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农业水利工程对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影响_姚义鹏

发布日期:2024-06-06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研究与探索 ·理论研究与实践

农业水利工程对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影响




姚义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塔北灌区管理服务站,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水利工程对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接着详细讨论了农业水 利工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农田灌溉均匀性、灌溉水量控制以及灌溉时间和频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管理提升策略和技术提升策略,包 括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推广现代灌溉技术与农业水利工程的结合、建立科学的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营体系、增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性,以及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与升级、智能农田水利工程 技术的应用。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农田灌溉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F323.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711(2024)05(下) -0246-03


农业水利工程在农田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 高农田灌溉效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 生产的发展,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及 实现农田灌溉的均匀性和精确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农 业水利工程涵盖了多种灌溉方式和技术,如表面灌溉工 程、微灌工程、喷灌工程和地下灌溉工程,这些工程的 建设和应用能够直接影响农田的灌溉效果和农业生产的


发展。通过对农业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效率的影响和相 关策略的论述,本文旨在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 指导和参考,促进农田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类型和特点

1.1 表面灌溉工程

表面灌溉工程是一种传统的灌溉方式,通过引水渠 将水引入农田, 并通过灌溉沟渠或地面覆盖来进行灌溉。



表 2 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

治疗后 dsDNA 抗体浓度

治疗前 dsDNA 抗体浓

相关系数

0.706**

p

0.000

样本量

22

* p<0.05 ** p<0.01

4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英文简称 SLE,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过度免疫引起的细胞功能紊乱,血液出现多种抗体攻 击健康的身体组织。SLE 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女性发病 年龄多为 15 40 岁, 女: 男约为 7 9:1。SLE 的发 病率和患病率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具有一定差异,亚洲及 太平洋地区 SLE 的发病率约为每年 2.5 9.9/10 万, 患病率约为 3.2 97.5/10 万。

SLE 在临床上的病症较为复杂,早期也无特异性的表 现,因此,会出现误诊的可能。抗核抗体谱检测方法是通 过对患者血液中多种抗体的检测来辅助诊断的一种方法。

抗核抗体谱检测方法,目前,有免疫印迹法、多重 免疫法等多参数方法学,以及单指标检测的 ELISA CLIA。免疫印迹法进行自身抗体的多指标联合检测属于 传统的检测方法学,只能提供定性的检测结果,且检测 时间长,通量小。随着检测技术的更新迭代,磁条码免 疫荧光发光法,又称多重数码液相芯片 (DLCM) 技术作 为新一代的检测方法学,应用场景和免疫印迹法一致, 都是多指标筛查。DLCM 技术平台全自动一体化且支持 随机进样,从原始管上样、检测、判读到数据上传一气 呵成,从结果看,就是“一个样本进,多个结果出”,


3 小时可检测 180 个样本。多重 ANA 15 项中 dsDNA 标可定量检测, 其他指标则可以提供数值化结果, 总之, 可相 当于 印迹法 ANA 15 的定性结果 +CLIA/ELISA dsDNA 单指标定量结果组合。当然,对于 dsDNA 阳性的 SLE 患者,临床会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过 程中会定期对患者进行 dsDNA 单指标定量检测,来监测 SLE 疾病活动度。CLIA 定量检测 dsDNA 是目前主流选择, 且明确的单指标检测也更符合 DRG 收费政策。

丽珠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可以开展 ANA 谱(DLCM)+ 单指标定量意义(CLIA)检测,具备 2 台仪器的功能。 多重和 CLIA 方法学是目前在 ANA 检测领域具有竞争优 势的方法学,使用占比越来越高。

本研究纳入 200 SLE 患者和 50 例健康人,使用 丽珠 DLCM 检测抗核抗体 15 项,15 项抗体阳性检出率基 本与文献报道一致。对于 22 例有 dsDNA 阳性需要治疗 的患者, 在治疗前后使用丽珠 CLIA 检测 dsDNA 抗体浓度, 可以很好监测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及药物治疗效果。

综上,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在 ANA 检测应用上具有检 测结果快速精准,临床医生可按需开展 DLCM CLIA 法学, 经济高效更具性价比, 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菲菲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价值研究 [J]. 医药论坛杂志 ,2019,40(11):155-157.

[2] 沈南 , 赵毅 , 段利华等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 [J] . 华内科 杂志 , 2023, 62(7) : 775-784.

[3] 傅宗芬 . 抗核抗体谱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分析 [J]. 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7(80):130-131.


246 中国设备工程 2024.05 (下)






CHiNA PLANT E N G i N E E R i N G




其特点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并适用于广大的农田。 表面灌溉工程的优点是容易实施和维护,能够满足大面 积农田的灌溉需求。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水分 蒸发损失较大、土壤渗漏导致的水分浪费、灌溉均匀性 较差等。

1.2 微灌工程

微灌工程是一种将水以滴灌或微喷的方式直接供应 给植物根系的灌溉方式。它通过在植物根部附近设置微 喷头或滴灌管道,使水分直接供应到植物的根系区域。 微灌工程的特点是节水高效、灌溉均匀性好、减少土壤 侵蚀和水分蒸发损失等。微灌工程能够减少水分浪费,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并且有利于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 但是,微灌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对灌溉系统的 设计和管理要求较为严格。

1.3 喷灌工程

喷灌工程是一种通过喷嘴将水以雾状或喷射状形式 喷洒到农田的灌溉方式。喷灌工程的特点是灌溉均匀性 较好、喷射范围广、可覆盖较大的面积。喷灌工程能够 减少水分浪费和土壤侵蚀,提高灌溉的均匀性,适用于 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然而,喷灌工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分蒸发损失较大、灌水时易受到风速和风向的影响等。



1 喷灌工程

1.4 地下灌溉工程

地下灌溉工程是一种将水通过埋设在土壤下方的管 道或渗漏管进行灌溉的方式。地下灌溉工程的特点是水 分利用效率高、减少水分蒸发损失、土壤侵蚀和草害等。 地下灌溉工程能够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系区域,减少 了水分浪费和表面水分蒸发的可能性。它适用于各种土 壤条件和作物类型,但对于地下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要求较高,施工难度也较大。

2 农业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的影响

2.1 影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业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显著影响。 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可以减少水分的浪 费和损失,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微灌工程中,采 用滴灌和微喷的方式将水直接供应到植物的根系区域, 避免了水分的表面流失和蒸发, 大大减少了水分的浪费。 此外,通过合理设计灌溉系统和控制器,精确供水量和 灌溉时间,能够避免过度灌溉和不必要的水分损失,进 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灌溉 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湿度和


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精确调节和控制, 实现智能化供水, 减少水分的浪费。

2.2 影响农田灌溉均匀性

农业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的均匀性有重要影响。不 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而均匀的灌溉可以确保每片 土地获得适量的水分供应。通过合理设计灌溉系统和布 置灌溉设施,如喷头、滴灌管道等,可以使水分均匀地 分布在农田中,避免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特别 是微灌工程,通过滴灌和微喷的方式,可以精准地将水 分输送到植物的根系区域,提高灌溉的均匀性,确保作 物各部位获得相同的水分供应。此外,农业水利工程还 可以采用分级灌溉和交错灌溉等技术手段,改善灌溉水 流的分布,提高农田灌溉的均匀性。

2.3 影响灌溉水量控制

农业水利工程对灌溉水量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适 量的灌溉水量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水量,同时避免水分的 过度浪费。通过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可以实现对灌 溉水量的精确控制。在喷灌工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喷头 的水流速度和喷射角度来控制灌溉水量的大小。这种灌 溉水量的控制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进行 调整, 从而实现最佳的水分供应,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4 影响灌溉时间和灌溉频率

农业水利工程对灌溉时间和灌溉频率的控制也具有 重要影响。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 同的。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管理农业水利工程,可以 确定最佳的灌溉时间和频率,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溉。这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和 产量,还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和土壤侵蚀的风险。灌溉 时间的合理安排和灌溉频率的控制,可以根据作物的需 水量、土壤湿度以及气象条件进行调整,确保作物获得 适量的水分供应,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3 农业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效率的提升策略

3.1 管理提升策略

3.1.1 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关键 策略之一。这包括改善灌溉设施、修复和维护灌溉渠道、 完善水源保护措施等。具体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在现有灌溉系统中,可以进行渠道的清淤疏浚, 修复漏水和破损的渠道段,确保水流畅通;对老化的喷 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喷头的喷射效果和均匀性; 修复和扩建水库、水塘等水源设施,增加水资源供给。 通过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善灌溉设施的性能 和效率,提高灌溉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1.2 推广现代灌溉技术与农业水利工程的结合

推广现代灌溉技术与农业水利工程的结合是提高农 田灌溉效率的重要途径。现代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 局部根区浸渍等,这些技术能够实现精准供水、节水灌 溉和灌溉自动化控制。农业水利工程与现代灌溉技术相 结合, 可以提高灌溉的精确性和均匀性, 减少水分浪费。


中国设备工程 2024.05 (下) 247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研究与探索 ·理论研究与实践




在微灌工程中,通过布置滴灌管道和微喷头,将水分直 接供应到植物根系区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合现代 灌溉技术,可以在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下选择最适合的 灌溉方式,实现精细化灌溉管理。

3.1.3 建立科学的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营体系

建立科学的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营体系是提高农 田灌溉效率的关键。这包括制定灌溉计划、灌溉制度和 操作规程,加强灌溉设备的监测和维护,进行水资源的 动态管理等。例如,通过建立定期的灌溉计划和水量监 测系统,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制定合理的灌 溉方案。同时,加强灌溉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 其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建立科学的管理与运营体系, 可以提高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和操作准确性,从而 提高灌溉的效率和稳定性。

3.1.4 增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性

增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性是 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必要策略。这涉及水资源的科学管 理和合理利用。通过建立水资源利用评估和监测体系, 对水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调控。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短 缺的地区,可以采取节水灌溉技术、灌溉排水一体化、 农田水土保持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加 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源污染和土壤侵 蚀,确保农业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2 技术提升策略

3.2.1 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

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关键。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优化设计。首 先,通过合理布置灌溉设施,优化灌溉系统的结构和布 局, 减少水分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在表面灌溉系统中, 可以合理规划灌溉沟渠和堤坝的位置和形状,使水流更 加顺畅,减少漏水和渗漏。其次,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 壤水分状况,合理选择灌溉方法和灌溉量。通过灌溉制 度的科学设计,使灌溉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相匹配,减少 水分浪费。此外,考虑到灌溉的时间和频率,根据气候 条件和作物特性,确定最佳的灌溉时间,避免在高温和 风速较大的时段进行灌溉。

3.2.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和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的重要策略。这些技术可以减少水分浪费、提高水分利 用效率。滴灌技术通过将水直接供应到植物根系区域, 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损失,节约水资源。喷灌技术 利用雾化喷头将水雾化为小水滴,使水分均匀地分布在 农田中,减少水分的表面流失。局部根区浸渍技术将水 分集中供应到植物根系附近,避免了非生长区域的水分 损失。这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具体作物 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3.2.3 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与升级

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与升级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 重要手段。通过对现有设施的改进和升级,可以提高其


性能和效率。对老化的灌溉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采用节 水型喷头、滴灌器等新型设备,提高灌溉的精确性和均 匀性。对于灌溉渠道, 可以进行渠道疏浚、防渗漏处理, 提高输水效率和减少水分损失。此外,加强农田排水系 统的改造与升级,合理排除积水,防止土壤过湿,提高 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通过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与升 级,可以提高灌溉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2.4 智能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应用

智能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田灌溉的 效率和精确性。这包括使用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 远程监测等技术来实现对灌溉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 制。通过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量、土 壤水分状况、气象条件等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和控制。利 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结合气象数据预测, 实现智能灌溉的精确供水。此外,利用远程监测和控制 技术,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对灌溉系统进行远程管 理和操作,提高灌溉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智能农田水利 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精细化的灌溉管理,提高灌溉 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

4 结语

农业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通 过综合运用管理提升策略和技术提升策略,可以显著改 善农田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在管理提升方面, 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关键,包括改善灌溉设施、推 广现代灌溉技术与农业水利工程的结合,建立科学的管 理与运营体系,增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协调性。在技术提升方面,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高 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与 升级、智能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应用都是关键策略。通 过综合运用管理和技术策略,可以实现农业水利工程对 农田灌溉效率的提升。这将有助于优化水资源利用、提 高作物生长和产量、减少水资源浪费,进一步推动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金文 . 渠道防渗技术在农业灌溉工程中的应用 [J]. 新农业, 2023,(01):91-93.

[2] 李斌 . 农业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分析 [J]. 黑龙江粮食, 2022,(12):41-43.

[3] 保卫志 . 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关键点分析 [J]. 业开发与装备 ,2022,(05):119-120+141.

[4] 赵燕妮 . 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要点 [J]. 智慧农 业导刊,2022,2(03):84-86.

[5] 潘玉杰 .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的应用 [J]. 甘肃科技, 2021,37(22):48-50.

[6] 张捷 .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现状与有效的节水措施 [J]. 甘肃科技, 2021,37(20):119-120+42.

[7] 邓苑苑 . 农业水利工程节水型灌溉系统建设探讨 [J]. 南方农业, 2021,15(29):202-203.

[8]刘多红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的运用研究 [J].河南农业, 2021,(26):47-48.


248 中国设备工程 2024.05 (下)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