化和综合化的开发,打造成粮食种植 、饲料加工 品深加工一体化的产业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协调经 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从而形 经济和生良性循环 ,实现经济 、生态 、社会三大效益 有机统一。

1.2 现代农业的特点

(1)高度一体化 。现代农业摆脱了中国延续几千年 来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突破了传统农业只依赖原 产品原料生产的狭隘性 ,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 展,实现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物流的无缝衔接 有机统一,让农业、工业、商业的结合更加紧密,在农 等方面实现了高度一体化。

(2)科技化、信息化。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农田情 进行科学分析 ,分析土壤情况同时结合当地的气候 地形等自然条件,筛选适合种植的作物 。通过对农田 情况进行分析,实现精准播种和施 。通过光、热、电等 技术来控制作物的发芽率、长势,通过变量作业技术


……………………………………………………………………………………………………………………………


常低。现今国家各行各业发展迅速,水资源短缺的 题尤为突出 。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节,通过节水灌溉,能够有效节约农业灌溉用水 ,解 水资源浪费问题 。现今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应该 适时适量、按需灌溉的方向发展,广泛应用地下滴 加强灌溉系统多功能化、科学技术集成化的设计研 大力推进灌溉系统国产化,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 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22 年第 3


考文献:

[1] 艾来提·达依木 . 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 [J]. 装饰装修天地,2017(19):309.

[2] 李殿雄 .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J]. 程与管理科学,20202(5):17-18.

[3] 娄国启 . 节水灌溉新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 技资讯201715(25):101-102.

21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